惠彥光輓詞原文
聲馳太學俊游先,膏火窮年味絕編。
百戰收名丹桂籍,一麾送老白雲邊。
心閒要路門無轍,歲惡窮閻爨有煙。
全福略無毫髮恨,更餘身後一經傳。
詩詞問答
問:惠彥光輓詞的作者是誰?答:張守
問:惠彥光輓詞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惠彥光輓詞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守的名句有哪些?答:張守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太學
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即國學
觀太學。——《後漢書·張衡傳》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君則在太學。
俊游
見“ 俊游 ”。
亦作“ 俊游 ”。快意的游賞。 宋 秦觀 《望海潮》詞:“ 金谷 俊游, 銅駝 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宋 陸游 《自詠》詩:“三十年前接俊游,即今身世寄 滄州 。” 清 龔自珍 《綺寮怨》詞:“江東俊游今倦,被怨曲撥起情怎禁?”
膏火
(1).照明用的油火。 南朝 梁 何遜 《為衡山侯與婦書》:“心如膏火,獨夜自煎。” 宋 蘇軾 《上元夜》詩:“今年江海上,雲房寄山僧,亦復舉膏火,松間見層層。”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重貶》:“相逢頃刻時,離情又催,心如膏火有誰知。” 清 方文 《窮冬六詠·無油》:“坐不惜膏火,愁隨更漏長。”
(2).特指夜間讀書用的燈火。因亦借指勤學苦讀。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詩:“不是無膏火,勸郎勤六經。” 宋 蘇軾 《送蜀僧去塵》詩:“十年讀《易》費膏火,盡日吟詩愁肺肝。”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念秧》:“三年膏火,冀博一第,不圖竟落孫山。”
(3).指供學習用的津貼。《明史·楊爵傳》:“兄為吏,忤知縣繫獄。 爵 投牒直之,並繫。會代者至, 爵 上書訟冤。代者稱奇士,立釋之,資以膏火。”《紅樓夢》第九回:“凡族中為官者,皆有幫助銀兩,以為學中膏火之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他在局裡,卻還是當一個學生的名目,一個月才四吊錢的膏火,你叫他怎么夠用啊!” 梁啓超 《辛亥革命的意義》:“前 清 末年辦學堂,學費膳費書籍費,學堂一攬乾包,還倒貼學生膏火。”
窮年
(1).終其天年;畢生。《戰國策·齊策六》:“使 管仲 終窮抑,幽囚而不出,慚恥而不見,窮年沒壽,不免為辱人賤行矣。”《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疑止之,沒世窮年,不能徧也。” 漢 徐幹 《中論·審大臣》:“高下之分,貴賤之賈,一由彼口。是以沒齒窮年,不免於匹夫。”
(2).全年;一年到頭。 晉 陶潛 《讀史述九章·張長公》:“寢跡窮年,誰知斯意。” 南朝 宋 謝靈運 《君子有所思行》:“長夜恣酣飲,窮年弄音徽。” 唐 韓愈 《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明 王蒙 《暮宿田家作》詩:“窮年滯草莽,裋褐被霜露。”
(3).貧困之時。 明 高啟 《送賈二文學》詩:“窮年自多感,況復送良儔。”
百戰
多次作戰。《吳子·料敵》:“三軍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擊倍,百戰不怠。”《晉書·索綝傳》:“大小百戰, 綝 手擒賊帥 李羌 。”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九:“幾拋雲髻恨金墉,淚洗花顏百戰中。” 宋 王安石 《烏江亭》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迴。”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超勇親王》:“王陣擒賊首二,皆百戰渠魁,賊帥 小策零 墮騎,裸身跨白駝遁。”
桂籍
科舉登第人員的名籍。 宋 徐鉉 《廬陵別朱觀先輩》詩:“桂籍知名有幾人,翻飛相續上青雲。”《宋史·外國傳三·高麗》:“陛下以其萬里辭家,十年觀國,俾登名於桂籍,仍命秩於芸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爾讀聖賢書,一‘恕’字尚不能解,何以掛名桂籍耶。”參見“ 桂林一枝 ”。
一麾
(1).猶一揮,有發令調遣意。 漢 王充 《論衡·感虛》:“ 襄公 志在戰,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舉事簡捷。 宋 范仲淹 《寄石學士》詩:“一麾了婚嫁,萬事蠹精神。”
(3).一面旌麾。舊時作為出為外任的代稱。 唐 杜牧 《即事》詩:“莫笑一麾東下計,滿江秋浪碧參差。” 宋 曾鞏 《和邵資政》詩:“拂衣久欲求三徑,竊食聊須把一麾。” 清 沉濤 《迭韻和子方謝鶴》:“五貺可無詩媵鶴,一麾聊當夢遊仙。”參見“ 一麾出守 ”。
送老
(1).養老;怡老。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十四:“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 唐 李商隱 《杜工部蜀中離席》詩:“美酒 成都 堪送老,當罏仍是 卓文君 。” 宋 蘇軾 《送王敏仲北使》詩:“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2).猶送終。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第四折:“一齊的去那 皖子城 中送老。”《西遊記》第三二回:“把白馬賣了,買口棺木,與師父送老。”《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快替我穿了送老的衣服,我立刻就要去了。”參見“ 送終 ”。
(3).舊時風俗。女嫁之夕,女伴為之送別,謂送之與丈夫偕老。 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卷四:“ 嶺 南嫁女之夕,新人盛飾廟坐,女伴亦盛飾夾輔之,迭相歌和,含情悽惋,各致殷勤,名曰‘送老’,言將別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路門
古代宮室最裡層的正門。《周禮·考工記·匠人》:“路門不容乘車之五個。” 鄭玄 註:“路門者,大寢之門。” 賈公彥 疏:“路門以近路寢,故特小為之。”《北史·周紀下·高祖武皇帝》:“三年春正月壬戌,朝羣臣於路門。”
無轍
沒有車轍。引申為沒有痕跡。形容義理抽象。 晉 道安 《<道地經>序》:“乃為布不言之教,陳無轍之軌。” 唐 杜甫 《有事於南郊賦》:“呵五精之息肩,考正氣之無轍。”
歲惡
謂一年無收成。《漢書·食貨志上》:“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漢書·卜式傳》:“往年 西河 歲惡,率 齊 人入粟。” 顏師古 註:“歲惡,猶凶歲也。《禮記》曰:‘歲凶,年穀不登。’”《新唐書·柳公綽傳》:“遭歲惡,撙節用度,輟宴飲,衣食與士卒鈞。”
窮閻
陋巷;窮人住的里巷。《荀子·儒效》:“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貴道存也。” 楊倞 註:“窮閻,窮僻之處。閻,里門也。”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廣雅》曰:‘閻謂之衖。’窮閻即《論語》所云陋巷,非謂里門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貢 ﹞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 原憲 。” 宋 陳岩肖 《庚溪詩話》卷下:“度華廈而既爽,入窮閻而亦清。” 明 何景明 《苦寒行》之三:“嗟汝窮閻人,無衣當奈何!”參見“ 窮閭 ”。
全福
(1).保全已有的幸福。《後漢書·馮異岑彭賈復傳論》:“昔 高祖 忌 柏人 之名,違之以全福;征南惡 彭亡 之地,留之以生災。”《三國志·魏志·桓階傳》:“明府必欲立功明義,全福遠禍,不宜與之同也。”《南史·王彧傳》:“故甘心於履危,未必逢禍,縱意於處安,不必全福。”
(2).完全的福運。 唐 韓愈 《祭左司李員外太夫人文》:“胄於茂族,配此德門;克成厥家,享有全福。” 宋 曾鞏 《到亳州與南京張宣徽啟》:“ 仲山 之明且哲,宜保令名; 魯名 之壽而臧,永膺全福。”
略無
全無,毫無。《三國志·蜀志·趙雲傳》“以 雲 為翊軍將軍” 裴松之 注引《趙雲別傳》:“ 趙雲 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中》:“至《十九首》及諸襍詩,隨語成韻,隨韻成趣,辭藻氣骨,略無可尋。” 張真 《談京劇<獵虎記>》:“ * ,對每個人都是很大的冒險,而這一些人,卻都挺身而出,略無難色。”
毫髮
毛髮,比喻些許(多用於否定式)
無毫髮爽。——《聊齋志異·促織》
毫髮不爽
身後
過世之後
垂名於身後
贈謚美顯,榮於身後。——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經傳
(1) 指儒家經典和解釋經典的傳
六藝經傳。——唐· 韓愈《師說》
(2) 泛指比較重要的古書
不見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