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蟬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聞蟬原文

露蟲動秋感,切切號枯林。

一聲聲斷續,沁入離人心。

寥韻發空谷,餘響曳牆陰。

掩抑知情重,紆迴覺思沈。

此時方靜嘿,況復聞城砧。

詩詞問答

問:聞蟬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聞蟬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侵韻

參考注釋

切切

(1) 急切;急迫

何至切切如此

(2) 哀怨、憂傷貌

心切切而內圮

(3) 深切

切切為恨

(4) 懇摯

待我心切切

(5) 務必;必須——多用於書信

切切不可忘記

(6) 用在布告、條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誡

切切此布

(7) 形容聲音輕細而急促

以弦切切。——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嘈嘈切切錯雜彈。

枯林

樹葉凋殘之林。《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冬歌三》:“寒鳥依高樹,枯林鳴悲風。”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一:“大哉霜雪乾,歲久為枯林。”

斷續

時而中斷,時而繼續

他一手扶著犁把,斷續地吆喝著牲口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發空

(1).感到空虛。 老舍 《駱駝祥子》十二:“剛才,立在 中海 的橋上;現在,與個熟人坐在屋裡;變動的急劇,使他心中發空;同時也發著些熱氣。”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九段:“只有在大風大雨的黑夜,半夜驚醒,她忽然會想:‘也許他早死在 日本 人手裡了!’心裡一陣發空,摟著孩子悄悄哭了。”

(2).指裡面沒有人。 峻青 《黎明的河邊·看喜》:“欄里也有牛,囤子裡也有糧食,可是,屋子裡卻總是發空。”

牆陰

牆的陰影處;牆的陰暗處。 隋 盧思道 《孤鴻賦》序:“鎩翮牆陰,偶影獨立。” 唐 岑參 《題山寺僧房》詩:“窗影搖羣木,牆陰載一峯。” 宋 陸游 《枕上偶賦》:“孤螢入窗罅,斜月下牆陰。”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張五》:“甫至宅後,見一男一女,作淫戱於牆陰,略不羞避。”

掩抑

低沉抑鬱

弦弦掩抑。——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知情

(1) 領情

你每天花費時間與我分擔家務,讓我安心工作,我很知情

(2) 了解事件的原委情狀

知情故縱

紆迴

同“ 紆迴 ”。曲折;迴環。 漢 班彪 《北征賦》:“涉長路之緜緜兮,遠紆回以樛流。” 南朝 梁 何遜 《登石頭城詩》:“ 馬嶺 逐紆回,犬牙傍隆窣。” 清 周亮工 《儀封曹白公進士冠日夢予過訪》詩:“殊慙急遽求吾友,近喜紆回過敝廬。”

(1).曲折;迴環。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此巖既高,加以 江 湍紆迴,雖途經信宿,猶望見此物。” 清 曹寅 《雨霽過滄浪亭遲悔庵先生不至和壁間漫堂中丞韻》:“領畧南禪茗一杯, 滄浪亭 上步紆迴。”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四:“ 灕水 很清潔,水流很緩,平穩地在兩岸的山峰中紆迴。” 柯靈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張舊報》:“ 上海 人民還可能以租界為掩護掙扎著生存,紆迴地戰鬥。”

(2).遲緩。《明史·朱謙傳》:“是役也,大帥無制勝才,師行紆迴,無紀律,邊民死者遍野。”《明史·孫承宗傳》:“倘臣言不當,立斥臣以定大計,無紆迴不決。” 清 戴名世 《丙戌南還日記》:“余佯為不聞,至是益信其為老爪之黨,而此日之小逕行,實欲速,反得紆迴,非有他也。”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靜嘿

見“ 靜默 ”。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於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陳書·江總傳》:“況復才未半古,屍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詩詞推薦

聞蟬原文_聞蟬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