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作者:王佐(汝學) 朝代:明代

荔枝原文

火珠壓樹紅離離,五月炎州荔熟時。

買樹有時來野老,窺枝終日戒群兒。

紅塵不媚煙花笑,玄圃深韜玉雪肌。

昨向祝融求再熟,點頭惟與後年期。

詩詞問答

問:荔枝的作者是誰?答:王佐(汝學)
問:荔枝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荔枝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佐(汝學)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佐(汝學)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2. 原為二首,第一首見《雞肋集》卷九。

參考注釋

火珠

即火齊珠。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既鄰 雪山 ,遂多珍藥,出金、銀、赤銅及火珠、鍮石。”《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林邑》:“﹝ 貞觀 ﹞四年,其王 范頭黎 遣使獻火珠,大如雞卵,圓白皎潔,光照數尺,狀如水精,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水精》:“火珠,《説文》謂之火齊珠,《漢書》謂之玫瑰。”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一》:“是廟基址與 中和殿 東西相直,殿上火珠映日回光耳。”參見“ 火齊珠 ”。

離離

(1).盛多貌。《詩·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實離離。” 毛 傳:“離離,垂也。” 鄭玄 箋:“其實離離,喻其薦俎禮物多於諸侯也。” 孔穎達 疏:“言二樹當秋成之時,其子實離離然垂而蕃多,以興其 杞 也其 宋 也二君於王燕之時,其薦俎眾多。”《文選·張衡<西京賦>》:“神木靈草,朱實離離。” 薛綜 註:“離離,實垂之貌。” 前蜀 貫休 《經弟妹墳》詩:“淚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塚離離。” 宋 葉適 《哀鞏仲至》詩:“君文蚤貴重, 蜀 錦載胡車,離離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2).濃密貌。 三國 魏 曹操 《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唐 陳昌言 《白日麗江皋》詩:“鬱鬱長堤土,離離淺渚毛。” 明 高啟 《與杜進士寅登白蓮閣對雨》詩:“遠愁高樹共離離,風逆潮聲上浦遲。” 清 陳夢雷 《青青河畔草》詩:“離離萬丈松,青青河畔草。” 李瑛 《戰鬥的城》詩:“如今,我看見當年簽約的樓閣,早埋進離離的荒草。”

(3).井然有序貌。《尚書大傳》卷三:“《書》之論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若參辰之錯行。”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皎皎白間,離離列錢。” 隋 虞世基 《講武賦》:“始軒軒而鶴舉,遂離離以雁行。” 宋 蘇軾 《寄蘄簟與蒲傳正》詩:“ 蘭溪 美箭不成笛,離離玉筯排霜脊。”

(4).曠遠貌;空貌。 宋 蘇軾 《郭熙畫秋山平遠》詩:“離離短幅開平遠,漠漠疎林寄秋晚。”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碧瑣離離, * 窺月中之影;白榆歷歷,青龍伏天上之形。”

(5).明亮貌;光鮮貌。 五代 齊己 《還人卷》詩:“金梭札札文離離, 吳 姬 越 女羞上機。” 明 唐寅 《七夕贈織女》詩:“神雲矯矯月離離,帝子飃颻即故期。” 孫世偉 《克庵寄示蒞閩以來詩稿哀時感物憂讒畏譏賦此以志同聲之感並呈朴庵》:“西維星象離離變,南海秋潮暗暗沉。”

(6).引申為光彩、光榮。 清 曾國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銘》:“離離令問,匪邇伊遙。”

(7).清晰貌;分明貌。 唐 李白 《扶風豪士歌》:“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 王琦 註:“即水清石見之意。” 明 李東陽 《赤壁圖歌》:“姦雄僭竊何足數,青史離離後人看。”

(8).隱約貌。 唐 盧綸 《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並見示》:“亂螢光熠熠,行樹影離離。” 唐 李賀 《長歌續短歌》:“夜峯何離離,月明落石底。” 明 張居正 《人日對雪贈朱鎮山》詩:“九逵密如繡,雙闕影離離。”

(9).若斷若續貌;相連貌。 隋 盧思道 《孤鴻賦》:“行離離而高逝,響噰噰而相續。”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吟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 宋 蘇軾 《文與可飛白贊》:“離離乎其遠而相屬,縮縮乎其近而不隘也。” 元 楊謙 《不礙雲山樓歌》:“海之山兮離離,障我流兮東之。”

(10).懶散疲沓貌。《荀子·非十二子》:“勞苦事業之中,則儢儢然,離離然。” 楊倞 註:“離離,不親事之貌。”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儢儢離離,謂不耐煩苦勞頓,嬾散疏脫之容也。”

(11).飄動貌;搖盪貌。《文選·張衡<思玄賦>》:“拽雲旗之離離兮,鳴玉鸞之譻譻。” 張銑 註:“離離,飛貌。” 唐 白居易 《雜興》詩之一:“東風二月天,春雁正離離。” 明 方孝孺 《游石鏡山》詩:“離離莫雲合,矯矯孤鴈鳴。” 清 洪亮吉 《游幕府山十二洞及泛舟江口記》:“隨波離離,影界水陸,下拂魚尾,上憇鳥足者,名曰葑田。”

(12).輕細貌。 唐 謝偃 《樂府新歌應教》詩:“細細輕裙全漏影,離離薄扇詎障塵。”

(13).悲痛貌;憂傷貌。《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曾哀悽欷,心離離兮。” 王逸 註:“離離,剝裂貌。”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離離掛空悲,慼慼抱虛警。” 清 孫枝蔚 《寄懷方爾止》詩:“離離怕見花枝動,藹藹長教酒盞親。”

(14).獨特貌;孤獨貌。 唐 盧照鄰 《病梨樹賦》:“愍茲珍木,離離幽獨。” 唐 常建 《客有自燕而歸哀其老而贈之》詩:“離離一寒騎,嫋嫋馳白天。” 清 劉火炤 《泗州道上》詩:“極目離離土一丘, 漢 皇陵廟此山頭。”

(15).象聲詞。 唐 李德裕 《唐故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劉公神道碑銘》:“落槭槭之霜葉,叫離離之晚鴻。” 唐 溫庭筠 《罩魚歌》:“風颸颸,雨離離,菱茭刺,鸂鶒飛。” 清 金人瑞 《境智二童子》詩:“滿口離離含黑墨,杏花壇上讀書回。”

炎州

《楚辭·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後因以“炎州”泛指南方廣大地區。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西海之草,炎州之煙。” 唐 杜甫 《得廣州張判官書》詩:“忽得炎州信,遙從月峽傳。” 清 林則徐 《中秋飲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詩:“蠻煙一掃海如鏡,清氣長此留炎州。”

有時

(1).有時候。表示間或不定。《周禮·考工記·序》:“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 唐 張喬 《滕王閣》詩:“疊浪有時有,閒雲無日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心裡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卻也有時念及,心上有些遣不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遊樂場帶到另一個遊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裡停一會。”

(2).謂有如願之時。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劉雲 《婕妤怨》詩:“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農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傳》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

群兒

一群小兒。多用作輕蔑之辭。《漢書·霍光傳》:“ 武帝 遺詔封 金日磾 為 秺侯 , 上官桀 為 安陽侯 , 霍光 為 博陸侯 ……時衞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揚語曰:‘帝(病)﹝崩﹞, 忽 常在左右,安得遺詔封三子事!羣兒自相貴耳。’” 唐 韓愈 《調張籍》詩:“ 李 杜 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羣兒愚,那用故謗傷。” 梁啓超 《自勵》詩:“未學英雄先學道,肯將榮瘁校羣兒。”

紅塵

(1) 鬧市的飛塵,借指繁華的社會

紅塵百戲

(2) 佛教指人世間

看破紅塵

不媚

不諂媚。《楚辭·九章·抽思》:“固切人之不媚兮,眾果以我為患。” 朱熹 集註:“切人不媚,言懇切之人不能軟媚。”《三國志·吳志·虞翻傳》“又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於世”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別傳》:“ 翻 放棄南方,云:‘自恨疏節,骨體不媚,犯上獲罪。’”

煙花

(1) 即煙火(也叫焰火),一種燃放時能發出各種顏色的火花而供觀賞的東西

(2) 娼妓

我怕你迷戀煙花,墮你進取之志。——《元曲選》

玄圃

(1).傳說中 崑崙山 頂的神仙居處,中有奇花異石。玄,通“ 懸 ”。《文選·張衡<東京賦>》:“左瞰 陽穀 ,右睨 玄圃 。” 李善 註:“《淮南子》曰:‘…… 懸圃 在 崑崙 閶闔之中。’‘玄’與‘懸’古字通。”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 * :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松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風 ;三曰 層城 ,一名 天庭 。是為太帝之居。” 唐 李康成 《玉華仙子歌》:“夕宿紫府雲母帳,朝餐 玄圃 崑崙 芝。” 宋 蘇軾 《題潭州徐氏春暉亭》詩:“勿嫌步月臨 玄圃 ,冷笑乘槎向海灘。” 羅惇曧 《文學源流·列子》:“ 玄圃 之珠,求焉而不竭; 崑山 之玉,採焉而不枯。”

(2). 魏 晉 南北朝 時 洛陽 、 建康 (今 南京市 )宮中園名,時作講經之處。《梁書·簡文帝紀》:“ 高祖 所製《五經講疏》,﹝ 簡文帝 ﹞嘗於 玄圃 奉述,聽者傾朝野。” 清 吳偉業 《贈蒼雪》詩:“法航下 匡廬 ,講室臨 玄圃 。”

雪肌

(1).雪白的肌膚。 唐 呂岩 《漁父·沐浴》詞:“雲薄薄,雨微微,看取妖容露雪肌。” 宋 夏侯嘉正 《洞庭賦》:“冰膚雪肌,金玦玉佩。” 宋 趙長卿 《念奴嬌·碧含笑》詞:“清涼無汗,雪肌瀟灑難偶。”

(2).喻白色的花朵。 宋 蘇軾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之七:“洗盡鉛華見雪肌,要將真色鬭生枝。” 宋 吳師孟 《蠟梅香》詞:“正絳跗初吐,穠華將茂,國艷天葩,真澹竚,雪肌清瘦。”

祝融

(1).神名。 帝嚳 時的火官,後尊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為火或火災的代稱。《國語·鄭語》:“夫 黎 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呂氏春秋·孟夏》:“其神 祝融 。” 高誘 註:“ 祝融 , 顓頊氏 後, 老童 之子, 吳回 也,為 高辛氏 火正,死為火官之神。” 唐 張說 《蒲津橋贊》:“ 飛廉 煽炭, 祝融 理爐。” 清 趙翼 《八月二日天寧寺旁巽宮樓火》詩:“趨觀乃知此樓燬,剎竿突兀招 祝融 。”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 奢龍 而辯於東方,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漢書·揚雄傳上》:“麗 鉤芒 與驂 蓐收 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 顏師古 註:“ 祝融 ,南方神。”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 祝融 。”

(3).傳說中的古帝。 漢 王符 《潛夫論·五德志》:“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 伏羲 、 神農 為二皇,其一者或曰 燧人 ,或曰 祝融 ,或曰 女媧 ,其是與非未可知也。”

(4).峰名。 衡山 的最高峰。據《路史》雲, 祝融 葬 衡山 之陽,是以名之。 唐 韓愈 《謁衡岳廟》詩:“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 宋 楊萬里 《送劉子思往衡陽》詩:“ 洞庭 昨夜起霜風,翩然欲登 石廩 與 祝融 。”

再熟

指穀物一年兩次成熟,或果樹一年兩次結實。《文選·左思<吳都賦>》:“國稅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緜。” 張銑 註:“南人種稻,一歲再熟。”《藝文類聚》卷八六引 晉 潘岳 《橘賦》:“余齋前橘樹,冬夏再熟,聊為賦云爾。”《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土沃,麥、禾皆再熟。”

點頭

快速地向前低頭;作為 表示而向前低頭

後年

次年的次年;今年的後二年

標籤:荔枝

詩詞推薦

荔枝原文_荔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