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席間暑淨三庚退,樓上涼生百尺高。
白紵輕衫消受得,西風閒倚吮霜毫。
詩詞問答
問:《夏興三十首(用上下平韻)·其十九》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豪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三十
2. 用上下平韻
參考注釋
三庚
(1).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之始。 唐 曹松 《夏日東齋》詩:“三庚到秋伏,偶來松檻立。”
(2).三伏。 宋 黃昃 《酹江月·夜涼》詞:“西風解事,為人間洗盡,三庚煩暑。”
樓上
房屋中在底層之上的部分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文選·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註:“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 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桿。《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 李善 註:“百尺,帆檣也。”
白紵
亦作“ 白苧 ”。1.白色的苧麻。 宋 袁文 《瓮牖閒評》卷四:“ 晁無咎 詩云:‘上山割白紵,山高葉摵摵,持歸當戶績,為君為絺綌。’”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苧麻》:“白苧葉面青,其背皆白。”
(2).指白紵所織的夏布。 唐 張籍 《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衣稱少年。” 宋 范成大 《晚春》詩之一:“輕颸宜白紵,時節近清微。” 元 郭翼 《陽春曲》:“宮中裁白苧,猶怯剪刀寒。” 清 龔自珍 《鶯啼序》詞:“凌波襪懶,繡線裙鬆,換 吳 棉白苧。” 劉成禺 《洪憲紀事詩》之一七八:“白紵輕衫紫玉歌,府中狎客妙年多。”
(3).白衣。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時所穿衣服。 宋 王禹偁 《寄碭山主簿朱九齡》詩:“利市襴衫拋白紵,風流名紙寫紅牋。” 宋 陸游 《貧病》詩:“行年七十尚攜鋤,貧悴還如白紵初。”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葉生》:“且士得一知己,可無憾,何必拋卻白紵,乃謂之利市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僧術》:“謂君騰達已久,今尚白紵耶?”
(4).樂府 吳 舞曲名。 南朝 宋 鮑照 《白紵歌》之五:“古稱《淥水》今《白紵》,催弦急管為君舞。”《新唐書·禮樂志下》:“清樂三十二曲中有《白紵》, 吳 舞也。” 宋 張先 《天仙子·公擇將行》詞:“瑤席主,杯休數,清夜為君歌《白苧》。”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黃帽雨中游,《白苧》閒時聽。” 吳梅 《檢點》詩之一:“《白紵》三千才譜曲,碧城十二未開門。”
消受
禁受;忍受;享受(多用於否定)
無福消受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霜毫
(1).白色獸毛。《宋書·禮志三》:“霜毫玄文,素翮頳羽。” 明 田藝蘅 《白鹿賦》:“雪毳含輝,霜毫出浴,潔若凝冰,素如琢玉。”
(2).借指白兔。 唐 元稹 《月三十韻》:“蓂葉標新朔,霜毫引細輝。” 明 徐渭 《書畫兔中有一白雛》詩:“中有霜毫真逸足,騰身高入月明中。”
(3).指毛筆。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二折:“大人呵尚兀自高擎著玉液來酬我,你待濃蘸著霜毫敢抹誰?”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四:“霜毫擲罷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4).白色鬚髮。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雪刺滿頭》:“ 宋璟 《求致仕表》云:‘臣竊祿簪裳,備員廊廟,霜毫生頷,雪刺滿頭。’”
(5).白色的光芒。寒光。 唐 鮑溶 《送羅侍御歸西台》詩:“詩情分繡段,劍彩拂霜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