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職貢圖八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職貢圖八韻原文

累洽重熙四海春,皇清職貢萬方均。

書文車軌誰能外,方趾圓顱莫不親。

那許防風仍後至,早聞乾呂已鹹賓。

塗山玉帛千秋述,商室共球百祿臻。

詎是索疆恢此日,亦惟謨烈賴前人。

唐家右相堪依例,畫院名流命寫真。

西鰈東鶼覲王會,南蠻北狄秉元辰。

丹青非為誇聲教,保泰承庥慎拊循。

詩詞問答

問:題職貢圖八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職貢圖八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職貢圖八韻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五

參考注釋

累洽

謂太平相承。《文選·班固<東都賦>》:“至於 永平 之際,重熙而累洽。” 張銑 註:“熙,光明也;洽,合也。言 光武 既明而 明帝 繼之,故曰重熙累洽也。” 宋 文天祥 《明堂慶成恭進》詩:“中嚴外辨三千禮,累洽重熙四十年。”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至於二百餘年,重熙累洽,因時變制,未易縷數。”

重熙

舊時用以稱頌君主累世聖明。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至於帝皇,遂重熙而累盛。”《舊唐書·賈耽傳》:“ 太宗 繼明重熙,柔遠能邇。” 宋 王禹偁 《謝手詔別錄賜生辰國信表》:“伏念臣才非兼濟,運偶重熙。” 王闓運 《哀江南賦》:“蒸重熙以慈馭,祀二百而盂安。”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職貢

古代稱藩屬或外國對於朝廷按時的貢納。《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魯 之於 晉 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磔迦國》:“ 摩揭陀國 婆羅阿迭多王 崇敬佛法,愛育黎元,以 大族王 淫刑虐政,自守疆埸,不供職貢。”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開讀有感》:“山海若時共職貢,郊原何處有戈兵。”《清史稿·禮志十》:“厥後至者彌眾,廼令各守疆圉,修職貢,設理藩院統之。”

萬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態多種多樣

儀態萬方

(3) 種種方法;各個方面

文車

彩繪馬車。《戰國策·齊策四》:“遣太傅齎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一。” 鮑彪 註:“文,彩繪也。”

方趾圓顱

方形腳、圓形頭為人的特徵,因以指人。《南史·陳紀上·高祖》:“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趾圓顱,萬不遺一。”《陳書·高祖紀上》作“方足圓顱”。

莫不

沒有一個不;無不

聽到這個訊息,全校師生莫不為之失聲痛哭

防風

(1).古代傳說中部落酋長名。《國語·魯語下》:“ 丘 聞之,昔 禹 致羣神於 會稽 之山, 防風氏 後至, 禹 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 韋昭 註:“ 防風 , 汪芒氏 之君名也。” 漢 張衡 《思玄賦》:“嘉羣神之執玉兮,疾 防風 之食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駕》:“莫學 防風 隨後到, 塗山 明日會諸侯。”

(2).藥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複葉,葉片狹長,開白色小花。根供藥用,有鎮痛、祛痰等作用。《新唐書·方技傳·許胤宗》:“即以黃耆、防風煑湯數十斛,置牀下,氣如霧,熏薄之,是夕語。”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防風》:“銅芸、茴草、屏風、蕳根、百枝、白蜚。防者,御也。其功療風最要,故名。屏風者,防風隱語也。”

乾呂

猶入呂。古稱律為陽,呂為陰,故以“乾呂”謂陰氣調和。《海內十洲記·聚窟洲》:“臣國去此三十萬里,國有常占,東風入律,百旬不休,青雲乾呂,連月不散者,中國時有好道之君。” 北周 庾信 《羽調曲》:“既浮乾呂之氣,還吹入律之風。” 唐 王履貞 《青雲乾呂》詩:“異方占瑞氣,乾呂見青雲。” 宋 王禹偁 《籍田賦》:“佩乎玉也,懸黎之色蒼蒼;載其旂焉,乾呂之雲鬱郁。”

塗山

(1) 傳說禹會諸侯及娶妻之地方

禹合諸侯於 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左傳·哀公七年》

塗山者, 禹所取妻之山也。——《越絕書·記地傳》

(2) 具體位置說法不一,一說在今浙江西北,一說在安徽蚌埠西

玉帛

(1) 玉器和絲織品,古時用於祭祀,國與國間交際時用做禮物

(2) 泛指財物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百祿

(1).猶多福。《詩·小雅·天保》:“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隋書·音樂志中》:“降斯百祿,惟響惟應。” 唐 白居易 《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銘》序:“自佐邑從軍,連牧二郡,不以寒暑而易其心,宜乎荷百祿,號良二千石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頒行詔書》:“速即丟魔鬼,歸親爺,方可受天百祿也。”參見“ 百福 ”。

(2).小兒出生滿百日舉行的賀宴。《再生緣》第二十回:“媳婦們俱坐罷,今日孫兒百祿,友戚齊臨,可謂合歡矣!”參見“ 百晬 ”。

謨烈

謀略與功業。 明 歸有光 《隆慶元年浙江程策四道》:“自昔帝王立極垂統,為後世計,如 禹 有典則, 湯 有風衍, 文 武 有謨烈,其子孫能敬承之。”《清史稿·世祖紀》:“自親政以來,紀綱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 太祖 、 太宗 謨烈,因循悠忽,苟且目前。”

前人

(1) 以前的人

滿意地詳細講述這位詩人與他的前人的不同之處

(2) 具有共同遺產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係

唐家

指 唐 朝。 宋 文天祥 《平原》詩:“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論牽制公威靈。”

右相

官名。 春秋 齊景公 始置左右相各一, 秦 及 漢 初因之。 文帝 以後置丞相一人。 北齊 、 北周 設左右丞相。 唐玄宗 開元 初年改左右僕射為尚書左右丞相, 天寶 初復其舊,乃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 南宋 、 元 、 明 皆曾設左右丞相,後廢。

畫院

舊時為朝廷服務的官方繪畫機構。後以畫法工整細緻、嚴謹不苟稱為畫院派

寫真

人的肖像畫

王會

舊時諸侯、四夷或藩屬朝貢天子的聚會。語本《逸周書·王會》:“ 成周 之會,墠上張赤帟陰羽。” 孔晁 註:“王城既成,大會諸侯四夷也。” 唐 魏徵 《奉和正日臨朝應詔》:“庭實超王會,廣樂盛鈞天。” 宋 黃庭堅 《和答錢穆父詠猩猩毛筆》:“物色看王會,勳勞在 石渠 。” 明 徐孚遠 《在交日久傳語日變》詩:“雖然 周 室非全盛,王會開時 南海 清。” 清 王韜 《變法中》:“雖疆域漸廣,而登王會、列屏藩者,不過東南洋諸島國而已。”

南蠻

(1).古稱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禮記·曲禮下》:“其在 東夷 、 北狄 、 西戎 、 南蠻 ,雖大曰子。”《呂氏春秋·召類》:“ 堯 戰於 丹水 之浦以服 南蠻 , 舜 卻 苗 民,更易其俗。”《宋書·荊雍州蠻傳》:“ 荊 、 雍州 蠻 , 槃瓠 之後也。分建種落,布在諸郡縣。 荊州 置 南蠻 , 雍州 置寧 蠻 校尉以領之。 世祖 初,罷 南蠻 併大府,而寧 蠻 如故。” 唐 韓愈 《宿曾江口示侄孫湘》詩之二:“嗟我亦拙謀,致身落 南蠻 。”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一直到 周宣王 的時候, 長江 流域的中部都還是所謂 蠻荊 ,所謂 南蠻 , 淮河 流域是所謂 淮夷 、 徐夷 。”

(2).舊時小說中 遼 、 金 人對 宋 及 宋 人的稱呼。《說岳全傳》第十五回:“ 哈迷蚩 奏道:‘臣到中原探聽訊息,老 南蠻 皇帝讓位與小皇帝 欽宗 。’”《說岳全傳》第十六回:“小番報進牛皮帳中:‘啟上狼主,又有一個小南蠻殺進營來,十分厲害。’”

北狄

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唯北狄(此指北魏)野心,掘(同“倔”)強(jiàng)沙塞之間。—— 南朝齊· 丘遲《與陳伯之書》

元辰

(1).良辰,吉辰。《禮記·月令》:“﹝孟春之月﹞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 鄭玄 註:“元辰,蓋郊後吉辰也。” 漢 張衡 《思玄賦》:“占既吉而無悔兮,簡元辰而俶裝。”《北齊書·文宣帝紀》:“敬簡元辰,升壇受禪。”

(2).元旦。 晉 庾闡 《揚都賦》:“歲惟元辰,陰陽代紀;履端歸餘,三朝告始。” 唐 楊師道 《奉和正日臨朝應詔》詩:“皇猷被寰宇,端扆屬元辰。”

丹青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

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漢書·蘇武傳》

尤善丹青。——《晉書·顧愷之傳》

非為

(1).乾不顧法紀或禮法的壞事。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二折:“貪贓壞法,飲酒非為。”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鬼爺爺》:“然頗慎行止,不敢非為。”

(2).指違法或違反道德的壞事、壞行為。《水滸傳》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為。”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土番點卯》:“爾宜躬先奉法以統一鄉之眾,以盡軌於法,稍有非為,惟爾總是問。”

(3).不顧法紀或禮法。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貞潔,你做事忒殺非為。”《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小人頗知禮法,極守本分的,怎敢幹此非為之事。”

聲教

聲威教化。《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 漢 班固 《東都賦》:“窮覽萬國之有無,考聲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 薛能 《國學試風化下》詩:“英明高比日,聲教下如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國初聲教所被,固宜保塞稱藩者,享王恐後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參與文治聲教的事業,我們理當從命。”

拊循

(1).亦作“ 拊巡 ”。安撫;撫慰。《荀子·富國》:“垂事養民,拊循之,唲嘔之。” 楊倞 註:“拊循,慰悅之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勾踐 自 會稽 歸七年,拊循其士民,士民欲用以報 吳 。” 南朝 宋 顏延之 《陽給事誄》:“勉慰痍傷,拊巡餓渴。” 宋 司馬光 《橫山札子》:“伏望陛下且以拊循百姓為先,以征伐四夷為後。” 明 歸有光 《通政使司張公墓表》:“至則減損戶徭,拊循流亡。”

(2).護養。《荀子·王制》:“兵革器械者,彼將日日暴露毀折之中原;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於府庫。” 宋 李綱 《與呂相公書》:“州縣殘破,民力凋弊,非假以歲月,拊循整葺,未易就緒。”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又上世習於戰鬭鈔暴,而擁眾多者常勝,其遇外族亡命,常尉薦拊循之,以為己子。”

(3).訓練;調度。《史記·淮陰侯列傳》:“且 信 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 宋 陳亮 《酌古論·韓信》:“且 信 之精兵已詣 滎陽 ,而所存者皆非素拊循之兵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史條陳》:“查北洋所練第一、二、三、四、五、六鎮,均係 袁世凱 舊部,拊循多年,將士用命。”

詩詞推薦

題職貢圖八韻原文_題職貢圖八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