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廣澤生明月原文
放舟豫章水,月上廬陵城。
照影疑無定,窺人似有情。
泠泠青桂濕,歷歷白榆生。
故國當三五,清暉亦自盈。
詩詞問答
問:賦得廣澤生明月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賦得廣澤生明月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賦得廣澤生明月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九
參考注釋
放舟
開船;行船。 宋 梅堯臣 《鬼火賦》:“放舟於 潁水 之上,夜憩於 項城 之野。” 清 惲敬 《與姚秋農書》:“往歲十月,自 滕王閣 放舟東下,十一月三日抵家。” 蘇曼殊 《與劉三書》:“ 杏南 兄放舟在何日,晤時,乞為我道念。”
豫章
古書上記載的一種樹名。有的記載說即今之樟樹
楩楠豫章。——《墨子·公輸》
月上
(1).佛教傳說 毘摩羅詰 之女,母 無垢 。女生時身上出妙光明勝於月照,因名 月上 。生未幾,即大如八歲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絕,女告之當自選擇。期日,會城內士人, 月上女 當眾升虛空說偈。大眾聞已,各止淫心,頭面頂禮於女下。自爾 月上女 詣佛所與 舍利弗 對揚深義,後轉女身為男子。又稱 月上菩薩 。見《月上女經》。 明 李贄 《題繡佛精舍》詩:“可笑成男 月上女 ,大驚小怪稱奇事。”
(2).用作女兒的美稱。 唐 白居易 《病中看經贈諸道侶》詩:“何煩更請僧為侶, 月上 新歸伴病翁。”原註:“時適 談氏 女子自 太原 初歸。 維摩詰 有女名 月上 也。”按, 毘摩羅詰 ,舊譯 維摩詰 。
(3).佛教傳說 月光童子 之妹。《德護長者經》卷下:“爾時, 月光童子 妹 月上 ,形容端正,聞 月光童子 説偈讚佛,身心歡喜。”
廬陵
廬陵郡,就是吉州。現在江西省吉安市
有情
(1) 指男女互相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泠泠
(1) 形容清涼;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青桂
(1).桂樹。桂樹常綠,故稱。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一:“ 元光 中,帝起 壽靈壇 ……四面列種軟棗,條如青桂,風至自拂堦上游塵。”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青桂羞烈,沉水慚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誤掇惡名》:“ 裴筠 婚 蕭楚公 女,言定未幾,便擢進士。 羅隱 以一絶刺之,略曰:‘細看月輪還有意,信知青桂近 嫦娥 。’”
(2).香料名。即青桂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蘇恭 曰:“沉香、青桂、鷄骨、馬蹄、煎香,同是一樹,出 天竺 諸國。”參見“ 青桂香 ”。
歷歷
一個個清晰分明
歷歷可數
歷歷在目
白榆
(1).白皮的榆樹。《詩·陳風·東門之枌》:“東門之枌,宛丘之栩。” 毛 傳:“枌,白榆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榆》:“ 邢昺 《爾雅疏》云:‘榆有數十種,今人不能盡別,惟知莢榆、白榆、刺榆、榔榆數者而已。’”
(2).指白榆樹的皮。 唐 岑參 《輪台即事》詩:“三月無青草,千家盡白榆。”
(3).指星。《古樂府·隴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 唐 杜甫 《大覺高僧蘭若》詩:“ 香爐 峰色隱晴湖,種杏仙家近白榆。” 唐 薛逢 《天上種白榆賦》:“象帝之先,種白榆於自然,布歷歷之真質,遍高尚之遠天。”
故國
(1) 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國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國,本國
見故國之旗鼓,感乎生於疇日。——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生活習慣基本上保持故國的一套
(3) 故鄉,家鄉
取醉他鄉客,相逢故國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詩》
(4) 舊都。南宋時指汴京
(5) 指舊地;古戰場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三五
(1).謂十五天。《禮記·禮運》:“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後以指農曆月之十五日。《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 宋 賀鑄 《侍香金童》詞:“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欄乾,斷腸千里。” 清 林則徐 《中秋眺月有作》詩:“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2).指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 宋 李清照 《永遇樂》詞:“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宋 劉辰翁 《永遇樂·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詞為之涕下》詞:“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
(3).謂十五歲。 晉 陶潛 《雜詩》之十二:“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飛燕篇》:“可憐女兒三五許,丰茸惜是一園花。”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王闓運 《采芬女子墓志銘》:“芳辰三五,方 洛陽 而自嬌;闌乾十二,弔 姮娥 而微嘆。”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謂天運三十年一小變,五百年一大變。《史記·天官書論》:“為國者必貴三五。” 司馬貞 索隱:“三五,謂三十歲一小變,五百歲一大變。”
(5).指三皇五帝。《楚辭·劉向<九嘆·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範》之辟紀。” 王逸 註:“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夫談主上之聖明,則君盡三五;述宰相之英偉,則人皆二八。” 宋 歐陽修 《憎蚊》詩:“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清 錢謙益 《大司馬吉安茂明李公參贊留務序》:“主上神聖,度越三五。”
(6).指三王五霸。《楚辭·九章·抽思》:“望三五以為像兮,指 彭鹹 以為儀。” 王逸 註:“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姜亮夫 校註:“ 戰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7).指三辰五星。《史記·天官書論》:“為天數者,必通三五。” 司馬貞 索隱:“案:三謂三辰,五謂五星。”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考七耀之盈虛,步三五之變化。”《雲笈七籤》卷二十:“九靈交度,三五相推。”
(8).指三正五行。《黃庭內景經·五行》:“五行相推反歸一,三五合氣九九節。” 梁丘子 註:“《玄妙經》云:三者,在天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為珠、玉、金,名曰三寶;在人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懷五行,故曰三五……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遠,三五復返。’”
(9).指三才五常。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稟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逯欽立 註:“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義、禮、智、信。”
(10).指三所五位。《詩·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 漢 鄭玄 箋:“協和伐 殷 之事,謂合位三五也。” 孔穎達 疏:“言正合會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歲、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謂之五位。星、日、辰在北,歲在南,月在東,居三處,故言三所。”《漢書·敘傳上》:“東厸虐而殲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顏師古 註:“ 應劭 曰:‘東厸, 紂 也。殲,盡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國語》歲、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謂歲、日、月、辰、星也。三所,謂 逢公 所憑神, 周 分野所在, 后稷 所經緯也。”
(11).指三田五臟。《黃庭內景經·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間,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註:“謂八景及二十四真神營護人身,則三田五藏真氣調柔無災病也。”
(12).九宮術謂三生五死。《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備鳴盜淺術之餘,豫三五賤伎之末。” 李善 註:“《抱朴子·軍術》曰:大將軍當明案九宮,視年在宮,常就三居五;五為死,三為生,能知三五,橫行天下。” 唐 劉禹錫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獨善雞鳴、彈長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參見“ 九宮 ”。
(13).指參宿和昴宿。《詩·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上》:“三五,舉其數也;參昴,著其名也。”舊說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傳:“三,心;五,噣。四時更見。”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天漢迴西流,三五正從橫。”
(14). 晉 時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區實行五丁抽三制,後因稱發人征役為“三五”。《晉書·石季龍載記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師之備, 並 、 朔 、 秦 、 雍 嚴西討之資, 青 、 冀 、 幽州 三五發卒。”《宋書·孝義傳·孫棘》:“ 世祖大明 五年,發三五丁,弟 薩 應充行。”《南史·循吏傳·郭祖深》:“又 梁 興以來,發人征役,號為三五。”
(15).約舉之數。表示數目不多。 唐 李白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還西京》詩:“遂將三五少年輩,登高遠望形神開。”《水滸傳》第二回:“ 朱武 、 陳達 、 楊春 三個頭領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柵,只帶三五個做伴。” 清 朱彝尊 《<騰笑集>自敘》:“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賦詩。” 沉從文 《生存》:“長案旁坐下了三五個車夫。”
謂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發徐州三五教》:“所統郡縣,便普三五;鹹依舊格,以赴戎麾。” 胡之驥 匯註:“三五,猶《孫子兵法》所謂三令五申之教。”
清暉
(1).明淨的光輝、光澤。 晉 傅鹹 《贈何劭王濟》詩:“雙鸞游蘭渚,二離揚清暉。”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明 陶宗儀 《南浦》詞:“畫圖依約天開,盪清暉別有 越 中真趣。” 清 方文 《秋夜飲顧與治齋中》詩:“清暉在山川,流光及城闕。”
(2).比喻容光,面容。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蘭桂有芬,清暉自遠。” 唐 李商隱 《夢令狐學士》詩:“山驛荒涼白竹扉,殘燈向曉夢清暉。” 明 夏完淳 《六君詠·徐詹事》:“靈旗動虛無,清暉宛如昨。”
(3).山水的代稱。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國初尚《文選》,當時文人專意此書,故草必稱王孫,梅必稱驛使,月必稱望舒,山水必稱清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