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莫舞歌原文
刳牛割猩殪封豕,羞鉶實豆堆盈幾。
錦繡筵開藏壁壘,衷甲宋盟無乃是。
亞父腰下玦三視,項莊劍氣寒如水。
公莫舞兮行且止,以身為衛拂衣起。
增卻顧兮良色喜,隆準果是真天子。
怒撞玉斗亦徒爾,同雲集霰已如此。
詩詞問答
問:公莫舞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公莫舞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
2. 昔人有公莫舞歌道項伯翼蔽漢王也然但言漢王有天命未及項王不聽范增之言及增不知幾而事項故歌以補之
參考注釋
封豕
(1).大豬。《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射封豕。”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註:“封豕,大豬。”
(2).比喻貪暴者。《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伯封 ﹞實有豕心,貪惏無饜,忿纇無期,謂之封豕。”《舊唐書·李密傳》:“三河縱封豕之貪,四海被長蛇之毒。” 陳毅 《六國之行》詩:“百戰驅封豕,千辛製毒龍。”
(3).喻暴虐殘害。《文選·揚雄<長楊賦>》:“昔有強 秦 ,封豕其士,窫窳其民。”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以喻 秦 貪婪,殘食其人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孝順帝紀上》:“郡縣設令,封豕黎民。”
(4).星宿名。奎宿的別稱。《史記·天官書》:“奎曰封豕,為溝瀆。”
繡筵
華筵。 唐 杜甫 《料理》詩:“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宋 陸游 《六月二十六日夜夢赴季長招飲》詩:“清夢都忘雙鬢改,繡筵還喜一尊同。”
壁壘
舊時兵營四周的牆壁,泛指防禦、戒備的工事,現在常指互相對立的事物或界限
關稅壁壘
壁壘森嚴
衷甲
(1).在衣服裡面穿鎧甲。《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辛巳,將盟於 宋 西門之外, 楚 人衷甲。” 杜預 註:“甲在衣中。”《後漢書·董卓傳》:“ 肅 以戟刺之, 卓 衷甲,不入,傷臂,墯車。”《資治通鑑·漢獻帝初平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衷甲者,披甲於內,而加衣甲上。” 宋 李清照 《上韓公樞密胡尚書》詩:“衷甲昔時聞 楚 幕,乘城前日記 平涼 。” 清 許旭 《閩中紀略》:“ 靖南 疑有密切處分,旁皇中夜,每每衷甲而寢。”
(2).指穿上盔甲登台演戲。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際茲新運,猶踵前非,人樂棼絲,心爭衷甲。”
無乃
表示委婉反問。不是;豈不是
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
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三十二》
亞父
敬稱,表示僅次於父
亞父受玉斗。——《史記·項羽本紀》又
欲與亞父。
劍氣
指劍的光芒。常以喻人的才華和才氣。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劍氣凌雲,而屈跡於萬夫之下。” 唐 錢起 《江行無題》詩:“自憐非劍氣,空向斗牛星。” 宋 華岳 《呈番禺趙及甫》詩:“筆鋒帶怒搖山嶽,劍氣啣冤射鬥牛。” 太平天囯 石達開 《白龍洞題壁》詩:“劍氣沖星斗,文光射日虹。”
公莫舞
古舞名。即後世之巾舞。《宋書·樂志一》:“又雲 晉 初有杯槃舞、公莫舞……公莫舞,今之巾舞也。”《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三·巾舞歌》:“《唐書·樂志》曰:‘《公莫舞》, 晉 、 宋 謂之《巾舞》。其説云: 漢高祖 與 項籍 會 鴻門 , 項莊 舞劍,將殺 高祖 , 項伯 亦舞,以袖隔之,且語 莊 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 漢王 也。 漢 人德之,故舞用巾以像 項伯 衣袖之遺式。’《宋書·樂志》曰:‘按《琴操》有《公莫渡河》,然則其聲所從來已久。俗雲 項伯 ,非也。’《古今樂録》曰:‘《巾舞》,古有歌辭,訛異不可解。 江 左以來,有歌無辭。 沉約 疑是《公無渡河曲》。今三調中自有《公無渡河》,其聲哀切,故入瑟調,不容以瑟調離於舞曲。惟《公無渡河》,古有歌有弦,無舞也。’” 唐 李賀 《公莫舞歌》序:“公莫舞歌者, 項伯 翼蔽 劉沛公 也。”
行且
將要。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苟加一職榮之耳。非必督責迫蹙令就功役也。賤不敢逆盛指,行且謀引去。”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九:“﹝ 康節先生 ﹞《觀盛化吟》有云:‘生來只慣見豐稔,老去未嘗見亂離。’其子謂亂離之語太過。 康節 嘆曰:‘吾老且死矣,汝輩行且知之。’” 清 戴名世 《<齊謳集>自序》:“余行且歸隱故山,終身弗出,縱觀古人之詩,而因以有吐發憤懣之什,或有當乎?”
拂衣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從之。” 杜預 註:“拂衣,褰裳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難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揮動衣服。形容激動或憤激。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孔 慨然曰:‘……今猶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穀神子 《博導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那班門客才曉得他是 崔 魏 逆黨,不待曲終,拂衣散盡。”
(3).振衣而去。謂歸隱。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 首陽 ,拂衣高謝。”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 唐 王維 《送張五歸山》詩:“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態紛紜,半生塵里朱顏老;拂衣不早,看罷傀儡鬧。”
卻顧
亦作“卻顧”。1.回顧,迴轉頭看。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劉法師》:“ 公弼 送法師迴,師卻顧,唯見青崖丹壑,向之歌舞,一無所有矣。” 宋 葉適 《宜興縣修學記》:“方 周孝侯 童騃縱暴,至比以異物,一旦感激,殺虎斬蛟,從 陸士衡 兄弟,前死不卻顧。”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裕州刀匪》:“ 汪 探聽(囊)擲之,中左臂,負標而逃,絶不卻顧。”
(2).猶言反覆考慮。 宋 秦觀 《盜賊上》:“凡盜賊之首既已伏其辜矣,而刀筆之吏不能長慮卻顧,簡節而疏目,則往往窮支黨而治之。”
(3).猶顧慮。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目擊狐鼠之橫行,而噤不一詰,豈有所卻顧與!” 孫中山 《軍人精神教育》:“稍有知識者,雖亦知漢族不宜受治於滿人,然終不免遲疑卻顧。”
色喜
喜悅流露在臉上。 唐 韓愈 《爭臣論》:“人皆以為華, 陽子 不色喜。” 清 侯方域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陳公墓志銘》:“既長,有器量,舉於鄉,不色喜。”
隆準
高鼻梁兒
隆準龍顏
隆準公:指漢高祖劉邦
果是
果真是,果然是。 宋 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登巫山縣樓作》詞:“更值清明風雨夜,知道愁辛,果是當時作賦人。”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果是咱飢變做渴,咽喉乾燥,肚兒里如火。”《水滸傳》第九回:“果是這人症候在身,權且寄下。”
真天
真性,天性。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民之性如蘭如卵,卵待覆而為雛,繭待繅而為絲,性待教而為善,此之謂真天。”
玉斗
(1) 酒器
玉斗一雙。——《史記·項羽本紀》
(2) 又
亞父受玉斗。
(3) 北斗星
徒爾
徒然,枉然。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四:“石犬不可吠,銅駞徒爾為。” 唐 李頎 《放歌行答從弟墨卿》:“徒爾當年聲籍籍,濫作詞林兩京客。”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詩:“文翰皆徒爾,放逐固宜然。” 明 方孝孺 《祭宋仲珩》:“乃知小人,徒爾紛紛。” 朱琦 《感事》詩:“難虞正須才,孤憤亦徒爾。”
雲集
(1) 指人群密集一處
志願者雲集徵兵站
(2) 極言聚合人眾之盛
如此
(1) 這樣,那樣;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資治通鑑》
理當如此
(2)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範圍
勞苦而功高如此。——《史記·項羽本紀》
(3) 這樣的
兩座城市發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