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其一原文
深谷有幽蘭,獨抱林下姿。
濯濯見貞性,不受蒿艾欺。
淒涼風露晨,花葉兩葳蕤。
孤潔羞自獻,深晦乃若遺。
豈無采芳者,悠然寄所思。
詩詞問答
問:古詩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陳鎰
問:古詩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支韻
參考注釋
深谷
幽深的山谷
幽蘭
(1).蘭花。《楚辭·離騷》:“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前蜀 韋莊 《上春詞》:“幽蘭報暖紫芽折,夭花愁艷蝶飛迴。” 陳毅 《冬夜雜詠·幽蘭》:“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
(2).古琴曲名。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臣援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曹風》以 * 比色, 楚 謡以《幽蘭》儷曲。” 唐 白居易 《聽幽蘭》詩:“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慇懃更弄看。”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李白《安陸寄劉綰》
濯濯
清新;明淨
春陽潛沮洳, 濯濯吐深秀。——韓愈《南山》
貞性
堅貞不移的稟性;貞烈清白的志節。 五代 齊己 《答崔校書》詩:“不隨喧滑迷貞性,何用潺湲洗污聞。” 明 陸采 《明珠記·閨嘆》:“賤妾不知小姐這般貞性,一時唐突了。” 清 顧炎武 《答徐甥公肅書》:“吾以望七之齡,客居斯土,飲瀣餐霞,足怡貞性。”
蒿艾
(1).即艾蒿。一種野生的草。泛指野草。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棘。”《南史·恩倖傳·紀僧真》:“ 僧真 夢蒿艾生滿江,驚而白之。” 清 方文 《窮冬六詠·無薪》:“依人斬蒿艾,無處拾柴荊。”
(2).指草野。亦指草野之士。《晉書·皇甫謐傳》:“陛下披榛採蘭,並收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遠。” 唐 韓愈 《南山有高樹行》:“汝落蒿艾間,幾時復能飛。” 章炳麟 《秦獻記》:“其窮而在蒿艾,與外吏無朝籍,爛然有文采論籑者,三川有 成公生 ,與 黃公 同時。”
淒涼
(1) 孤寂冷落
夜景淒涼
(2) 悲涼
字字淒涼
風露
(1).風和露。《韓非子·解老》:“時雨降集,曠野閒靜,而以昏晨犯山川,則風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齡 《東溪翫月》詩:“光連虛象白,氣與風露寒。” 郁達夫 《采石磯》二:“昨天晚上,因為月亮好得很, 仲則 竟犯了風露,在園裡看了一晚的月亮。”
(2).猶風寒。《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那老媽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風露,一病不起。”
花葉
花片,花瓣。《宋書·符瑞志下》:“花葉謂之英。” 唐 李商隱 《牡丹》詩:“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清 龔自珍 《齊天樂》詞:“花葉書成,雲萍影合,溝水無情流去。”
葳蕤
(1) 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的樣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辭·七諫·初放》
羽蓋葳蕤。——張衡《東京賦》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委頓;委靡不振
潔羞
準備清潔的珍美食品。 唐 李邕 《大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公嘗致禮加璧,能事潔羞。”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推愛及之,則事之如《內則》之每日三朝,馨膳,潔羞,捧席,捧衽……皆問所欲可也。”
深晦
深奧隱晦
哲理深晦
乃若
至於。《墨子·兼愛中》:“乃若兼則善矣。”《孟子·離婁下》:“乃若所憂則有之。” 明 李東陽 《私試策問》:“乃若四皓之事, 班馬 皆同。”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乃若詞以人重,則意內為先,言外為後,尤毋庸以小疵累大醇。”
悠然
(1) 安閒、閒適的樣子
悠然自得
(2) 深遠的樣子
(3) 形容韻味未盡
餘韻悠然
(4) 久遠的樣子;遼闊的樣子
年代悠然
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慮的事。《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詩:“幽蘅發空曲,芳杜綿所思。” 明 劉基 《雜詩》:“欲采寄所思,不憚道路遠。”
(2).泛指思考。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四:“音樂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時候,他便連綴若干聲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