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

作者:王士祿 朝代:清代

原文

遙望匡廬,幾載幽思,忽忽南昌。

想峰排五老,半天空翠,泉飛三疊,百尺銀瀧。

林跱東西,賢傳十八,勝跡心知不可忘。

問何日,向彭蠡渡口,一葦輕杭。

臥遊把卷神颺。

似肩拍、匡君煙路翔。

見地回天迥,邀雲入戶,山深嵐重,遲月升堂。

錦澗橋邊,玉淵潭側,恍惚心清聞妙香。

才解信,道輞川愈疾,語不荒唐。

詩詞問答

問:《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祿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祿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二部

參考注釋

遙望

向遠處看;看遠方

遙望山頭的蒼松

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廬於此,故稱。《後漢書·郡國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吳國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雲, 宮亭 水色晝氤氳。” 魯迅 《熱風·估<學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游,采硫訪碑,務也,則曰日記。” 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參見“ 匡俗 ”。

幽思

(1) 深思;思索

憂愁幽思。——《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 鬱結於心的思想感情

忽忽

(1) 失意貌

忽忽如狂。——《漢書·李廣蘇建傳》

(2) 時間快速飛逝的樣子

離開杭州,忽忽又是一年

五老

(1).神話傳說中的五星之精。《竹書紀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 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故得河浮五老,啟赤文於帝期。” 清 吳偉業 《戲贈》詩:“仙家五老話驂鸞, * 圖經掌上看。”

(2). 宋 杜衍 、 馮平 、 王渙 、 畢世長 、 朱貫 等五位老人的合稱。 清 錢謙益 《崇禎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獻公原韻》:“舊德至今傳五老,豐碑何用視三桓。”參見“ 五老會 ”。

(3).見“ 五老峰 ”。

半天

(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長一會兒

他半天說不出話來

(3) 空氣中不直接毗連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體或液體的任一地點或區域

空翠

(1).指綠色的草木。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白岸亭》詩:“空翠難強名,漁釣易為曲。”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與岑參》:“滿陂空翠,淨無纖塵,鷗鳧散亂,管弦齊奏,四處都在唱歌。”

(2).指綠葉。 唐 孟浩然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清 陳維崧 《齊天樂·暮春風雨》詞:“小樓昨夜東風到,吹落滿園空翠。”

(3).指青色的潮濕的霧氣。 唐 王維 《山中》詩:“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宋 范成大 《浪淘沙》詞:“空翠濕征鞍,馬首千山。” 郁達夫 《題畫》詩之四:“貪坐溪亭晚未歸,四山空翠欲沾衣。”

(4).指碧空,蒼天。 唐 白居易 《大水》詩:“蒼茫生海色,渺漫連空翠。”

(5).指清澈的泉水。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峽詩》之二:“山深雲液積,盡化流泉清。家家吸空翠,婦孺皆聰明。”

三疊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覆再三,稱三迭。 宋 蘇軾 《仇池筆記·陽關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長官以事至 密 ,自雲得古本《陽關》,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詞》:“是夜宿於驛,夢 李白 相見於山間。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聞杜鵑,作《竹枝詞》三疊,世傳之不子細,憶集中無有,三誦而使之傳焉。’”

(3).猶三通,三遍。 宋 梅堯臣 《初冬夜坐憶桐城山行》詩:“書之空自知,城上鼓三疊。”

(4).猶三折。指 廬山 三迭泉 。 宋 戴復古 《廬山》詩:“九疊屏風三疊水,更無詩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廬山記》:“四圍巒障欲合,泉若瓊簾,從空懸布,為三疊而下。”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文選·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註:“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 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桿。《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 李善 註:“百尺,帆檣也。”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賢傳

能正確闡述儒家經義的文字。 唐 韓愈 《答殷侍御書》:“聖經賢傳,屏而不省,要妙之義,無自而尋。” 胡樸安 《<中國文學史>序》:“以講章為聖經,以類書為賢傳。”

勝跡

名勝古蹟

江山留勝跡

然而一切西湖勝跡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卻是這 雷峰塔。—— 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舊唐書·柳公綽傳》:“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內。”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性》:“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猶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詩:“ 丹陽 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唐 李鹹用 《送進士劉松》詩:“滔滔皆 魯 客,難得是心知。” 明 馮夢龍 《山歌·素帕》:“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何日

哪一天;什麼時候。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仲仙 ﹞又吟曰:‘儂別去,淚雙流,使我揉斷離腸何日休。’” 劉大白 《各各作工》詩:“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麼財東,什麼僱傭,一樣的人,階級重重!無人不工,何日成功!”

彭蠡

鄱陽湖又一名稱,在江西省北部

渡口

中國四川省新興工礦城市,屬省轄市。位於四川西南金沙江和雁礱江匯合處,鄰近雲南省。成昆鐵路穿過境內。面積 2645 平方公里,人口81.5萬(1982)。鈦金屬儲量在 4 億噸以上,占中國的 90%,接近國外探明鈦儲量的總和。釩儲量也居中國首位

一葦

《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孔穎達 疏:“言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葦也。”後以“一葦”為小船的代稱。《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臣聞否泰無常,吉凶由人, 長江 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葦可航也。” 宋 蘇軾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詩:“今朝橫江來,一葦寄衰朽。”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一:“那無一葦航,繁念空悠悠。”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詩:“日午潮回擢東指,順流一葦如輕鷗。”

臥遊

指欣賞山水畫、遊記、圖片等代替遊覽

澄懷觀道,臥以游之。——《宋史·宗炳傳》

滿壁江山作臥遊。——倪瓚《顧仲贄見訪》

把卷

持卷;展卷。 唐 杜牧 《酬許十三秀才兼依來韻》:“煩君把卷侵寒燭,麗句時傳畫戟門。” 唐 杜荀鶴 《入關因別舍弟》詩:“莫愁寒族無人薦,但願春官把卷看。” 宋 王安石 《寄王逢原》詩:“披衣起行愁不愜,歸坐把卷闔且開。” 清 吳偉業 《題莊榿庵小像》詩:“把卷無人意惘然,故鄉雲樹夢魂邊。”

匡君

(1).匡輔君主。《國語·晉語七》:“今 無忌 ,智不能匡君,使至於難,仁不能救,勇不能死,敢辱君朝以忝 韓 宗。”《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今臣羈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願陳者皆匡君之事。” 唐 元稹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 魏 之先 文貞 ,有匡君之大德。”

(2).指 匡俗 兄弟。 明 王世懋 《廬山雪》詩:“千崖冰玉裹,何處著 匡 君。”參見“ 匡俗 ”。

(3).指 江西 的 廬山 。 清 趙進美 《南康登樓》詩:“空城何所有,一半是 匡 君。” 清 潘耒 《登五老峰最高頂》詩:“乘雲我欲之帝廷,稍為 匡 君鳴不平。茲山何者讓 衡霍 ,不岳不鎮誰使令。”參見“ 匡廬 ”。

見地

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

頗有見地

回天

(1).謂權大勢重。《後漢書·宦者傳·單超》:“其後四侯轉橫,天下為之語曰:‘ 左 回天, 具 獨坐, 徐 臥虎, 唐 兩墮。’”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2).舊以皇帝為天,凡能諫止皇帝改變意志者稱回天。 唐 貞觀 四年給事中 張玄素 諫止 太宗 修 洛陽 乾元殿 , 魏徵 嘆曰:“ 張公 遂有回天之力。”事見 唐 吳兢 《貞觀政要·納諫》、《新唐書·張玄素傳》。 宋 岳珂 《桯史·愛莫助之圖》:“﹝ 洵武 ﹞自度清議必弗貸,且有駟不及舌之慮,懼 文定 知之,未知所以回天者,憂形於色。” 清 洪昇 《長生殿·賄權》:“論失律喪師關鉅典,我雖總朝綱敢擅專?況刑書已定難更變,恐無力可回天。”

(3).喻力量之大,能左右或扭轉難以挽回的局勢。《續資治通鑑·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安圖 諫曰:‘臣力不能回天,但乞不用 僧格 ,別選賢者,猶或不至虐民誤國。’” 清 譚嗣同 《臨終語》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陳毅 《沁園春·山東春雪壓境讀毛主席柳亞子詠雪唱和詞有作》詞:“傾心甚,看回天身手,絶代風騷。”

(1).扭轉乾坤。形容權勢或力量強大。《北齊書·帝紀總論》:“佞閹處當軸之權,婢妾擅迴天之力,賣官鬻爵,亂政淫刑。”《舊唐書·忠義傳下·蘇安恆》:“專國倍於 穰侯 ,迴天過於 左悺 ,則社稷危矣。” 清 洪楝園 《懸嶴猿·展墓》:“空空一隻迴天手,似 文山 被執空坑,比 厓山 追隨帝後。”

(2).舊以皇帝為天,故喻諫止皇帝改變意志。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 太宗 曰:‘善。’賜采三百疋。 魏徵 嘆曰:‘ 張公 論事,遂有迴天之力,可謂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入戶

(1) 到別人家裡去

(2) 為定居某地登記戶口

他到北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入戶

升堂

(1).登上廳堂。 唐 韓愈 《山石》詩:“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2).舊謂官吏登堂理事為“昇堂”。 清 翟灝 《通俗編·居處》:“《定命録》: 張文瓘 少時,曾有人相之云:‘當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脹痛。按,凡州縣臨廳事,今皆謂之昇堂。”

(1).登上廳堂。《儀禮·鄉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唐 顧況 《公子行》:“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清 葉廷琯 《鷗波漁話》卷六:“升堂拜遺像,入室讀其書。”

(2).比喻學問技藝已入門。《論語·先進》:“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誡兵》:“ 仲尼 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顏 氏居八人焉。”《雲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辭云爾。” 清 王士禛 《繪川書院詩為湯荊峴侍講賦》之一:“ 湯公 起 梁 宋 ,攝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學舌學得太不象,還是我大哥僅學了半年的 日本 話還沒有升堂,那樣的一句話完全沒有打響。”

(3).舊謂官吏登公堂審訊案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那 幽州 路總管 泰不華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隨牌進府,遞將狀子上去。”《檮杌閒評》第三六回:“ 許顯純 叫下了軟監,就將參本上道他侵挪十餘萬錢糧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惡狠狠的夾打一番。”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來此已是宣撫衙門,不免在廊下站立一會,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三:“縣衙的差役們……一齊放開那蒼老低沉的嗓音大聲嚎叫:‘大老爺升堂--!’最後這個‘堂’字,喊得長而且響。”

(4).見“ 升堂拜母 ”。

舊時官吏到公堂辦公,謂之“陞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儀猶相沿 明 制,凡冠軍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趨賀,悉如大部制,故其秩雖次領侍衛府,而威儀過之。”

淵潭

(1).深潭。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伊水》:“又東為淵潭,潭渾若沸,亦不測其深淺也。” 宋 蘇軾 《入峽》詩:“縈紆收浩渺,蹙縮作淵潭。”《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原住其地,不數日果陷為淵潭,深不可測。”

(2).比喻學識或文章內容深厚。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所從學者,不得遠識淵潭之門,而值孤陋寡聞之人。彼所知素狹,源短流促。” 晉 葛洪 《抱朴子·辭義》:“雖並屬文,參差萬品,或浩瀁而不淵潭,或得事情而辭鈍。”

恍惚

(1)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精神恍惚

(2) 證名。指神思不定、慌亂無主。由於七情內傷、外邪內乾、發汗過多而損傷心氣,以致精神不定

清聞

猶清名。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四:“﹝ 楊萬里 ﹞年未七十,退休 南溪 之上,老屋一區,僅庇風雨……聰明強健,享清聞之福十有六年。”

妙香

(1).佛教謂殊妙的香氣。《楞嚴經》卷五:“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塵氣倐滅,妙香密圓。” 唐 杜甫 《大雲寺贊公房》詩之三:“燈影照無睡,心清聞妙香。” 清 魏源 《天台紀游》詩之六:“妙香浮慮靜,鐘梵夢魂寂。”

(2).特指美妙的花香。 宋 陳師道 《次韻蘇公竹間亭小酌》:“鳥語帶餘寒,竹風回妙香。”

輞川

(1).水名。即 輞谷水 。諸水會合如車輞環湊,故名。在 陝西省 藍田縣 南,源出 秦嶺 北麓,北流至縣南入 灞水 。 唐 詩人 王維 曾置別業於此。《新唐書·文藝傳中·王維》:“別墅在 輞川 ,地奇勝,有 華子岡 、 欹湖 、 竹里館 、 柳浪 、 茱萸沜 、 辛夷塢 ,與 裴迪 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 宋 陳亮 《青玉案》詞:“黃犬書來何日許 輞川 輕舸, 杜陵 尊酒,半夜燈前雨。” 清 曹爾堪 《金魚池歌仿杜樂遊園體》:“名園豈似 金谷 奢,福地真如 輞川 爽。”

(2).指《輞川圖》。 清 魏源 《富陽董文恪山水屏風歌》:“ 摩詰 《輞川》難獨步, 郭熙 《清明》何足道。”參見“ 輞川圖 ”。

(3).借指 唐 詩人 王維 。 宋 張元乾 《跋<山居圖>》:“後十二年, 青社 趙無量 通守 晉安 ,出示 叔毅 所圖《山居》,開卷恍然,殆前身 輞川 、今代 龍眠 歟!”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王半山 ‘山中十日雨,雨晴門始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後二語全用 輞川 ,已是下乘。”

愈疾

同“瘉疾”。

使疾病痊癒。

荒唐

(1) 廣大而不著邊際。引申為誇大不實或荒謬無理

荒唐透頂

(2) 放蕩

荒唐的生活

(3) 慌張

詩詞推薦

  • 鷓鴣天 春

    長筌子元代〕小村隱居樂至閒。興來吟首鷓鴣天。桃花笑日開紅錦,門柳垂絲裊翠煙。扃蓽戶,掃苔錢。困時禪榻枕書眠。有人
  • 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

    項安世宋代〕楚囿七澤荒南雲,三江五湖同吐吞。杞梓橘柚杶乾柏,芷蘺椒桂蘼蘭蓀。天英地靈聚為人,魁壘詭異難具論。屈原
  •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梅堯臣宋代〕彎弓落飛鳥,少也向幽州。來作漢官屬,恥為戎國留。身輕拋馬轡,地暖厭狐裘。慣見顏如玉,江邊問莫愁。
  • 再和頤齋見寄

    胡仲弓宋代〕胸懷拍拍貯陽秋,萬里江山思遠悠。自笑半生行酒禁,可能一日免詩愁。圖書圍里誰分榻,風雨中濁獨倚樓。除卻
    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原文_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的賞析_古詩文
  • 竹符

    宋煜宋代〕仙篆元非世俗書,筆端會把鬼神驅。當年筆跡今何在,洞客爭傳筆葉符。
    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原文_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的賞析_古詩文
  • 送何伯良

    李雲龍明代〕龍飛鳳舞地,一片湖光白。柳條牢系春,桃花笑迎客。何生一寸心,汪汪千頃碧。要與湖爭勝,別我上汎宅。橋月
  • 泊赤岸微曉

    方回宋代〕今年夏雨水,浙右歲事失。五月客杭城,市民幾不粒。逮乎書雲間,稍稍喜晴色。轉手又不然,一雪二十日。豈止
  • 閒十詠

    仇遠宋代〕風挾濃雲起炮車,捎窗雨腳亂如麻。山中茆屋應安穩,不向溪聲送落花。
  • 絕句

    趙孟頫元代〕春寒惻惻掩重門,金鴨香殘火尚溫。燕子不來花又落,一庭風雨自黃昏。
  • 寄元均

    石介宋代〕君為儒者豈知兵,何事欣隨壁馬行。裴度樽前坐韓愈,趙成帳下立荀卿。御戎誰道全無策,對壘寧妨一下枰。須信
  • 懷遠齋自警

    乾隆清代〕書齋號懷遠,懷遠義誠深。詎惟暢遊目,斯焉多惕心。四海之極廣,安民恧有臨。百世之極遙,裕昆凜難諶。茲實
  • 送龐婆

    釋子淳宋代〕剎剎西來意,塵塵古佛心。眉毛為道侶,鼻孔作知音。借問牛頭何處去,銜花幽鳥杳難尋。
    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原文_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介之

    孔武仲宋代〕亭上掀簾試解襟,遠山崷崒勢前臨。前灘濺沫鏘鳴玉,落照蒸霞映翠金。運筆欲回天地力,高談真造聖賢心。於中
  • 次韻大受冷清生活與賦拙何異

    趙簾溪宋代〕群雞今無術,乘風擬學仙。登臨皆雀躍,酬倡欲蟬聯。坐久昏鍾定,□遲夜漏傳。南中□福地,此是一□天。
  • 汨羅

    李德裕唐代〕遠謫南荒一病身,停舟暫吊汨羅人。都緣靳尚圖專國,豈是懷王厭直臣。萬里碧潭秋景靜,四時愁色野花新。不勞
    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原文_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十一

    釋月澗宋代〕六陰剝盡,鄱陽湖盡底乾枯。一陽復生,蠙州門暗通一線。長一線,一線長,個事分明不覆藏。有般漢聞與么告報
  • 夜聞雷雨大作

    陸游宋代〕暗空霧雨無時已,捲地風雷卻是晴。九十老翁更事久,寄言兒女不須驚。
    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原文_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零三首·其五十九

    釋月澗宋代〕漁舟一個兩個欸乃歌聲,楊柳三株四株低垂金線。佛祖玄機,十分成現。魯公亭上來來往往,多少衲僧阿誰親見。
  • 駐蹕靜寄山莊·其一

    乾隆清代〕翠䍐逶迤展謁還,便經靜寄款雲關。芳菲好趁三春景,刻削來看四面山。未敢居崇事游逸,聊因幾暇暢躋攀。清宵
  • 自題

    齊己唐代〕禪外求詩妙,年來鬢已秋。未嘗將一字,容易謁諸侯。掛攀山皆遠,題名石盡幽。敢言梁太子,傍采碧雲流。
    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原文_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的賞析_古詩文
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原文_沁園春·其三·讀李鏡月廬游日記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