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十一

作者:釋月澗 朝代:宋代

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十一原文

六陰剝盡,鄱陽湖盡底乾枯。

一陽復生,蠙州門暗通一線。

長一線,一線長,個事分明不覆藏。

有般漢聞與么告報,便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如斯領會,笑倒街頭石敢當。

詩詞問答

問: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十一的作者是誰?答:釋月澗
問: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十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月澗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月澗名句大全

注釋

1. 冬至小參

參考注釋

鄱陽湖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古稱 彭蠡 、 彭澤 、 彭湖 、 官亭湖 等。在 江西省 北部,為 贛江 、 修水 、 鄱江 、 信江 等河的總匯。富灌溉、航運之利。盛產銀魚、鱖魚等。

盡底

全部;徹底。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職田頃畝》:“其本官職田上,見收子利,盡底納官。”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已前,應有臣僚進獻文字,曾送史館,或留在中書,剗刷名件,及下吏館,盡底檢尋,降付本院。” 明 徐野君 《春波影》:“專要把這賤人平日做的詩詞歌賦,怕有嘲訕我的所在,盡底拿來與我看。”

乾枯

1.失去水分而枯槁。 唐 杜甫 《大麥行》:“大麥乾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十一:“貧兒二畝地,乾枯十樹桑。” 張天翼 《脊背與 * 》:“他覺得一切的景物都可愛起來。那些乾枯的瘦樹仿佛很苗條。”

2.乾燥。《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澀。”

3.乾癟;瘦瘠。 唐 竇臮 《述書賦》下:“雖則筋骨乾枯,終是精神嶮峭。”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八·素足女》:“今婦人纏足……其體質乾枯,腥穢特甚。” 張天翼 《兒女們》:“脖子有點痠疼--似乎撐不起這乾枯的腦袋。”

4.比喻枯燥乏味。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作詩圓熟》:“圓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間,則可與古作者並驅矣。” 朱光潛 《談文學·文學與人生》:“一個對於文藝有修養的人決不感覺到世界的乾枯或人生的苦悶。”

5.枯竭;罄盡。 蕭紅 《橋》:“她的歌詞漸漸的乾枯了。”

陽復

(1).猶言一陽來復。《宋書·禮志三》:“太常 顧和 表曰:‘ 泰始 中,合二至之祀於二郊。北郊之月,古無明文,或以夏至,或同用陽復。’” 明 高啟 《冬至夜喜逢徐七》詩:“雪明窗促曙,陽復座銷寒。”參見“ 一陽來復 ”。

(2).比喻政治清明。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書》:“但政本未清,倖門未窒,殊未有以見陽復之效。”

通一

謂融通為一。 漢 賈誼 《新書·道德說》:“外內通一,則為得失。” 唐 陸龜蒙 《復友生論文書》:“《禮》《樂》二記,雖載聖人之法……未能通一純實,故時有齟齬不安者。”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 *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事分

職分;名分;身分。 唐 元稹 《敘奏》:“經制度,明利害,區邪正,辨嫌惑,存之則事分著,去之則是非泯。” 宋 王禹偁 《官舍書懷呈羅思純》:“同年事分幾般同,墨綬逶迤一郡中。” 宋 洪邁 《容齋四筆·輕浮稱謂》:“至於當他人父兄尊長之前,語及其子孫甥壻,亦云‘某丈’。或妄稱宰相執政貴人之字。皆大不識事分者,習慣以然,元非簡傲也。”

覆藏

遮掩隱藏。《百喻經·偷犁牛喻》:“破戒之人亦復如是,覆藏罪過,不肯發露。”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我今信得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著些覆藏。”

與么

猶這么,如此。 唐 慧能 《壇經·自序品》:“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宋 朱熹 《水調歌頭·聯句問訊羅漢同張敬夫》詞:“應見塵中膠擾,便道山間空曠,與么了平生。與么平生了,□水不流行。”《五燈會元·青原下四世·德山宣鑒禪師》:“有僧相看,乃近前作相撲勢。師曰:‘與么無禮,合喫山僧手裡棒!’僧拂袖便行。”

告報

(1).告知;報告。 漢 王充 《論衡·卜筮》:“夫言問天,則天為氣,不能為兆;問地,則地耳遠,不聞人言。信謂天地告報人者,何據見哉?” 唐 元稹 《陽城驛》詩:“往來相告報,縣尹與公侯。” 宋 蘇軾 《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弓箭社人戶,遇出入經宿以上,須告報本社頭目及鄰近同保之人,違者罰錢三百文。”《三國演義》第四八回:“ 庶 ( 徐庶 )蒙丞相收録,恨無寸功報效。請得三千人馬,星夜往 散關 把住隘口,如有緊急,再行告報。”

(2).邸報。 宋 蘇轍 《辭起居郎狀》:“右臣今月十九日準閣門告報已有告命除臣起居郎者。”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紹興末, 史魏公 為參政,始命書吏鏤版從邸吏告報,不受雙書。”

便道

(1) 比尋常所走的途徑更直接、更近的道路

抄便道走

(2) 供步行者使用的走道,通常設定在馬路的兩側

行人走人行便道

(3) 臨時使用的路

一生

整個生命期間

生三

指天地。語出《老子》:“一生二,二生三。” 前蜀 杜光庭 《中元眾修金籙齋詞》:“散淳一之根,潛分步驟,鼓生三之氣,以制寰瀛。”

三生

佛家所說的三世轉生,即前生、今生和來生

世說三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白居易《贈張處士山人》

三生有幸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於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如斯

如此。《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苟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黃山之歌》:“ 峨眉 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領會

了解、認識事物並有所體會

領會檔案精神

街頭

(1)

(2) 在街上生活或工作的

街頭流浪兒

(3) 在街頭演出或聽到的

街頭樂隊

石敢當

(1).舊時家門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或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當”三字,民間以為可禁壓不祥。《急就篇》卷一:“石敢當。” 顏師古 註:“ 衛 有 石碏 、 石買 、 石惡 , 鄭 有 石癸 、 石楚 、 石制 ,皆為 石氏 ……敢當,言所當無敵也。” 宋 王象之 《輿地碑記目》卷四:“ 慶曆 中, 張緯 宰 莆石 ,再新縣治,得一石銘,其文曰:‘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 唐 大曆 五年縣令 鄭 押字記。’今人家用碑石,書曰‘石敢當’三字鎮於門,亦此風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石敢當》:“今人家正門適當巷陌橋道之衝,則立一小石將軍或植一小石碑,鐫其上曰‘石敢當’,以厭禳之。”

(2).借指勇將。 清 黃遵憲 《李肅毅侯輓詩》之二:“平生自詡 楊無敵 ( 楊業 ),諸將猶夸石敢當。”

詩詞推薦

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十一原文_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十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