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岩夜聞聲有感原文
蒼宮環合碧崔嵬,風動空山隱轉雷。
逸響已隨天籟發,餘音猶和玉琴哀。
夜闌誰辨龍蛇勢,歲久俱為棟柱材。
擬欲尋聲問盧老,耳根清淨了無猜。
詩詞問答
問:瑞岩夜聞聲有感的作者是誰?答:李端民
問:瑞岩夜聞聲有感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瑞岩夜聞聲有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環合
(1).圍繞。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宋 蘇轍 《絕句》之一:“亂山環合疑無路,小徑縈回長傍溪。” 元 王沂 《七曲文昌祠》詩:“樓殿參差雲雨上,江山環合畫圖開。”
(2).包圍。《新唐書·王棲曜傳》:“始將兵時,涉寇境,遇游騎環合,乃規百步立表而射,每射破的。” 宋 洪邁 《夷堅三志己·呼延射虎》:“道逢羣虎下山,下令打圍,甲士環合,各以神臂克敵弓射之,凡斃三十餘。”
(3).如環之相聯。形容機件組合精密契合。 元 劉將孫 《定光寺題經》:“此處有樞運而機旋,何事不規圜而環合。”
崔嵬
(1) 有石頭的土山
慎事關門並早歸,眼前恩愛隔崔嵬。——《 * 》
(2) 高大;高聳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仙峰巔險峻岭崔嵬。——《封神演義》
風動
空氣壓力使運動或作功
風動工具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雲光杳,空山劍氣深。” 李大釗 《警 * 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轉雷
連續不斷的雷鳴。《文選·張衡<東京賦>》:“撞洪鐘,伐靈鼓……若疾霆轉雷而激迅風也。” 薛綜 註:“言鐘鼓之聲,又若雷霆之相轉,亦如急風之迅疾也。” 宋 蘇軾 《酒子賦》:“遂諷誦以忘食兮,殷空腸之轉雷。”
逸響
(1).奔放的樂音。《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隱秀》:“動心驚耳,逸響笙匏。” 元 張簡 《初夏偶成》詩:“鳴琴發逸響,嘉樹含清輝。”
(2).指雄渾奔放的詩文。《文選·沉約<宋書謝靈運傳論>》:“綴 平臺 之逸響,采 南皮 之高韻。” 李善 註:“逸響,謂 司馬相如 之文。” 胡樸安 《<中國文學史>序》:“一時作者,深沉鬱於泉淵,逸響振於金石,英華奮發,波瀾浩蕩,筆有餘力,文無竭源。”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在韻言則有 屈原 起於 楚 ,被讒放逐,乃作《離騷》。逸響偉辭,卓絶一世。”
天籟
自然界的聲音,物自然而然發出的聲音。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和玉
(1). 卞和 之玉。喻稀世之寶。《後漢書·劉陶傳》:“就使當今沙礫化為南金,瓦石變為 和 玉,使百姓渴無所飲,飢無所食……猶不能以保蕭牆之內也。” 李賢 註:“ 和 玉, 卞和 之玉也。”
(2). 卞和 之玉。喻不為世重的賢才。 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詩:“ 和 玉悲無已, 長沙 宦不成。”參見“ 和氏璧 ”。
夜闌
夜將盡;夜深
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期。——蔡琰《胡笳十八拍》
夜闌更秉燭,相對成夢寐。——杜甫《羌村》
夜闌人靜
蛇勢
形容彎曲起伏之狀。 唐 元稹 《酬段丞與諸棋流會宿弊居見贈二十四韻》:“蛇勢縈山合,鴻聯度嶺遲。” 宋 閻苑 《述賢亭賦》:“雖雲蛇勢,實曰龍驤。”
尋聲
(1).隨聲;緊接別人的聲音。《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令發之日,下之應也,猶響尋聲耳。”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上嘗問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如是。’ 祿山 尋聲應曰:‘腹中更無他物,惟赤心爾。’”
(2).循著聲音;尋找發聲之處。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魯迅 《吶喊·阿Q正傳》:“ 阿Q 尋聲漸漸的尋到 趙太爺 的內院裡。”
耳根清淨
耳邊無事噪聒。指無事打擾。無猜
沒有猜忌;不顧慮
無猜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