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朗象眠原文
阜成景物色鮮妍,綠繞郊原芳草芊。
盡怪池鯨逢雨動,還看石象隱雲眠。
朗村澄澈千溪月,野樹陰環萬頃煙。
自是此方濡德澤,三農在在樂腴田。
詩詞問答
問:坦朗象眠的作者是誰?答:那天章
問:坦朗象眠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坦朗象眠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阜成
使富厚安定。《書·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 唐 楊炯 《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時播百穀, 后稷 讓於《虞書》;阜成兆民,列卿拜於《周典》。”
景物
可供觀賞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鮮妍
光彩美艷的樣子
色彩鮮妍
郊原
原野。 南朝 梁 蕭子范 《東亭極望》詩:“郊原共超遠,林野雜依菲。”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郊原雨初足,風日清且好。”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送餞》:“國破山河在,城傾草樹迷。看縱橫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燦爛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蕭森。”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澄澈
亦作“ 澄徹 ”。1.清澈,水清見底。 晉 王獻之 《雜帖》:“ 鏡湖 澄澈,清流瀉注。” 唐 修睦 《僧院泉》詩:“澄澈照人膽,深山只一般。” 明 劉基 《活水源記》:“其初為渠時,深不踰尺,而澄徹可鑑。” 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劉半農君》:“他的淺,卻如一條清溪,澄澈見底,縱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體的清。”
(2).清亮明潔。 南朝 宋 謝靈運 《怨曉月賦》:“墀除兮鏡鑑,房櫳兮澄澈。” 宋 蘇舜欽 《依韻和伯鎮中秋見月九日遇雨之作》:“常年此夕或陰晦,今歲澄澈將快哉!” 金 段成己 《中秋之夕封生仲堅衛生行之攜酒與詩見過依韻以答》:“夜涼河漢靜無聲,澄澈天開萬里晴。” 聶紺弩 《奇遇》:“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比剛才晶瑩澄澈得多。”
(3).明白。《關尹子·九藥》:“論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 胡適 《費氏父子的學說》:“ 費密 作《孫徵君傳》,只說:‘其學以澄徹為宗,和易為用。’”
樹陰
由樹葉提供的遮蔽陽光的地面
萬頃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戶。”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淵然萬頃,直上千仞。” 宋 楊萬里 《過金沙洋望小海》詩:“須臾滿眼賈胡舩,萬頃一碧波黏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但願父作公卿,子作狀元,給我掙下萬頃莊田。” 艾青 《在浪尖上》詩:“你在萬里晴空下,寧靜地注視著萬頃波濤。”
自是
(1) 自然是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2) 自以為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從此
德澤
恩澤,恩惠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三農
(1).古謂居住在平地、山區、水澤三類地區的農民。後泛稱農民。《周禮·天官·大宰》:“一曰三農,生九穀。”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三農,平地、山、澤也。” 唐 白居易 《賀雨》詩:“宥死降五刑,己責寬三農。”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張公祈雨文》:“茲土而五月不雨,三農之失其業者,號呼之聲日徹於耳,某心竊憂焉。”
(2).指春、夏、秋三個農時。 漢 張衡 《東京賦》:“三農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辯傳》:“命立庠序,教以詩書,三農之暇,悉令受業。”
在在
處處;各方面
在在皆是
腴田
肥沃的田地。《新唐書·長孫順德傳》:“前刺史 張長貴 、 趙士達 占部中腴田數十頃,奪之以給貧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生﹞時年三十六,腴田連阡,夏屋渠渠矣。”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去尋長不出,門似絕人行於鵠《贈王道者(一作贈隱者)》
- 一葉西風前後
- 威鳳翔九霄,千百但一遇李流謙《送李司戶之官臨邛》
- 向來勝負吾已分,物極而顛勢其必李流謙《七夕》
- 羞殺秦郎,淮海謾千古
- 無功濟天下,藉此一淹留邵雍《答人乞碧蘆》
- 秦王御殿坐盧諶《覽古詩》
- 天池遼闊誰相待,日日虛乘九萬風
- 塔光侵地發,龍氣逼山清王阮《龍門寺一首》
- 御風知有在,去國肯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