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

作者:李至 朝代:宋代

原文

夷門山北是朱門,長有丹心感舊恩。
魏勃更乖持故箒,曹參猶憶舊芳樽。
梧桐影里蟬聲急,菡萏香中雨氣昏。
應得新詩又盈笥,使來多說在西園。

詩詞問答

問:《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作者是誰?答:李至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文賞析


【原題】: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佳篇若諧高會雖勉為賡載而未盡所懷輒更放於擊轅庶重陳於搖旆亦既燕居之際聊為大噱之資

詩詞推薦

  • 隋王鼓吹曲 入朝曲

    謝朓南北朝〕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獻納
  • 偈頌六十五首

    釋普濟宋代〕祖師不西來,少林有妙訣。江南兩浙,春寒秋勢。錯!佛法遍天下,談玄口不開。這個是露柱,那個是香台。錯!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原文_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

    陳三聘宋代〕紺縠浮空,山擁髻、晚來風急。吹驟雨、藕花千柄,艷妝新浥。窺鑒粉光猶有淚,凌波羅襪何曾濕。訝漢宮、朝罷
  • 隔浦蓮(和葉編修士則韻)

    吳潛宋代〕蘭橈環城數疊。霧雨侵簾箔。翠竹交蒼樹,幽鳥聲聲如答。葦岸游綠鴨。暮山合。天際濃雲罨,水周幣。提攜一醉
  • 漁家

    陸游宋代〕江上漁家水蘸扉,閒雲片片傍苔磯。釣收鷺下虛舟立,橋斷僧尋別徑歸。海近岡巒多迤邐,天寒霧雨正霏微。羊裘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原文_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鳳翔范書記

    李頻唐代〕西京無暑氣,夏景似清秋。天府來相辟,高人去自由。江山通蜀國,日月近神州。若共將軍語,河蘭地未收。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原文_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蕭計議席上)

    李廷忠宋代〕草際雪痕消,梅上春心動。碧幕紅裙簇畫筵,橫玉聲三弄。雅興雜魚龍,妙舞回鸞鳳。莫道司空眼慣□,還入清宵
  • 孺人陳氏輓詞

    樓鑰宋代〕令子齊年好,相從識壺彜。蕭生結綬日,孟母卜鄰時。未下升堂拜,俄聞陟屺悲。天涯致芻束,淚落薤歌辭。
  • 重送文處厚,因寄蜀父老三首

    范成大宋代〕江上連檣疊鼓行,不爭微利即爭名。算來無似君瀟灑,來往空船載月明。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原文_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中寄李正字

    曹勛宋代〕我能甘貧誰委悉,惟欠鼓頷曳杖乞。閉門寧餓十日雨,約己何能六尺屈。裹子桑飯公等恩,食駿馬肉我固失。行將
  • 頌古四十五首

    釋如珙宋代〕是定出得不得,關捩初無多子。文殊神通太過,罔明輕輕彈指。
  • 泊岳陽城下 / 泊岳陽樓下

    杜甫唐代〕江國逾千里,山城僅百層。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原文_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賞析_古詩文
  • 汨羅

    袁說友宋代〕懷沙元不為讒囂,要與江山作美謠。千載孤忠動神物,三湖今向汨羅朝。
  • 景定初元即事十首

    劉克莊宋代〕糲食憂民瘠,茅廬念士寒。一生憐此老,錯把兩眉攢。
  • 乍歸信筆寫興二首

    董嗣杲宋代〕身絕一毫榮,膽落幾回醉。難忘踏霜茅,忍凍吟冷翠。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原文_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賞析_古詩文
  • 書山館壁

    寇準宋代〕秋作西南使,千林覆去程。四時無日影,終夜有猿聲。路入溪雲過,人穿鳥道行。不堪孤驛望,風雨動鄉情。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原文_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舍弟

    李白唐代〕吾家白額駒,遠別臨東道。他日相思一夢君,應得池塘生春草。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原文_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曇秀

    蘇軾宋代〕白雲出山初無心,棲烏何必戀山林。道人偶愛山水故,縱步不知湖嶺深。空岩已禮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遺像。要知
  • 曉寒

    陸游宋代〕悠悠殘夢伴殘更,萬木風號曉氣清。雞唱欲闌聞井汲,月痕漸淺覺窗明。突煙騰碧炊初動,衣焙堆紅火已生。小合
  • 禪人寫師真請贊

    釋慧遠宋代〕師子哮吼,象五迴旋。左顧右盼,七穴八穿。平地和聲便拶,等閒{左孛右攵}跳上天。築著梵王香案,然後退身
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原文_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