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戶熙山莊原文
一劍功成荷國恩,閒居優老信乾坤。
盡將韜略傳諸子,直買山田向遠村。
南陌雨晴看稼穡,東皋日出放雞豚。
客來開閣無餘事,共聽樵歌對酒樽。
詩詞問答
問:陳百戶熙山莊的作者是誰?答:李時勉
問:陳百戶熙山莊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陳百戶熙山莊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時勉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時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參考注釋
國恩
指封建時代王朝或君主所賜予的恩惠。《後漢書·來歷傳》:“ 耿寶 託元舅之親,榮寵過厚,不念報國恩,而傾側姦臣。” 晉 李密 《陳情事表》:“尋蒙國恩,除臣洗馬。”《舊唐書·李德裕傳》:“孜孜夙夜,上報國恩。” 清 魯一同 《關忠節公家傳》:“丈夫受國恩,有急,死耳。”
優老
(1).德行高尚的長者。 宋 范仲淹 《皇儲資聖頌》:“夫與股肱優老,羽翼令人,講帝皇之風,參天人之理。”
(2).優待老人。 宋 陸游 《拜敕口號》:“恭惟優老政,千古照青編。” 明 彭時 《彭文憲公筆記》:“但行優老之政為宜。若朝官父母年七十者與誥勅,百姓年八十與冠帶,是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
乾坤
(1) 天地
扭轉乾坤
(2) 男女
略傳
簡略的傳記。 魯迅 《南腔北調集·<豎琴>前記》:“至於各個作者的略傳,和各篇作品的翻譯或重譯的來源,都寫在卷末的《後記》里。”
諸子
先秦時期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或他們的著作
諸子及經史。——明· 顧炎武《復庵記》
買山
據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載:“ 支道林 因人就 深公 買 印山 , 深公 答曰:‘未聞 巢 由 買山而隱。’”後以“買山”喻賢士的歸隱。亦用以形容人的才德之高。 晉 戴逵 《貽仙城慧命禪師書》:“故以才堪買山,德邁同輩;崇峯景行,墻仞懸絶。”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四:“論者以妄責四皓,而欲買山於 浯溪 之間,不徒言哉。” 陳三立 《陳次亮戶部以去歲五月卒於京師追哭》詩:“下榻琴尊來舊夢,買山徒侶泣先幾。”
南陌
南面的道路。 南朝 梁 沉約 《鼓吹曲同諸公賦·臨高台》:“所思竟何在, 洛陽 南陌頭。” 唐 沉佺期 《李舍人山園送龐邵》詩:“東鄰借山水,南陌駐驂騑。” 清 宋琬 《舟中懷米吉土作長歌寄之》:“西郊芳草梨花岸,南陌春風明月輪。”
稼穡
農事的總稱。春耕為稼,秋收為穡,即播種與收穫,泛指農業勞動
士爰稼穡。——《書·洪範》
天下晏然,民務稼穡。——《漢書·高后紀贊》
東皋
水邊向陽高地。也泛指田園、原野。 三國 魏 阮籍 《辭蔣太尉辟命奏記》:“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塗者之路。”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宋 范仲淹 《太子中舍致仕范府君墓志銘》:“以東皋所入,日為雞黍之具,故貧而常樂。” 明 王錂 《春蕪記·宸游》:“見山川掩映,東皋麗日明,到處香車簇擁。”
出放
發放,向外拿。《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雖則體面還有,料道幼時,未必有乳母養娘伏侍,諸色盡要在繼母手內出放。” 趙樹理 《求雨》:“大家餓著肚子跪香,你屯著糧食不出放,反而只用一斗米一畝地的價錢買我們的好地。”
雞豚
(1).雞和豬。古時農家所養禽畜。《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唐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來憂御魑魅,歸願牧雞豚。” 明 謝讜 《四喜記·尋樂江村》:“雞豚早秋斂,盆醪自酣。”
(2).指平民之家的微賤瑣事。語出《禮記·大學》:“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鄭玄 註:“畜馬乘,謂以士初試為大夫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雞豚牛羊,民之所畜養以為利者也。” 明 唐寅 《上吳天官書》:“ 寅 夙遭哀閔,室無強親,計鹽米,圖婚嫁,察雞豚,持門戶。”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其講官學士,左經右史,鮮有志溫飽,察雞豚。”
開閣
見“ 開閤 ”。
樵歌
樵夫唱的歌。 唐 杜甫 《刈稻了詠懷》:“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水滸傳》第九七回:“ 喬道清 聽了這六句樵歌,心中頗覺恍然。”
酒樽
亦作“ 酒尊 ”。亦作“ 酒罇 ”。古代盛酒器。《後漢書·章帝紀》:“ 岐山 得銅器,形似酒罇,獻之。”《後漢書·王霸傳》:“ 茂 ( 蘇茂 )雨射營中,中 霸 前酒樽, 霸 安坐不動。”《後漢書·張衡傳》:“﹝候風地動儀﹞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唐 羅隱 《梅花》詩:“愁憐粉艷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罇。”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詞:“我飲不須勸,正怕酒尊空。” 清 厲鶚 《人日立春用壬寅年人日雪韻》:“佳節翩翩故作妍,新詞祝向酒尊邊。” 清 潘其燦 《癸卯歲暮感懷》詩:“夢斷梅花鄉國遠,愁憑竹葉酒樽寬。”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陳百戶熙山莊原文_陳百戶熙山莊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