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漢玉碗托子原文
托子猶存炎漢名,所承東北喪朋成。
為金為玉器難考,有合有離理易明。
難辨何時出邙阜,徒教此日補豐城。
由來玩物誠奚益,望古惟增弔古情。
詩詞問答
問:詠漢玉碗托子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漢玉碗托子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漢玉碗托子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八
2. 謂其碗
參考注釋
托子
用以承墊杯碗等,起平穩、隔熱作用的器皿。形狀多種。始用於 唐 ,流行至今。《景德傳燈錄·松山和尚》:“一日命 龐居士 喫茶,居士舉起托子云:‘人人盡有分,因什麼道不得?’” 清 褚人穫 《堅瓠二集·托子》:“席上,諸公只服褙子, 文龍 以失禮居末座。供茶, 文龍 故以托子墮地,諸公戲以失禮。 文龍 曰:‘先生失衣,學生落托。’眾為一笑。”
炎漢
(1). 漢 自稱以火德王,故稱 炎漢 。 三國 魏 曹植 《徙封雍邱王朝京師上疏》:“篤生我皇,奕世載聰……受禪 炎漢 ,臨君萬邦。”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自 炎漢 中葉,厥塗漸異。” 李周翰 註:“ 漢 火德,故稱炎。” 唐 李白 《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 炎漢 之風。” 宋 梅堯臣 《讀<漢書·梅子真傳>》:“ 子真 實吾祖,耿介仕 炎漢 。”
(2).傳說上古 炎帝 為 漢 族祖先,因稱 中國 或 漢 族為 炎漢 。 唐玄宗 《封東光公主制》:“ 炎漢 盛禮,蕃國是和。” 魯迅 《南腔北調集·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伎女﹞常穿利屣,即等於現在之穿高跟皮鞋,可以儼然居 炎漢 ‘摩登女郎’之列。”
東北
(1) 指中國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
(2) 泛指東北方向
玉器
用美玉雕刻成的可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玩物
(1).供玩弄、玩賞的人或器物。《晏子春秋·外篇上八》:“君之玩物,衣以文繡;君之鳧雁,食以菽粟。” 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石中獲小龜》:“五六人乘間於 洛 濱,選揀白石為玩物。” 魯迅 《徬徨·祝福》:“ 祥林嫂 ,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玩物……現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乾乾淨淨了。”
(2).觀賞景物。 晉 陸雲 《高岡》詩:“幽居玩物,顧景自頤。” 宋 王安石 《飯祈澤寺》詩:“玩物豈能留,乾時吾自懶。” 明 何景明 《畫馬行》:“吁嗟玩物竟何益,遺跡徒使丹青播。”
(3).指沉迷於所好之物。
(4).猶玩世。謂以遊戲態度對待事物。 宋 葉適 《故寶謨閣趙公墓志銘》:“然是人也,與世務常多闕短,而精通流速者,挾己長以玩物矣。” 姚華 《曲海一勺·明詩》:“以若所云,則是至聖刪詩,不免玩物,‘五經’傳世,其一可廢,豈不謬哉!”
弔古
憑弔古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詠漢玉碗托子原文_詠漢玉碗托子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