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齊語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讀齊語原文

小白反於齊,鮑叔進夷吾。

中鉤懷舊恨,宥用猶是夫。

譎辭請諸魯,施伯何妨乎。

一如鮑叔料,施伯果進謀。

殺而授之屍,炙輠安用諸。

使者復致辭,欲生得戮屠。

乃使束縛予,將以返歸途。

比至齊國境,三浴三釁塗。

施伯謀誠高,再請情見初。

胡乃生予之,終為魯國憂。

齊使又奚誰,智如鮑叔徒。

倉卒為詭談,生還敬仲俱。

戰國尚機變,紀載強半誣。

善哉子輿言,盡信不如無。

詩詞問答

問:讀齊語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讀齊語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八

2. 葉

參考注釋

小白

(1). 春秋 五霸之首 齊桓公 名。《春秋·莊公九年》:“ 齊 小白 入於 齊 。” 唐 張九齡 《詠史》:“賢哉有 小白 ,讎中有 管 氏。”

(2).旗名。《逸周書·克殷》:“適二女之所,乃既縊,王又射之,三發,乃右擊之以輕呂,斬之以玄鉞,懸諸小白。” 孔晁 註:“小白,旗名也。”

(3).水星的別名。見於 馬王堆 漢 墓出土帛書。 劉雲友 《中國天文史上的一個重要發現》:“此星(水星)在帛書中尚有一個為其他書所沒有用過的名稱:小白。”

鮑叔

鮑叔牙 的別稱。 春秋 時 齊國 大夫。以知人並篤於友誼稱於世。後常以“鮑叔”代稱知己好友。 唐 元稹 《寄樂天》詩:“惟應 鮑叔 猶憐我,自保 曾參 不 * 。” 鄒韜奮 《經歷》十二:“在我苦學的時候, 郁先生 實在可算是我的‘鮑叔’。”參閱《史記·管晏列傳》。

中鉤

(1).猶中規。鉤,圓規。《莊子·馬蹄》:“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禮記·樂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藳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貫珠。”

(2).指 春秋 時 管仲 射 齊 公子 小白 中其帶鉤事。《管子·小匡》:“ 管夷吾 親射寡人,中鉤,殆於死,今乃用之,可乎?” 唐 吳兢 《貞觀政要·任賢》:“ 太宗 嘗謂曰:‘卿罪重於中鉤,我任卿逾於 管仲 ,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於卿者乎?’”

(3).猶上鉤。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 宋 莊綽 《雞肋編》卷中:“釣絲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視其沒,則知魚之中鉤。”

懷舊

懷念往事和故人

猶是

(1).由此。猶,通“ 由 ”。 漢 劉向 《列女傳·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鳳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鳳 , 章 猶是為 鳳 所陷。” 三國 魏 嵇康 《與呂長悌絕交書》:“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猶是許足下以至交。”

(2).還是。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蜀 食井鹽,如仙井 大寧 猶是大穴。”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下》:“初 唐 絶句精巧,猶是六朝餘習。”

譎辭

離奇怪異之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讔》:“及 優旃 之諷漆城, 優孟 之諫葬馬,並譎辭飾説,抑止昏暴。” 清 馮班 《鈍吟雜錄·論歌行與葉祖德》:“﹝ 李太白 ﹞譎辭雲搆,奇文鬱起,後世作者,無以加矣。”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一如

完全一樣

進謀

進獻謀略。《鬼谷子·權》:“策選進謀者權也,縱舍不疑者決也。”《漢書·賈誼傳》:“進謀者率以為是,固不可解也,亡具甚矣。”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進謀誦志,以沃朕心。”

炙輠

本作“炙轂過”。過為“輠”的假借字。輠,古時車上盛貯油膏的器具。輠烘熱後流油,潤滑車軸。比喻言語流暢風趣。《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談天 衍 ,雕龍 奭 ,炙轂過 髡 。” 司馬貞 索隱:“ 劉向 《別録》‘過’字作‘輠’。輠,車之盛膏器也。炙之雖盡,猶有餘津,言 髡 智不盡如炙輠也。”《晉書·儒林傳贊》:“炙輠流譽,解頤飛辯。”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羽釵絶 * 回雪,寳劒諸儒談炙輠。” 清 趙翼 《贈說書黃周士》詩:“但聞噴飯轟滿堂,炙輠爭推此禿叟。”亦作“ 炙轂 ”。 明 李東陽 《破戒後和明仲勸作詩韻》:“即當載酒攜我詩,來聽高談如炙轂。”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賞春》:“那 陳生 對朋友雕龍炙轂,才思驚人。”

使者

(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辦事的人

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2) 比喻帶來某種信息的人或事物

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致辭

在儀式上講表示勉勵、感謝、祝賀、哀悼等的話

生得

生獲,活捉。《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史記·曹相國世家》:“﹝ 曹參 ﹞擊 魏王 於 曲陽 ,追至 武垣 ,生得 魏王 豹 。”《後漢書·劉玄傳》:“ 更始 守城,使 李松 出戰,敗,死者二千餘人, 赤眉 生得 松 。”

束縛

捆綁,指約束限制

先生救我時,束縛我足,閉我囊中。——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返歸

迴轉;返回。《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恐伊返歸正真心,總遣修行不退轉。”《紅樓夢》第一一六回:“後來降凡歷刼,還報了灌溉之恩,今返歸真境。”《廣陵潮》第十九回:“我們在世間辛苦一趟,如今我們卻要返歸元;此去證入仙班,我總有法子保佑 慕呂 孩兒無災無難。”

比至

及至;到。《禮記·雜記下》:“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於其國,以夫人之禮行。”《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毛遂 比至 楚 ,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舊唐書·忠義傳下·顏杲卿》:“ 祿山 怒甚,令縛於中橋南頭從西第二柱,節解之,比至氣絶,大駡不息。”《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比至酒散, 謝翁 見茶酒如此參前失後,心中不喜。” 清 譚獻 《<復堂詞錄>序》:“自 李太白 創詞調,比至 宋 初,慢詞尚少。”

國境

(1) 一個國家的鄰接或面對另一國家的那一部分;國界。如:國境線

(2) 國土,疆域

國境遼闊

三浴三釁

釁:以香塗身。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情見

情感流露。《禮記·樂記》:“備舉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見而義立,樂終而德尊。” 孔穎達 疏:“情見,謂 武王 伐 紂 之情見於樂也。”

猶意見。《金史·張萬公傳》:“得非卿有所言,朕有不從者乎?或同列情見不一,而多違卿意邪?”

胡乃

何乃。 唐 李白 《古風》之二三:“人生鳥過目,胡乃自結束。”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意到即用,初不必校,古律皆然,胡乃妄為云云也。但律詩比古稍嚴,必親鄰之韻乃可耳。”

國憂

(1).國家的憂患;國家的危難。《淮南子·人間訓》:“遇之無禮,必為國憂。”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五:“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唐 劉長卿 《送崔使君赴壽州》詩:“列郡專城分國憂,彤幨皂蓋古諸侯。”

(2).指國有患難。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吳王 曰:‘ 勾踐 國憂而寡人給之以粟,恩往義來,其德昭昭,亦何憂乎!’”

(3).指國喪。《後漢書·竇憲傳》:“ 齊殤王 子 都鄉侯暢 來弔國憂。” 李賢 註:“ 章帝 崩也。”

倉卒

亦作“ 倉猝 ”。1.匆忙急迫。《漢書·王嘉傳》:“今諸大夫有材能者甚少,宜豫畜養可成就者……臨事倉卒迺求,非所以明朝廷也。” 漢 王充 《論衡·逢遇》:“倉猝之業,須臾之名。” 宋 葉適 《淮西論鐵錢五事狀》:“取而自鑄,遂致怨咨,以為破壞兩州,事起倉猝。”《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這個事不比別樣的事,倉卒不得。” 清 唐孫華 《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詩:“如何俳語笑倉猝, 潁 濱一老猶相詆。” 巴金 《家》二八:“他倉卒間抓住一塊木片飄浮在水上。”

(2).非常事變。 漢 劉歆 《移書讓太常博士》:“遭巫蠱倉卒之難。”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資治通鑑·梁武帝大同四年》:“平東將軍 蔡祐 下馬步鬭,左右勸乘馬以備倉猝。”

還敬

(1).猶回禮。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小官今日薄酒一杯,特來還敬。”《官場現形記》第八回:“主人一齊敬完之後,他一定要還敬;斟了酒還不算,又深深作了一個揖。”

(2).比喻回擊。 錢鍾書 《圍城》九:“他剛才相罵贏了,勝利使他寬大,不必還敬。”

戰國

公元前403—221年中國中原地區各諸侯國連年爭戰的時代

機變

隨機應變;機智靈活

攻城之機變。——《墨子·公輸》

此子機變,可使以其技鳴。——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善於機變

紀載

即“記載”

或有紀載。——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未有紀載。——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強半

過半;大半:去者強半|浮生滿百今強半|民強半餓死。

善哉

(1) 讚美之詞。即“好啊”

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左傳·昭公十六年》

(2) 後為僧人用作表示驚嘆的口頭語,既可以表示讚許,又可以表示不滿,猶言“罪過”

輿言

輿論。《魏書·高道悅傳》:“臣聞博納輿言,君上之崇務;規箴匡正,臣下之誠節。”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三占從二,何籍輿言?” 宋 王禹偁 《上許殿丞論搉酒書》:“某竊聽輿言,以為閣下將取一郡搉酒之數,分於編戶,然後聽其自釀而沽諸。”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此亦賴夫勇猛無畏之人,獨立自彊,去離塵垢,排輿言而弗淪於俗囿者也。”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

詩詞推薦

讀齊語原文_讀齊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