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默庵江右之行原文
莫似秋來葉,霜嚴飛更黃。
六旬行過半,千里去何鄉。
是處稱龍象,沿階走法王。
剎竿寧賴汝,偕隱勝開堂。
詩詞問答
問:止默庵江右之行的作者是誰?答:李煒
問:止默庵江右之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止默庵江右之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煒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煒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槜李詩系卷二十七
參考注釋
來葉
後世。《三國志·蜀志·譙周傳》“百餘篇”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舊傳》:“ 益州 刺史 董榮 圖畫 周 像於州學,命從事 李通 頌之曰:‘……攀諸前哲,丹青是圖。嗟爾來葉,鑒茲顯模。’” 宋 葉適 《上光宗皇帝札子》:“功隆業鉅,垂裕來葉。” 章炳麟 《秦獻記》:“ 青臣 樸樕不足齒,其七人或直言無撓辭,不即能製作,造為琦辭,遺令聞於來葉。”
過半
超過總數的一半以上
行程過半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是處
(1).到處;處處。《南齊書·虞玩之傳》:“填街溢巷,是處皆然。”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陳毅 《六國之行》詩:“風雷驅大地,是處有親朋。”
(2).猶言緊要關頭。《水滸傳》第十三回:“將臺上忽的一聲鑼響, 楊志 和 索超 斗到是處,各自要爭功,那裡肯回馬。”
龍象
(1).龍與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諸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大般涅槃經》卷二:“世尊,我今已與諸大龍象菩薩磨訶薩斷諸結漏。”
(2).指高僧。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記序》:“二邊雲徹,方知實相之尊;十剎風行,乃識真如之貴。將使龍象緇服,維明克允。” 清 錢謙益 《<空一齋詩>序》:“ 紫柏大師 以法門龍象,唱道東南。”
(3).指羅漢像。 唐 羅隱 《甘露寺火後》詩:“只道鬼神能護物,不知龍象自成灰。” 宋 蘇軾 《自海南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 * 阿羅漢·第十一羅怙羅尊者》:“龍象之姿,魚鳥所驚。” 清 顧炎武 《重登靈岩》詩:“山靜鼪猱棲佛地,堂空龍象散諸天。”
(4).象中體格壯健高大者。《維摩經·不思議品》:“譬如 迦葉 ,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嘉祥 疏:“此言龍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馬名龍馬,好象雲龍象也。”
(5).指皇帝。 五代 齊己 《寄吳國西供奉》詩:“瑤闕合陪龍象位,春山休記鷓鴣啼。” 宋 岳珂 《桯史·獻陵疏文》:“爰竭蚍蜉之誠,仰乾龍象之馭。”
法王
(1).佛教對 釋迦牟尼 的尊稱。亦借指高僧。《法華經·譬喻品》:“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宋 蘇軾 《贈虔州慈雲寺鑒老》詩:“卻須重説圓通偈,千眼薰籠是法王。” 清 金農 《得宋高僧手寫<涅槃經>殘本即題其後》詩:“法王力大書體肥,肯落人間寒與飢。”
(2). 元 明 等朝授予紅教喇嘛首領的封號。 元世祖 至元 七年封薩迦派首領 八思巴 為大寶法王。 明 朝分封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的上層喇嘛為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吳晗 《朱元璋傳》第四章二:“ 明 朝繼承 元 朝的制度,設立了軍事統治機構,並封其長老為國師、法王,令其撫治人民,定期朝貢。”
(3).指天主教教皇。 魯迅 《墳·人之歷史》:“ 羅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學者之口。”
剎竿
剎柱。寺前的幡竿。《五燈會元·西天祖師·阿難尊者》:“一日問 迦葉 曰:‘師兄,世尊傳金襴袈裟外,別傳箇甚么?’ 迦葉 召 阿難 , 阿難 應諾。 迦葉 曰:‘倒卻門前剎竿著。’” 清 唐孫華 《東林寺》詩:“剎竿無傾頽,蓮宇復增拓。”
偕隱
一起隱居。《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後代詩文中“偕隱”一語,是用 東漢 鮑宣 桓少君 夫婦同歸鄉里的典故。 清 錢謙益 《尚寶司少卿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使爾夫幸偕隱之有人,期沒齒而無憾。” 郁達夫 《寄內》詩之一:“青山紅粉兩蹉跎,偕隱名山計若何?”參見“ 鹿車 ”。
開堂
(1) 〈方〉
(2) 升堂審訊,辦案
(3) 設靈堂
開堂弔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