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客居合肥南城赤欄橋之西,巷陌淒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片,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詩詞問答
問:《淡黃柳·客居合肥南城赤欄橋之西》的作者是誰?答:姜夔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姜夔的名句有哪些?答:姜夔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客居
在外地居住;旅居
客居成都十年
合肥
安徽省省會。位於安徽中部,市區面積458平方公里,人口81萬。省的經濟、文化中心及綜合性機器製造業中心
赤欄橋
見“ 赤闌橋 ”。
巷陌
街巷
巷陌人家
尋常巷陌。——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淒涼
(1) 孤寂冷落
夜景淒涼
(2) 悲涼
字字淒涼
江左
古時在地理上以東,為左,江左也叫“江東”,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也指東晉、宋、齊、梁、陳各朝統治的全部地區
偏安江左
柳色
(1).柳葉繁茂的翠色。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 南朝 梁 何遜 《落日前墟望贈范廣州雲》詩:“輕煙澹柳色,重霞映日餘。”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詩:“濤聲夜入 伍員 廟,柳色春藏 蘇小 家。” 前蜀 韋莊 《河傳》詞:“何處。煙雨。 隋 堤春暮,柳色蔥蘢。” 宋 黃庭堅 《呻吟齋睡起》詩:“蘭牙依客土,柳色過鄰牆。”
(2).指綠色。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詞:“柳色披衫金縷鳳,縴手輕拈紅豆弄。”
夾道
(1) 兩側有牆壁等的狹窄道路
(2) 排列在道路兩側
夾道歡迎
依依
(1) 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
楊柳依依
(2) 戀戀不捨的樣子
依依不捨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覺民《與妻書》
(3) 依稀;隱約
依依墟里煙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客懷
身處異鄉的情懷。 宋 張詠 《雨夜》詩:“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 宋 戴復古 《度淮》詩:“一雨足秋意,孤吟寫客懷。” 元 蕭允之 《蝶戀花》詞:“已是客懷如絮亂,畫樓人更回頭看。”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劉磵香父子遺詩》:“年年書自達,轉覺客懷孤。”
空城
荒涼的城市。《漢書·燕剌王劉旦傳》:“歸空城兮狗不吠,鷄不鳴。” 南朝 宋 顏延之 《還至梁城作》詩:“故國多喬木,空城凝寒雲。” 唐 李嘉祐 《送從弟歸河朔》詩:“空城流水在,荒澤舊村稀。” 宋 姜夔 《揚州慢》詞:“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曉角
報曉的號角聲。 唐 沉佺期 《關山月》詩:“將軍聽曉角,戰馬欲南歸。”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忽聞曉角吟風,一葉墜露,驚而試問,即 紅綫 迴矣。” 元 陳櫟 《春先亭賦》:“宜曉角之悲壯,任吹笛於高樓。”
垂楊
(1).垂柳。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 南朝 齊 謝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唐 萬齊融 《送陳七還廣陵》詩:“落花馥河道,垂楊拂水窗。”《老殘遊記》第二回:“到了 濟南府 ,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魯迅 《送增田涉君歸國》詩:“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2).詞牌名。雙調,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詠垂楊,後為詞牌名。參閱《詞譜》卷二八。
馬上
(1) 立刻;立即
大家坐好,電影馬上要開映了
我馬上就和你在一起
(2) 在馬背上
馬上比武
單衣
只有一層衣料的衣服
惻惻
(1).悲痛;淒涼。 漢 揚雄 《太玄·翕》:“翕繳惻惻。” 范望 註:“鳥而失志,故高飛,飛而遇繳,欲去不得,故惻惻也。惻,痛也。” 晉 歐陽建 《臨終詩》:“下顧所憐女,惻惻中心酸。” 唐 杜甫 《夢李白》詩之一:“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花月痕》第四八回:“顧影自憐風惻惻,回頭應惜步珊珊。”
(2).寒冷貌。 宋 周邦彥 《漁家傲》詞:“幾日輕陰寒惻惻,東風急處花成積。” 元 趙孟頫 《絕句》:“春寒惻惻掩重門,金鴨香殘火尚溫。”
(3).懇切。《後漢書·張酺傳》:“ 張酺 前入侍講,屢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誠心,可謂有 史魚 之風矣。” 李賢 註:“惻惻,懇切也。”
鵝黃
指淡黃色
嫩綠
像剛長出的嫩葉的淺綠色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舊相識
老熟人;舊相知。《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聘於 鄭 ,見 子產 ,如舊相識,與之縞帶, 子產 獻紵衣焉。”《晉書·陸機傳》:“ 太康 末,與弟 雲 俱入 洛 ,造太常 張華 。 華 素重其名,如舊相識。” 唐 韓愈 《送靈師》詩:“還如舊相識,傾壺暢幽悁。”《紅樓夢》第一○九回:“ 岫煙 是 妙玉 的舊相識,先走去接他。”
岑寂
高而靜;清冷
去帝鄉之岑寂。——《鮑照賦》
明朝
〈方〉∶明天
寒食
(1).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於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於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 陸翽 《鄴中記》、《後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後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菸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鹹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後一月。”
(3).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並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採蒻葉裹以蒸之。或加以魚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於其下者。”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小橋
(1). 三國 吳 周瑜 之妻。《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時得 橋 公二女,皆國色也。 策 自納 大橋 , 瑜 納 小橋 。”
(2).小型橋樑。 北周 庾信 《詠畫屏風詩》之五:“小橋飛斷岸,高花出迥樓。” 元 馬致遠 《天淨沙·秋思》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梨花
亦作“棃花”。1.梨樹的花,一般為純白色。 南朝 梁 蕭子顯 《燕歌行》:“ 洛陽 梨花落如雪,河邊細草細如茵。”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明 高啟 《飲陳山人園次能翁韻》:“桃花棃花已狼籍,躑躅花開如火炎。”
(2).一種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回仙》:“ 陸元光 《回仙録》云:‘…… 回公 曰:飲器中,惟鐘鼎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葉最小。’”
(3).指梨花槍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營去住幾天,請 劉芳亮 將爺指點指點,去掉花槍,回到梨花正宗。”自註:“梨花,即梨花槍,亦即 楊 家槍法。”參見“ 梨花槍 ”。
(4).指梨花大鼓。詳“ 梨花大鼓 ”。
(5).舊武器名。參見“ 梨花槍 ”。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燕燕
(1).燕子。《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孔穎達 疏:“此燕即今之燕也,古人重言之。” 五代 齊己 《新燕》詩:“燕燕知何事,年年應候來。” 元 揭傒斯 《吳歌一首送張清夫提舉征東校官先還吳中》:“ 吳中 女兒白如華, 吳江 燕燕拂波斜。”
(2).安適貌;和樂貌。《詩·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 毛 傳:“燕燕,安息貌。”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紀事》:“於是言笑燕燕,乞賦乞詩。”
(3).喻嬌妻美妾。 宋 蘇軾 《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元 王逢 《無家燕》詩:“燕燕何足道,重貽王孫憂。” 郁達夫 《留別梅濃》詩:“一春燕燕花間泣,幾夜真真夢裡呼。”
何在
在哪裡
公理何在?
池塘
(1) 蓄水的坑池,較小而淺
(2) 澡塘中的浴池
詩文賞析
上片首二句先寫“巷陌淒涼”。作者寫作這首詞的歷史時期,合肥離南宋的邊防線不是太遠,是所謂“邊城”。“空城”寫出城內蕭條冷落;“曉角”增添了氣氛的悲涼。“馬上單衣寒惻惻”,寫“巷陌”中的人物,也就是作者自己在異鄉邊地的感受。“看盡”兩句又轉入寫景,眼前的柳色“鵝黃嫩綠”,和江南十分相似,“都是江南舊相識”,流露出淡淡的思鄉情緒。
過片“正岑寂”三字,承上啟下,由柳色想到江南的故鄉,但這裡畢竟不是故鄉,如“小序”所說,“與江左異”,因此才有“岑寂”之感。“正”字引出下文,轉寫寒食時節。“強攜酒”句的“強”字,寫出滿懷愁緒,本來已無心訪人飲酒,但適逢佳節,只好“強攜酒,小橋宅”,去找情侶過節,無非是敷衍應景。“怕”字又一轉,寫作者對春天的留戀,本來無心賞春,而當“梨花落盡”時,眼前會“盡成秋色”,那是會更添惆悵的。結尾三句,緊承上句,敘寫“春”將逝去,當“燕燕飛來”之時,就只有一池綠水了。惋惜春光逝去,在寫春景中反映邊城的淒涼,作者意在排解愁緒,實際上卻不自覺地流露出無限煩惱,家國隱恨。
全詞意境淒清冷雋,造句樸素自然,用語清新質樸,絕無矯柔造作的痕跡。本詞以寫景為主,情在景中。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一書中談詞的“境界”時說:“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姜夔這首《淡黃柳》是“有我之境”。在柳色春景的描寫中,作者的萬般愁緒,無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自然,不著痕跡地表現出來。
標籤:宋詞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