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幢寺

作者:岑徵 朝代:明代

海幢寺原文

地從虞苑坼,門對白雲遙。

蜃氣迷花雨,鐘聲接海潮。

花田淹旅食,蓮社日相招。

不學無生法,錙塵何處銷。

詩詞問答

問:海幢寺的作者是誰?答:岑徵
問:海幢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海幢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門對

過新年或有婚慶喜事時,貼在門上的對聯

家家貼門對,戶戶掛錢章。——《鍾馗傳》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蜃氣

亦作“蜄氣”。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後發生顯著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現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異幻象。常發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古人誤以為蜃吐氣而成,故稱。《史記·天官書》:“海旁蜄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 南朝 梁簡文帝 《吳郡石像碑》:“遙望海中,若二人像。朝視沉浮,疑諸蜃氣,夕復顯晦,乍若潛火。” 明 無名氏 《四賢記·會母》:“謾委蛇 淄青 道,萬里晴光重照,會見波恬蜃氣銷。” 何其芳 《畫夢錄·爐邊夜話》:“在那遼闊間也許有長春的島嶼,如蜃氣所成的樓閣。”

迷花

(1).迷戀花草。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2).比喻迷戀女色。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在上都里貪歡趣,鎮日家耽酒迷花。” 元 梵琦 《列名淨土詩·娼》:“從古娼人到處家,不惟戀酒更迷花。”《水滸傳》第二五回:“戀色迷花不肯休,機謀只望永綢繆。”

海潮

海水有規律漲落的自然現象

花田

(1).種花的園圃。 宋 葉適 《送包通判兼寄滕季度》詩:“燈市曉侵月,花田晚占春。”

(2). 江 浙 一帶稱棉為花,棉田為花田。

旅食

(1).古代謂士而無正祿者的宴飲。《儀禮·燕禮》:“尊士旅食於門西。” 鄭玄 註:“旅,眾也。士眾食,謂未得正祿,所謂庶人在官者也。”

(2).謂平民百姓的飲食。《晏子春秋·雜上一》:“君子有力於民則進爵祿,不辭富貴;君子無力於民而旅食,不惡貧賤。” 唐 白居易 《銀青光祿大夫太子少保全定皇甫公墓誌》:“自布衣而佩服金紫,自旅食而廟饗祖考。” 宋 司馬光 《投梅聖俞》詩:“薄游困京師,旅食止脫粟。”

(3).客居;寄食。 南朝 齊 江孝嗣 《北戍琅琊城》詩:“薄暮苦羈愁,終朝傷旅食。”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捨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 清 周亮工 《與高康生書》:“兩尊人遠在數千里外,妻孥復旅食 榕城 。”

社日

古時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間或有四時致祭者。 周 代本用甲日, 漢 至 唐 各代不同。 唐 張籍 《吳楚歌》:“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宋 王安石 《歌元豐》:“百錢可得酒斗許,雖非社日長聞鼓。”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 唐 宋 以前皆以社日停針線,而不知其所從起。余按《呂公忌》雲‘社日男女輟業一日,否則令人不聰’,始知俗傳社日飲酒治耳聾者為此,而停針線者亦以此也。”參閱 宋 陳元靚 《歲時廣記·二社日》、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社日用甲》。

相招

邀請。 唐 岑參 《雪後與群公過慈恩寺》詩:“乘興忽相招,僧房暮與朝。”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轉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

不學

(1).不學習;不求學。《論語·季氏》:“不學《詩》,無以言。”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誠知不學之弊,碩儒之貴。” 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記》:“蓋以不學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後,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賊盜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2).謂沒有學問。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又以《文選》 李善 注在五臣後,其疏淺不學,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老殘遊記》第三回:“兄弟以不學之資,聖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

無生法

佛教語。謂真如之理、涅槃之體能離開生滅。 唐 儲光羲 《秦中守歲》詩:“或念無生法,多傷未出塵。” 元 張翥 《蛻庵歲晏百憂薰心排遣以詩乃作》之五:“久悟無生法,從容與化遷。”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詩詞推薦

海幢寺原文_海幢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