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官窯三足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詠官窯三足洗原文

紫土陶成鐵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

易辭本契退藏理,宋詔胡誇切事談。

詩詞問答

問:詠官窯三足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官窯三足洗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官窯三足洗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二

2. 楓窗小

參考注釋

陶成

(1).陶冶使成就。 漢 揚雄 《法言·先知》:“聖人樂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 * 》:“臣願陛下鑒 漢 、 唐 、 五代 之所以亂亡,懲 晉武 苟且因循之禍,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醒世姻緣傳》第三五回:“那南方中的舉人進士不知費了先生多少陶成,多少指點,‘鐵杵磨針’,才成正果。”

(2).猶撈摸。《蕩寇志》第一二○回:“那班無賴子弟弄得嫖賭精空,起心此圖,想賺去賣了,陶成幾個嫖賭本錢。”

寓言

(1)

(2) 有所隱含的語言

(3) 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用假託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王弼 註:“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呂氏春秋·論人》:“無以害其天則知精,知精則知神,知神之謂得一。凡彼萬形,得一後成。” 高誘 註:“一,道也。天道生萬物,萬物得一乃(後)成也。”《楚辭·遠遊》:“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羨 韓眾 之得一。” 王逸 註:“喻古先聖獲道純也。”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澄得一以作鑒,恆輔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萬斯寧。”

(2).天的代稱。 唐 無名氏 《鴻慶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眾生。”

中函

藏蓄於內心。 元 房皞 《戊子》詩:“俗學為名多外飾,聖人養德貴中函。”

退藏

(1).退歸躲藏;隱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後校熱退晚加小涼穩睡有詩戲呈元二十一曹長》:“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 宋 司馬光 《祭雷道矩文》:“虜氣方沮,歛蹤退藏。” 魯迅 《彷徨·傷逝》:“死的寂靜有時也自己戰慄,自己退藏。”參見“ 退藏於密 ”。

(2).謂辭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從事南海欲出廬山臨別舊居投和兼伸別情》詩:“我自退藏君變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蘇舜欽 《舟中感懷寄館中諸君》詩:“於時既無益,自合早退藏。” 元 耶律楚材 《雲漢遠寄新詩四十韻因和而謝之》:“多士思登用,遺賢肯退藏。”

切事

(1).切合情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蓋寫物以附意,颺言以切事者也。”

(2).迫切的事。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謝官表為微之作》:“臣欲候坐對時便陳當今切事,下救時弊,上酬君恩。” 唐 趙璘 《因話錄·宮部》:“ 汾陽 迎笑曰:‘有切事,須藉侍御為之。’”

詩詞推薦

詠官窯三足洗原文_詠官窯三足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