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雲山

作者:劉摯 朝代:宋代

游白雲山原文

西山矜霽色,林嶺溯晨光。

萬象露榮秀,熙然數盛陽。

扶筇喜暄暖,更得春日長。

回阡互虧蔽,叢薄紛青黃。

溪橋覺飛動,漲水起連航。

杳杳岩壑步,翛翛松桂香。

道人誦所聞,坐使身世忘。

誰我共出處,閒人澹徊翔。

風鈴有妙想,天樂浮圖傍。

非徒愛石壁,行將營草堂。

彼哉楚人子,記恨擷幽芳。

詩詞問答

問:游白雲山的作者是誰?答:劉摯
問:游白雲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劉摯的名句有哪些?答:劉摯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霽色

一種藍色,與雨後天晴的天空一樣的顏色

晨光

早晨的陽光

恨晨光之熹微——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萬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羅萬象

榮秀

(1).猶榮盛,茂盛。《全唐詩》卷八六二載《醉吟》:“素秋時節天地肅,榮秀叢林立衰促。”

(2).比喻富貴顯達。 王闓運 《羅季子誄》:“昭聲令顯,繄實舊家。榮秀不間,稟玉韡華。”

盛陽

旺盛的陽氣。《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其卦曰《歸妹》,言雷復歸,入地則孕毓根核,保藏蟄蟲,避盛陰之害;出地則養長華實,發揚隱伏,宣盛陽之德。” 漢 徐幹 《中論·修本》:“《詩》曰:‘習習谷風,惟山崔巍。何木不死,何草不萎。’言盛陽布德之月,草木猶有枯落而與時謬者,況人事之應報乎?” 晉 夏侯湛 《薺賦》:“含盛陽而弗萌,在太陰而斯育。”《爾雅·釋天》“雨霓為霄雪” 宋 邢昺 疏:“盛陽之氣在,雨水則溫暖,為陰氣薄而脅之不相入,則摶為雹也;盛陰之氣在,雨水則凝滯而為雪,陽氣薄而脅之不相入,則消散而下,因水而為霰。”

暄暖

溫暖;暖和。《南齊書·東夷傳》:“四時暄暖,無霜雪。”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冬屋稍暄暖,病身更強梁。” 清 汪懋麟 《除夕前三日陳學士招飲寓齋見示即答》詩:“所怪太暄暖,未見雪花大。”

春日

(1).春天;春季。《詩·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唐 寒山 《詩》之六十:“ 洛陽 多女兒,春日逞華麗。” 管樺 《故鄉》:“我被這春日的太陽曬得發熱。”

(2).春天的太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雖壅之以黑墳,煖之以春日,猶不救於枯槁。”《晉書·樂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澗》詩:“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春》:“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

回阡

亦作“廻阡”。曲折的道路。《文選·謝混<游西池>詩》:“廻阡被陵闕,高臺眺飛霞。” 張銑 註:“阡,道也。”一本作“回阡”。《藝文類聚》卷二七引 南朝 齊 謝朓 《思歸賦》:“考幸城之直陌,相 洛浦 之迴阡。”

虧蔽

遮掩。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序:“維公匡濟彝倫,弘敷庶績,燮理餘暇,披閲山經,以為 終南 、 敦物 日月虧蔽,杶、乾、栝、柏、椅、桐、梓、漆,年代藴積,於何不有?” 唐 宋之問 《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詩:“迴首望舊鄉,雲林浩虧蔽。” 明 莫止 《漢京篇》:“峻閣重樓夾道懸,雲房霧殿森虧蔽。” 清 黃宗羲 《黃復仲墓表》:“古木新篁虧蔽老屋,正復不惡。”

叢薄

(1).茂密的草叢。《楚辭·劉安<招隱士>》:“叢薄深林兮人上慄。” 洪興祖 補註:“深草曰薄。” 唐 耿湋 《旅次漢故畤》詩:“廣川桑遍緑,叢薄雉連鳴。” 宋 張九成 《秋興》詩:“譬彼鷦鷯心,平生在叢薄。”

(2).叢生的草木。《淮南子·俶真訓》:“夫鳥飛千仞之上,獸走叢薄之中,禍猶及之。”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三:“婦人輒四顧,入叢薄間而滅。” 明 何景明 《贈王文熙》詩之四:“遲遲仲春日,叢薄華且芬。” 清 戴本孝 《自題詩》:“叢薄何蓊薉,喬木無餘陰。”

青黃

(1).青色和黃色。《楚辭·九章·橘頌》:“緑葉素榮,紛其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王逸 註:“言橘葉青,其實黃,雜糅俱盛,爛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東郊》詩:“水墨依林寺,青黃負郭田。”

(2).又指黃中帶青。形容不健康的臉色。 張天翼 《仇恨》:“每張青黃的臉上沒了先前的興奮。”

(3).泛指色彩。 漢 王充 《論衡·別通》:“人目不見青黃曰盲,耳不聞宮商曰聾,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凡摛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 宋 蘇舜欽 《上執政啟》:“匠者得溝中之斷木,飾以青黃。”

(4).謂用彩色加以修飾。語出《莊子·天地》:“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願為材。犧尊青黃,乃木之災。” 宋 蘇軾 《謝中書舍人啟》:“溝中不願於青黃,爨下無心於宮徵。”

(5).指四時之樂。《漢書·禮樂志》:“靈安留,吟青黃。” 顏師古 註:“青黃,謂四時之樂也。”

(6).猶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偏是咱學校朝堂,混賢奸不問青黃。”

飛動

(1).飄逸生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 延壽 《靈光》,含飛動之勢。” 宋 陸游 《玉局觀拜東坡先生海外畫像》詩:“公車三千牘,字字岌飛動。” 清 劉大櫆 《贈大夫閔公傳》:“間作指頭小畫,楮墨瓏玲,氣象飛動,人多寶而藏之。”

(2).猶振奮。 唐 杜甫 《贈高式顏》詩:“平生飛動意,見爾不能無。” 宋 洪邁 《容齋隨筆·孟子書百里奚》:“味其所用助字,開闔變化,使人之意飛動。”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予愈覺飛動,亹亹不輟。”

(3).飛揚飄動。 唐 黃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翌日巖谷爽朗,煙霞飛動。”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等到萬樹長林震盪 * 泛濫的風暴,才能群起蜂湧,搖展飛動。”

漲水

水位上漲

幾天暴雨,小河開始漲水

連航

猶連舫。 宋 蘇軾 《獲鬼章二十韻》:“堅壘千兵破,連航一炬燒。”

杳杳

(1).昏暗貌。《楚辭·九章·懷沙》:“眴兮杳杳,孔靜幽默。”《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宋 歐陽修 《和徐生假山》:“陰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陽兮載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長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遠貌。《楚辭·九章·哀郢》:“ 堯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興祖 補註:“杳杳,遠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詩:“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體變》:“若後之變者,則萬年浩蕩,杳杳無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測之矣。”

(3).猶渺茫。 唐 許渾 《韶州驛樓宴罷》詩:“簷外千帆背夕陽,歸心杳杳鬢蒼蒼。” 元 李裕 《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四十韻》:“美人何杳杳,良夜獨漫漫。”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我現在正在整理《小約翰》的譯稿,至快須下月初頭才完,倘一間斷,就難免因此放下,再開手就杳杳無期了。”

(4).猶隱約,依稀。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吾昨夜夢遊月宮,諸仙娛予以上清之樂……其曲楚楚動人,杳杳在耳。” 宋 蘇軾 《伏波將軍廟碑》:“自 徐聞 渡海適 朱崖 ,南望連山,若有若無,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聲杳杳人何處,日色銜山我也行。”

岩壑

(1).山巒溪谷。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寢瘵謝人事,滅跡入雲峯。巖壑寓耳目,歡愛隔音容。” 唐 盧綸 《太白西峰書懷》詩:“山明鳥聲樂,日氣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陽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輝。”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別。”

(2).借指隱者的住所或隱者。 唐 岑參 《下外江舟中懷終南舊居》詩:“巖壑歸去來,公卿是何物?” 宋 黃庭堅 《和答外舅孫莘老》詩:“少監巖壑姿,宿昔廊廟具。”

翛翛

(1) 羽毛殘破的樣子

(2) 象聲詞。形容蟲蟻密集、振翅疾飛聲

撲面漫漫黑,翛翛神鬼驚。——《西遊記》

(3) 形容清涼

但見青松滿徑,涼氣翛翛,炎暑全無。——《水滸傳》

道人

(1)

(2)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3) 稱道教徒為道人

(4) 和尚的舊稱

所聞

所聽到的;所知道的。《商君書·更法》:“夫常人安於故習,學者溺於所聞。”《漢書·劉向傳》:“臣幸得託肺附,誠見陰陽不調,不敢不通所聞。” 晉 陶潛 《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漢 ,無論 魏 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人君耳習於所聞,則喜諛而惡直。”

身世

指人生的經歷、遭遇

你能否告訴我一些關於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閒人

(1) 閒著沒有事的人

村里一個閒人也沒有

(2) 與事無關的人

閒人免進

徊翔

(1).盤旋飛行。《梁書·徐勉傳》:“故屬纊纔畢,灰釘已具。忘狐鼠之顧步,媿燕雀之徊翔。” 唐 韋應物 《漢武帝雜歌》之一:“欲來不來夜未央,殿前青鳥先徊翔。” 唐 李復言 《續幽怪錄·張老》:“鸞鶴孔雀,徊翔其間。”

(2).起伏飄舞貌。 唐 柳宗元 《柳州東亭記》:“下上徊翔,前出兩翼。” 唐 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五月》:“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太平廣記》卷四九二引《靈應傳》:“侍者十餘輩,皆服飾鮮潔,有如妃主之儀,顧步徊翔,漸及臥所。”

(3).迂迴上下。比喻仕途升降。 唐 沉既濟 《枕中記》:“兩竄荒徼,再登臺鉉,出入中外,徊翔臺閣,五十餘年。” 宋 蘇轍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 持正 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 明 李東陽 《樊公墓碑銘》:“徊翔四十年,天下科第士皆其後進。”

(4).情意 * 。 南朝 梁 沉約 《四時白紵歌·秋白紵》:“雙心一意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5).盤桓。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 瑤 固已疑,徊翔鄰近,至午後,聞其家哭聲甚哀。”《孽海花》第二四回:“光陰如駛,忙忙碌碌中,不覺徊翔了三個多月,時局益發不堪了。”

風鈴

殿閣塔檐的懸鈴,風吹髮出響聲,故稱。 唐 元稹 《神麴酒》詩:“遙城傳漏箭,鄉寺響風鈴。” 清 李漁 《慎鸞交·心歸》:“最奇的是橫階塔影,在平地上振響風鈴。”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祁連山下》:“現在,能發出聲音的只有風和大雄寶殿樓閣上的風鈴叮噹。”

妙想

奇妙的想像。 元 蒲道源 《贈傳神李肖岩》詩:“畫師筆底要真似,妙想乃與天機通。”

天樂

順適天道之樂。《莊子·天道》:“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成玄英 疏:“俯同塵俗,且適人世之懽;仰合自然,方欣天道之樂也。”

(1).猶仙樂。常借指美妙的音樂。 唐 沉佺期 《峽山寺賦》:“仙人共天樂俱行,花雨與香雲相逐。”

(2).指自然界和諧的音響,天籟。 梁啓超 《澳亞歸舟雜興》詩:“盪胸海風和露吸,洗心天樂帶濤聽。”

(3).喻宮庭的音樂。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六:“春風開紫殿,天樂下珠樓。”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萬國衣冠,盡染御爐細縷;六宮笙鼓,俱傳天樂新聲。”

浮圖

(1) 梵語音譯,對佛或佛教徒的稱呼,也專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圖”

唐浮圖 慧褒始舍於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2) 指佛塔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非徒

不但;不僅。《孟子·公孫丑上》:“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南朝 宋 謝靈運 《郡東山望溟海》詩:“非徒不弭望,覽物情彌遒。” 明 李東陽 《永嘉縣學奎光閣記》:“積書數千卷,庋置其中,以資講誦,博見聞,非徒為登臨眺望之具也。”

石壁

有相當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懸垂的懸崖或峭壁

行將

不久就要;將要

行將為人所並。——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行將就道

草堂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人子

(1).指子女。《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宋 曾鞏 《名教》:“使者亦言: 蜀 人有事於中州,其父家居,不能自存者。天子驚嘆,於是詔書遂下,稱人子之義。”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許昌》:“ 許昌 實不曾弒母, * 其母者,乃惡妻也。 昌 從外歸,一知訊息,即當黜妻首官正罪。乃以情愛難割,含糊隱忍,猶同枕席,尚得為人子乎?” 臧克家 《“五四”以來新詩發展的一個輪廓》:“他以人子的身份和真實的情感歌頌了以自己的乳汁養育了別人的‘ 大堰河 ’。”

(2). 耶穌 的自稱。 茅盾 《耶穌之死》:“﹝ 耶穌 ﹞喚他們道:‘現在你們照舊去安歇睡覺罷,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

(3).指稱 耶穌 。 巴金 《將軍》:“人子都會受這些苦,但他要復活。我們人是不能夠復活的。”參見“ 人之子 ”。

記恨

把對別人的仇恨記在心裡。略帶貶意

他這人特容易記恨

幽芳

(1).清香。亦指香花。 唐 張九齡 《南還贈京都舊僚》詩:“欲贈幽芳歇,行悲舊賞移。” 唐 李商隱 《贈從兄閬之》詩:“城中猘犬憎蘭佩,莫損幽芳久不歸。” 宋 歐陽修 《豐樂亭記》:“日與 滁 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 朱丹 《高加索大道上》詩:“泉水在山谷里鳴唱,野花放散著幽芳。”

(2).比喻高潔的德行。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懼老且死,不能振幽芳,昭遺緒,豈惟不肖又抱不孝之罪以殞!”

標籤:白雲山

詩詞推薦

游白雲山原文_游白雲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