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齋居原文

朵殿輕霜拂帝蘿,齋居權喜政無多。

楓殷菊淡爭秋老,幾靜窗明愛日和。

拈韻底須工祭獺,學書不為換籠鵝。

哀鴻陡觸蘇松澤,轉瞬冬來計若何。

詩詞問答

問:齋居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齋居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齋居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十四

參考注釋

朵殿

大殿的東西側堂。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 仁宗 ﹞冬不御爐。每御殿,則於朵殿設爐以禦寒氣。” 宋 錢愐 《錢氏私志》:“ 米 ( 米元章 )乃顧朵殿云:‘皇帝叫內侍要唾盂。’” 清 馮桂芬 《五十初度自題小影》詩:“朵殿臚名叨上第,繡衣持節歷南天。”

齋居

(1).齋戒別居。《明史·左懋第傳》:“三月,大風霾。帝布袍齋居,禱之不止。”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芙蓉閣》:“時 世宗 齋居西宮,建設醮壇,勅大臣製青詞一聯,懸於壇門。”

(2).家居;閒居。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坐鎮均勞逸,齋居養智恬。” 清 黃景仁 《荻港舟次》詩:“紛紛賓從厭粱肉,公也齋居飽饘粥。”

(3).家居的房舍;書房。 清 吳嘉賓 《得一齋記》:“吾宗繼之,以 顏氏 子得一之義,名其齋居。”

無多

沒有多少。 唐 杜荀鶴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無多俸,須喜秋來不廢吟。” 清 周亮工 《郭去問還家未半載復作章貢之行送之》詩:“亂後還家慶更生,無多日月復成行。”

愛日

(1).珍惜時日。《呂氏春秋·上農》:“敬時愛日,至老不休。”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聖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國之基,故務省役而為民愛日。” 宋 黃庭堅 《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迺幾父舊治之地》詩:“勉哉思愛日,贈言同馬檛。”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愛日且增初日學,望雲兼慰看雲情。”

(2). 漢 揚雄 《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 舜 乎!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也,孝子愛日。” 李軌 註:“無須臾懈於心。”後以指兒子供養父母的時日。《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宋 朱熹 集註:“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而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清 顧炎武 《為丁貢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詩:“傷今已抱終天恨,追往猶為愛日歡。”

(3).《左傳·文公七年》:“ 趙衰 ,冬日之日也。” 杜預 註:“冬日可愛。”後因稱冬日為愛日。亦常比喻恩德。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之問》詩:“溫輝凌愛日,壯氣驚寒水。” 宋 司馬光 《和秉國芙蓉》之一:“清曉霜華漫自濃,獨憑愛日養殘紅。”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樞密直學士 劉綜 出鎮 並 門,兩制舘閣皆以詩寵其行……都尉 王貽永 云:‘ 河 朔 雪深思愛日, 並 門春暖詠甘棠。’”

拈韻

(1).隨意取用某一韻做詩,與“限韻”相對。 清 李漁 《奈何天·逼嫁》:“拈韻做來的詩,不足取信,教他限個韻來。”

(2).指韻律。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 寇湄 ﹞能度曲,善畫蘭,粗知拈韻,能吟詩。”

底須

何須;何必。 元 許有壬 《摸魚子·和明初韻》詞:“傾緑醑,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 清 孫致彌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園居即事抒懷》詩:“遮莫文章供齒頰,底須愁病減腰圍。”

祭獺

即獺祭。獺食魚前習慣將魚捕獲而陳列,若陳物而祭,因有此稱。見《禮記·月令》。後用以比喻文中羅列或堆砌辭藻典故。 清 錢謙益 《<藝林匯考>序》:“勤學有食跖之能,臨文無祭獺之瘁。”

學書

(1).讀書。《史記·項羽本紀》:“ 項籍 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漢書·東方朔傳》:“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

(2).學習寫字。《南史·隱逸傳下·徐伯珍》:“ 伯珍 少孤貧,學書無紙,常以竹箭、箬葉、甘蕉及地上學書。” 宋 曾鞏 《墨池記》:“ 羲之 嘗慕 張芝 ,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宋 陸游 《喜小兒輩到行在》詩:“ 阿綱 學書蚓滿幅, 阿繪 學語鶯囀木。” 元 楊維楨 《又湖州作》詩之四:“得句時過 張外史 ,學書不讓 管夫人 。”參見“ 學字 ”。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籠鵝

以籠置鵝。《晉書·王羲之傳》:“ 山陰 有一道士,養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羣相贈耳。’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後以“籠鵝”指 王羲之 以字換鵝事。 唐 李白 《王右軍》詩:“ 右軍 本清真,瀟灑出風塵。 山陰 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哀鴻

(1).悲鳴的鴻雁。 南朝 宋 謝惠連 《泛湖歸出樓中玩月》詩:“哀鴻鳴沙渚,悲猨響山椒。” 唐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詩:“哀鴻鳴清耳,宿霧褰高旻。” 清 孫枝蔚 《泊舟毘陵觸目有述》詩:“傍晚朔風急,哀鴻斷幾行。”

(2).《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哀鳴嗸嗸。”《序》云:“《鴻鴈》,美 宣王 也。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後以“哀鴻”比喻流離失所的人們。 清 洪昇 《長生殿·收京》:“流離百室,哀鴻滿路悲戚。” 劉國鈞 《辛壬之間雜詩》:“胡盧依樣君休問,中澤哀鴻血未枯。”

轉瞬

亦作“ 轉眴 ”。轉眼。喻時間短促。 南朝 梁 沉約 《形神論》:“凡人之暫無本實有,無未轉瞬,有已隨之。” 宋 葉適 《祭王君玉太博文》:“崇高轉瞬,忽墮奚悲!”《明史·余珊傳》:“豈期一轉瞬間,憸邪投隙而起。” 清 向榮 《上海寶山等縣失守由許乃釗帶兵往剿折》:“ 上海 等廳縣,皆 三吳 菁華之地,不獨海關稅銀賴充軍餉,轉眴籌辦海運,尤為大局所關。”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四八》:“不過總有些無聊,有些不高興,好像不能安居樂業似的,但我也以轉瞬便是半年,一年,聊自排遣。”

若何

如何;怎樣

人馬若何分撥,自由軍師定奪

使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詩詞推薦

齋居原文_齋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