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靜齋皇祖舊題額也感而賦此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守靜志常虛,致虛心斯靜。

一二二而一,泊然萬慮屏。

是語古聖傳,皇祖得要領。

六十一年間,用此安萬井。

孫臣誠愚芚,汲古乏脩綆。

身肩乃知勞,況多愧衾影。

別墅閟松雲,近此招提境。

欲驗農桑功,因攬湖山景。

窗虛古梧翠,座靜天籟冷。

尋流未逢源,安得親質請。

言念喔咻恩,潸焉涕淚永。

詩詞問答

問:《虛靜齋皇祖舊題額也感而賦此》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梗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五

2. 虛靜齋別墅近聖化寺皇祖常幸此

參考注釋

靜志

使心神安定、平靜。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夫處乎深宮,安乎尊勝,不能靜志,遠跡山林。”

虛心

(1) 謙虛;不自滿、不自大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虛心以納下。——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2) 心虛,心有所愧而膽怯

一二

(1) 一兩個;少數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決。——清·方苞《獄中雜記》

(2) 一點點,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數;一兩個

邀請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談也。——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泊然

恬淡無欲貌。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舊唐書·忠義傳下·李源》:“山林以寄其跡,爵祿不入於心,泊然無營,五十餘載。”《宋史·文苑傳六·黃庭堅》:“以親嫌,遂移 戎州 , 庭堅 泊然,不以遷謫介意。”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 寧氏 年五十餘,一日告眾坐化曰:‘三年後啟龕,吾復活矣。’遂泊然而逝。”

萬慮

(1).反覆思考。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魏文 下詔,辭義多偉,至於‘作威作福’,其萬慮之一蔽乎!”

(2).思緒萬端。 唐 韓愈 《感春》詩之四:“數盃澆腸雖暫醉,皎皎萬慮醒還新。”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三:“俯仰念物化,萬慮此俱寂。”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遠祖。《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 孔 傳:“皇,君也,君祖 禹 有訓戒。”《儀禮·聘禮》:“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於皇祖某甫。”《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漢 張衡 《南都賦》:“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孫傳能 《剡溪漫談·曾孫》:“今朝廷祭告宗廟,高祖而上,概稱皇祖;自稱皆孝玄孫,乃不稱曾。”

(2).對已故祖父的敬稱。《隸續·晉右軍將軍鄭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 唐 韓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清 梁章鉅 《稱謂錄·亡祖》:“ 李習之 述其大父事狀題曰《皇祖實録》。當時不以為怪;若施之近代,則犯大不韙矣。故古時稱有不可通於今者,此類是也。”

得要

得其要領;抓住要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故事得其要,雖小成績,譬寸轄制輪,尺樞運關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記蘇聯版畫展覽會》:“其實,那不提撰人的說明,是非常簡而得要的,可惜譯得很費解。”

十一

十月一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節;新中國成立於一九四九年的這一天

年間

1.指某個時期或某個年代裡。

萬井

(1).古代以地方一里為一井,萬井即一萬平方里。《漢書·刑法志》:“地方一里為井……一同百里,提封萬井。”

(2).千家萬戶。 唐 陳子昂 《謝賜冬衣表》:“三軍葉慶,萬井相歡。”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中秋》詞:“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 明 鳳尹岐 《送兄廣東參政應奎》詩:“青連橄欖千家雨,黃觸桄榔萬井煙。”《花月痕》第八回:“閣( 呂仙閣 )分三層……遠則四圍山石,萬井人煙。”

愚芚

無知貌。《莊子·齊物論》:“眾人役役,聖人愚芚,參萬歲而一成純。” 成玄英 疏:“愚芚,無知之貌。”

汲古

謂鑽研或收藏古籍、古物,如汲水於井。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歸愚識夷塗,汲古得脩綆。” 明 何景明 《水營墅治田圃種樹》詩:“汲古綴遺言,欣焉秉柔翰。”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司馬達甫》:“汲古不倦,常收藏 漢 銅印譜最多。”

別墅

在風景區或在郊區建造的供休養的住所

松雲

青松白雲。指隱居之境。《南史·隱逸傳上·宗測》:“性同鱗羽,愛止山壑,眷戀松雲,輕迷人路。” 唐 李白 《贈孟浩然》詩:“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後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創招提之名,後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范光祿書》:“即時經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舊唐書·武宗紀》:“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尚見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遊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農桑

1.亦作"農桒"。 2.農耕與蠶桑。 3.指農作物和桑樹。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天籟

自然界的聲音,物自然而然發出的聲音。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逢源

形容辦事順利。語本《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魯迅 《<準風月談>後紀》引 楊邨人 《聰明之道》:“他們也實在到處逢源,名利雙收。”

質請

根據實際情況。請,通“ 情 ”。《荀子·正名》:“心合於道,説合於心,辭合於説,正名而期,質請而喻。”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質,本也。請,讀為情;情,實也。言本其實而曉喻之也。”

言念

想念。言,助詞。《詩·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周書·李遠傳》:“言念貞良,追增傷悼。” 明 陳子龍 《歲暮雜感》詩之三:“言念懷所歡,杳若商與參。”

涕淚

(1).鼻涕和眼淚。亦專指眼淚。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中心孔悼,涕淚漣洏。”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然人性自有少涕淚者,腸雖欲絶,目猶爛然。” 宋 司馬光 《送張兵部知遂州》詩:“聞道 西州 遺畫像,使我涕淚空霑衣。”《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他就接連不斷地打了無數的噴嚏,鬧得涕淚交流。”

(2).涕淚俱下;哭泣。《三國志·魏志·趙王乾傳》“ 黃初 二年,進爵,徙封 燕王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良 年小常呼 文帝 為阿翁。 帝 謂 良 曰:‘我汝兄耳!’ 文帝 又愍其如是,每為涕淚。” 唐 杜甫 《 * 送韋二少府匡贊》詩:“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紉針》:“妻攜女歸告兩弟。兩弟任其涕淚,並無一詞肯為設處。”

詩詞推薦

虛靜齋皇祖舊題額也感而賦此原文_虛靜齋皇祖舊題額也感而賦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