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秋江濯足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吳鎮秋江濯足圖原文

坐樹臨流雙足跣,滄浪清濁何須辨。

渾是臨淄句里情,故識斯人興不淺。

詩詞問答

問:吳鎮秋江濯足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吳鎮秋江濯足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吳鎮秋江濯足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銑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八

參考注釋

坐樹

見“ 坐樹不言 ”。

滄浪

(1).古水名。有 漢水 、 漢水 之別流、 漢水 之下流、 夏水 諸說。《書·禹貢》:“ 嶓冢 導 漾 ,東流為 漢 。又東為 滄浪 之水。” 孔 傳:“別流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夏水》:“ 劉澄之 著《永初山川記》云:‘ 夏水 ,古文以為 滄浪 ,漁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詞序:“余久客古 沔 , 滄浪 之煙雨, 鸚鵡 之草樹……無一日不在心目間。”

(2).青蒼色。多指水色。《文選·陸機<塘上行>》:“發藻玉臺下,垂影滄浪泉。” 李善 註:“ 孟子 曰:‘滄浪之水清。’滄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窣祿勤那國》:“水色滄浪,波濤浩汗。”《呂氏春秋·審時》“後時者,弱苗而穗蒼狼” 清 畢沅 輯校:“蒼狼,青色也。在竹曰‘蒼筤’,在天曰‘倉浪’,在水曰‘滄浪’。” 清 龔自珍 《賀新涼》詞:“一棹滄浪水,一行行淡煙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蒼色的水。 唐 韓愈 《合江亭》詩:“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題台江別意餞顧存信歸番禺》詩:“滄浪浩蕩杳難期,此別重逢又幾時。”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 華碩宣 ﹞《湖上》云:‘忽驚鷗鷺起,漁笛響滄浪。’”亦借指青蒼的天空。 唐 寒山 《詩》之五九:“天高不可問,鷦鵊在滄浪。”

(4).形容頭髮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蘇郎中驚斑鬢之什》:“遶鬢滄浪有幾莖,珥貂相問夕郎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關河 泱漭連兵氣,齒髮滄浪寄病身。”

(5).《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後遂以“滄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孺子‘滄浪’,亦有全曲。”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君節誠不虧,鼓枻歌‘滄浪’。”

清濁

(1).清水與濁水。《詩·邶風·谷風》“ 涇 以 渭 濁” 毛 傳:“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 唐 高適 《贈別王七十管記》詩:“隨波混清濁,與物同醜麗。”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妝域》:“蓬卷無根株,渦洄亂清濁。”

(2).喻人事的優劣、善惡、高下等。《史記·吳太伯世家》:“ 延陵季子 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宋雲行紀》:“事涉疑似,以藥服之,清濁則驗。” 宋 蘇軾 《錢君倚哀詞》:“吾將觀子之進退以自卜兮,相行止以效清濁。”

(3).音樂的清音與濁音。《國語·周語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禮記·樂記》:“倡和清濁,迭相為經。”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震風過物,清濁效響。”

(4).語音的清聲與濁聲。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 陸法言 著《切韻》,時俗不曉其韻之清濁,皆以 法言 為 吳 人,而為 吳 音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至於填詞一道,則句之長短,字之多寡,聲之平上去入,韻之清濁陰陽,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清氣與濁氣。引申以喻天地陰陽二氣。《文選·左思<魏都賦>》:“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體兼晝夜,理包清濁。” 李善 註:“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周五聲調曲·宮調曲之一》:“氣離清濁割,元開天地分。”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臨淄

齊國 故城。在 山東省 淄博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周 初封 呂尚 於 齊 ,建都於此,名 營丘 , 齊胡公 遷都 薄姑 , 齊獻公 元年又遷回,稱 臨淄 。 春秋 戰國 時先後作為 姜齊 與 田齊 的國都達630多年,是當時東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亦為列國中最繁華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與小城兩部分,總面積達15餘平方公里。城內文化遺存豐富。城東北有 韶院村 ,傳為 孔子 在 齊 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後故城內設臨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陳列室。

故識

(1).舊時的相識。 唐 錢起 《春夜宴任六昆季宅》詩:“向偶逢故識,茲夕願披襟。”《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嘉祐八年》:“ 孟陽 自以王官教授,與帝有潛龍之舊,而 李受 、 王獵 ,皆非帝故識。”

(2).曾經見過。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立此存照”(一)》:“有一位太學生在試卷上大書:‘ 漢文帝 三字仿佛故識,但不知系 漢高祖 幾代賢孫。’”

斯人

(1).此人。《論語·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斯人已雲亡,草聖秘難得。” 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飲食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說來說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

(2).猶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結 《與瀼溪鄰里》詩:“斯人轉貧弱,力役非無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小官等佩讀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啟斯人之聾瞶。”

詩詞推薦

  • 和潘大卿芍藥二首

    吳芾宋代〕拂拂輕黃染御衣,出群標韻異繁枝。此身已分京華隔,不謂天香尚許披。
    吳鎮秋江濯足圖原文_吳鎮秋江濯足圖的賞析_古詩文
  • □□□□

    劉克莊宋代〕盛德尤懷惠,名言可砭愚。雖蒙分半席,終未□□□。承學爭歌薤,傾城出奠芻。故交二大老,猶可扞□□。
  • 挽德潤

    方審權宋代〕力挽端平疏,追還元佑風。只今只未正,自古直難容。去國身如葉,憂時鬢易蓬。轉輸煩計使,鎮撫仗元戎。化寓
    吳鎮秋江濯足圖原文_吳鎮秋江濯足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大粱食李有感呈彥時兄

    王之道宋代〕葵花已過荷花繁,南風入戶清而溫。擔頭有李初入眼,令人引脰懷家園。三年為客在兩處,李熟未果登清樽。翻思
  • 攤破浣溪沙/山花子

    李清照宋代〕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
    吳鎮秋江濯足圖原文_吳鎮秋江濯足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元叔守建昌·其一

    李正民宋代〕論都獻賦動凝旒,誰料材高卻滯留。芸閣九烏刊蠹簡,霜台一鶚在清秋。中年未得文章力,儉歲空懷兒女憂。遊刃
  • 西峪

    乾隆清代〕山莊駐五日,西峪攬今朝。雨後青山濯,風前暑氣消。老松布濃蔭,嫩草競新苗。為想關以內,渥膏可逮遙。
  • 頌古一○一首

    釋子淳宋代〕群花未發梅先拆,萬木凋零柏轉奇。雲淡不彰節月影,煙輕那露引風枝。
    吳鎮秋江濯足圖原文_吳鎮秋江濯足圖的賞析_古詩文
  • 三月晦日作

    乾隆清代〕九十韶光才減一,居諸倏過亦逡巡。甫經滿志幸海靖,即便攢眉望雨頻。豈此於愁有約彼,伊予合是箇中人。何當
  • 賜山東巡撫國泰

    乾隆清代〕向稱旬宣任,今除鎮撫權。大東資保障,萬姓賴安眠。經理田功悉,勤劬蹕路邊。橋同梓建節,其善凜冰淵。
  • 送正字十九兄歸江東醉後絕句

    權德輿唐代〕命駕相思不為名,春風歸騎出關程。離堂莫起臨岐嘆,文舉終當薦禰衡。
  • 定風波·其一·傷寒三首

    敦煌曲子唐代〕陰毒傷寒脈又微。四肢厥冷最難醫。更遇盲醫與宣瀉。休也。頭面大汗永分離。時當五六日。頭如針刺汗微微。吐
  •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

    邵雍宋代〕氣候如當日,山川似舊時,獨來還獨往,此意有誰知。
    吳鎮秋江濯足圖原文_吳鎮秋江濯足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天門山

    李白唐代〕迥出江上山。(上山一作山上)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
    吳鎮秋江濯足圖原文_吳鎮秋江濯足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寒食日經秀上人房

    鄭文寶宋代〕花時懶看花,來訪野僧家。勞師擊新火,勸我雨前茶。
    吳鎮秋江濯足圖原文_吳鎮秋江濯足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謁衛源祠

    乾隆清代〕駐蹕蘇門下,躬瞻清衛源。地靈神以妥,派遠物蒙恩。百顆珠呈琲,一泓月貯痕。流淇潤桑土,利澤永中原。
  • 送蔡景繁赴淮南運使

    劉摯宋代〕新堤洛水東風峭,下入長淮春浩渺。淮南使者蓬萊仙,疊鼓鳴鐃畫船曉。旦時契闊慕聲名,晚歲綢繆親紵縞。磨鉛
  • 虎丘寺

    高翥宋代〕西出吳門步屟輕,浮屠喚客入山行。石從試劍何年裂,池自通泉盡日平。煙徑遠傳僧磬響,雲龕深鎖佛燈明。移舟
  • 演繹吟

    邵雍宋代〕何者謂知者,知音只在心。肝脾無效驗,鍾鼓漫搜尋。既若能開物,何須更鼓琴。來儀非為鳳,只是感人深。
  • 九華山歌

    劉禹錫唐代〕奇峰一見驚魂魄,意想洪爐始開闢。疑是九龍夭矯欲攀天,忽逢霹靂一聲化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億萬年,氣勢
吳鎮秋江濯足圖原文_吳鎮秋江濯足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