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州道中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鄚州道中作原文

東風堤柳曉煙新,堤外郵亭不惹塵。

底事玉驄為遲策,芳郊今日見耕人。

舊州迤邐接新州,沿革難從考所由。

長堰威紆緣避潦,謀民端是聖人周。

荒榛蔓草舊州城,故跡依稀似易京。

固守曾聞騎都尉,當年割據入閒評。

士習詩書農服田,熙和一百有餘年。

持盈此日遑耽逸,勞已勤民勉繼前。

詩詞問答

問:鄚州道中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鄚州道中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一

2. 鄚州西北皆有堤康熙年間置一以遮淀一以避潦新州之移置於南想亦為此而已

參考注釋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郵亭

(1) 古時傳遞文書的人沿途休息的處所;驛館

暮宿郵亭

(2) 郵局在街道上、廣場上或公園裡設立的收寄郵件的處所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玉驄

即玉花驄。泛指駿馬。 唐 韓翃 《少年行》:「千里斑斕噴玉驄,青絲結尾綉纏鬃。」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柳絲長玉驄難繫,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清 趙翼 《香山夜歸即事》詩:「玉驄亦解人良會,故踏花陰緩緩歸。」 鄭澤 《杏花》詩:「閒策玉驄游暖晝,春風紅到 宋 家東。」參見「 玉花驄 」。

芳郊

花草叢生之郊野。 唐 王勃 《登城春望》詩:「芳郊花柳遍,何處不宜春。」 宋 柳永 《內家嬌》詞:「垂楊艷杏,絲軟霞輕,繡出芳郊明媚。」《白雪遺音·馬頭調·遊春》:「芳郊以外,百花爭開,最宜放懷。」

日見

一天一天地顯出

日見衰敗

耕人

農人。《後漢書·禮儀志上》:「﹝立春之日﹞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至立夏。」此指泥塑的農人偶像。 唐 鄭谷 《經賈島墓》詩:「水繞荒墳縣路斜,耕人訝我久咨嗟。」 宋 劉克莊 《運糧行》:「 漢 軍何日屯 渭 濱,營中子弟皆耕人。」 明 高啟 《干將墓》詩:「青蛇冢間出,猶欲恐耕人。」 清 吳偉業 《避亂》詩:「盡道征夫苦,不惜耕人勞。」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沿革

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因襲和變革

載懷沿革,事有不同。——《隋書·高祖記》

政典沿革。——孫貽讓《周禮正義序》

所由

(1).所經歷的道路。《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楊樹達 疏證:「由,行也。所由謂其所由行之徑路。」 漢 班固 《東都賦》:「今論者……罕能精古今之清濁,究 漢 德之所由。」

(2).所自,所從來。 晉 陸機 《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 毛 * 《矛盾論》三:「他分析了列寧主義所由產生的國際環境。」

(3).見「 所由官 」。

威紆

綿延曲折貌。《文選·謝朓<郡內登望>詩》:「威紆距遙甸,巉嵒帶遠天。」 李善 註:「威紆,威夷紆餘,流長之貌也。」 隋 江總 《入攝山棲霞寺》詩:「行行備履歷,步步憐威紆。」 北周 王褒 《長安有狹斜行》:「威紆狹邪道,車騎動相喧。」 唐 王勃 《梓州通泉縣惠普寺碑》:「閭閻四會,亭障威紆。」

聖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荒榛

(1).雜亂叢生的草木。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崢嶸。」 唐 孟郊 《奉報翰林張舍人見遺之詩》詩:「品松位何高,翠宮沒荒榛。」 清 顧炎武 《<金石文字記>序》:「登危峰,探窈壑,捫落石,履荒榛。」

(2).引申為荒蕪。《舊唐書·哀帝紀》:「 洛城 坊曲內,舊有朝臣諸司宅舍,經亂荒榛。」

蔓草

爬蔓的草

荒煙蔓草間。——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州城

舊時州署所在城邑。 宋 王偁 《東都事略·太宗紀》:「乃者,盜興畎畝,連陷州城。」《初刻拍案驚奇》卷五:「現小女竟送到尊舟,如今若等尊舟到州城,水路難行,定不能勾。」《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古怪再古怪不過我們州城裡的這位新城隍爺咧!」

故跡

已經過去了的事情,陳跡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固守

(1) 保衛和防守得非常堅固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漢· 賈誼《過秦論》

他們都拿著望遠鏡,邊走邊向敵人固守的小寨子觀察。——《奠基禮》

(2) 主觀固執地遵循

固守成規

都尉

官名,次於將軍的軍官

吳廣為都尉。——《史記·陳涉世家》

項王使都尉 陳平召 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割據

以武力占據部分地區,在一個國家內形成分裂對抗的局面

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資治通鑑》

重鎮如割據,權輕絕紀綱。——唐· 杜甫《入衡州》

士習

士大夫的風氣;讀書人的風氣。 明 宋濂 《評浦陽人物·宋太學生何敏中》:「愚謂世衰道微,士習日靡,工文辭而苟利祿,奔走乞哀於權倖之門,惟恐不一售者有矣。」 明 沉德符 《野獲編·佞倖·士人無賴》:「國朝士風之敝,浸淫於 正統 ,而靡潰於 成化 ……至 憲宗 朝, 萬安 居外, 萬妃 居內,士習遂大壞。」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一》:「士習果正,則仕風未有不清者。此正本清源之説也。」《清史稿·世宗紀》:「乙卯,詔 浙江 士習敝壞,工為懷挾,停其鄉會試。」

詩書

(1) 指《詩經》和《尚書》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泛指一般書籍、詩文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漫捲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服田

種田,從事耕作。《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太平廣記》卷四○二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衛慶》:「 衛慶 者……家世游墮,至 慶 ,乃服田。」 明 都穆 《都公譚纂》卷下:「 王昌大 者, 義興 山中人也。身長七尺,膂力絶人,家故農,況服田為業。」 清 趙翼 《過青田訪劉誠意故居》詩:「處者皆 劉氏 ,丁戶累數百,猶守故侯風,服田讀書策。」

和一

亦作「 和壹 」。和合一致;和睦同心。《書·鹹有一德》:「其難其慎,惟和惟一。」《禮記·三年問》:「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則於人,人之所以羣居和壹之理盡矣。」《三國志·蜀志·譙周傳》:「故國內和一,大小勠力。」 瞿秋白 《餓鄉紀程》五:「我們卻只是決心要隨『自然』前進--不創造自創造,不和一自和一。」

持盈

保守成業。語本《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國語·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 韋昭 註:「持,守也。盈,滿也。」《後漢書·蔡邕傳》:「心恬澹於守高,意無為於持盈。」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然持盈之術,古所難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俾後御民者鹹知懍朽索,戒持盈。」

勤民

(1).勞苦百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秦 違 蹇叔 ,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左傳·昭公十五年》:「獲城而弗取,勤民而頓兵,何以事君?」《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 韋昭 註:「勤,勞也。」

(2).盡心盡力於民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實自敗也。」 杜預 註:「盡心盡力,無所愛惜為勤。」 漢 班固 《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統牧。」 晉 陸機 《辯亡論下》:「敦率遺典,勤民謹政。」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典故》:「猶以玩物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訓焉。」

詩詞推薦

鄚州道中作原文_鄚州道中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