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壽詩十二首·其九

作者:杜關 朝代:清代

自壽詩十二首·其九原文

茫茫宇宙一柴扉,水繞橋西碧四圍。

伏驥猶看芳草去,棲鴉不定故林飛。

臨邛酒美雙眉黛,背郭堂成兩布衣。

世亂何嫌居近市,郊原有虎噬人肥。

詩詞問答

問:自壽詩十二首·其九的作者是誰?答:杜關
問:自壽詩十二首·其九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自壽詩十二首·其九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宇宙

(1)

(2) 包括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3) “宇”指無限空間,“宙”指無限時間。一切物質及其存在形式的總體。哲學上又叫“世界”

柴扉

柴門。亦指貧寒的家園。 南朝 梁 范雲 《贈張徐州稷》詩:“還聞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隱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之二:“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西遊記》第六七回:“長老欣然促馬,至莊門外下馬,只見那柴扉緊閉。” 清 吳偉業 《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亂後歸來桑柘稀,牽船補屋就柴扉。”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 方蛟 叫門,柴扉半啟,走出一個莊客。”

四圍

四周;周圍

在房子四圍遍植花草

伏驥

《楚辭·九辯》:“騏驥伏匿而不見兮,鳳凰高飛而不下。” 王逸 註:“仁賢幽處而隱藏也。”後以“伏驥”比喻賢者隱居不仕。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縱是埋塵空伏驥,還憐傾蓋似登龍。”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棲鴉

唐 盧仝 《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後因以“棲鴉”比喻稚嫩拙劣的字。多作謙辭。 宋 陸游 《赤壁詞·招韓無咎游金山》詞:“素壁棲鴉應好在,殘夢不堪重續。”參見“ 塗鴉 ”。

不定

(1)

 

副詞,表示不肯定,後面常有表示疑問的詞或肯定和否定相疊的詞組

一天他不定來多少次

我明天還不定去不去呢!

(2)

 

不穩定

方向不定的風

心神不定

故林

(1).從前棲息的樹林。 南朝 宋 謝靈運 《晚出西射堂》詩:“羈雌戀舊侶,迷鳥懷故林。” 唐 李端 《送郭補闕歸江陽》詩:“雁影愁斜日,鶯聲怨故林。” 明 劉基 《吊祖豫州賦》:“魚游思故淵兮,鳥栖思故林。”

(2).故鄉的樹林。比喻故鄉或家園。 唐 杜甫 《江亭》詩:“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宋 王安石 《欲歸》詩:“緑稍還幽草,紅應動故林。” 明 宗元豫 《早春送李季子南遊》詩:“雲山正好來新句,春月初明別故林。”

(3).指 桃林 。在 華山 之東。相傳 武王 克 商 後,縱馬於 華山 之陽,放牛於 桃林 之墟,示天下不復用兵。 晉 潘岳 《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園 。”

臨邛酒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與( 文君 )俱之 臨邛 ,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 文君 當鑪。 相如 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後因以為典,亦泛指酒。 唐 羅隱 《聽琴》詩:“不知一盞 臨邛 酒,救得 相如 渴病無?” 前蜀 韋莊 《河清》詞:“翠娥爭勸 臨邛 酒,纖縴手,拂面垂絲柳。”

眉黛

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所以稱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布衣

(1) 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有布衣畢昇。——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虎噬

虎齧食。比喻勇猛。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奮臂雲興,騰跡虎噬。” 晉 陸雲 《吳故丞相陸公誄》:“委弁總乾,振翼虎噬。”

詩詞推薦

自壽詩十二首·其九原文_自壽詩十二首·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