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養心殿原文
棼橑煥晨煦,春信歸候桃。
詄盪雙闕開,盎盎眄神皋。
平秩廑予懷,與物含甄陶。
身居九重上,心為天下勞。
詩詞問答
問:仲春養心殿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仲春養心殿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豪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二
參考注釋
棼橑
樓閣的棟和椽。《文選·班固<西都賦>》:“列棼橑以布翼,荷棟桴而高驤。” 李善 註:“《説文》曰:棼,復屋棟也。扶雲切。又曰:橑,椽也。” 晉 葛洪 《抱朴子·詰鮑》:“起土木於凌霄,構丹緑於棼橑。”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引 幼安 《麗譙賦》:“棼橑岋嶪,櫺檻堅緻。”
春信
春天的信息。 唐 鄭谷 《梅》詩:“江國正寒春信穩,嶺頭枝上雪飄飄。” 宋 陸游 《梅花》詩:“春信今年早,江頭昨夜寒。” 清 唐孫華 《春日漫成》詩:“天涯春信自如期,日暖鶯啼又一時。”
詄盪
(1).見“ 詄蕩蕩 ”。
(2).橫逸豪放。 清 袁昶 《贈龔生記異》詩:“詄盪名家子,胡為窮海邊。” 蔡寅 《<變雅樓三十年詩征>序》:“ 高子 詩才詄盪,常對酒當歌,咳唾成珠玉。” 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 漢 世《郊祀》、《房中》之樂,有三言、七言者,其辭閎麗詄盪,不本《雅》《頌》。”
雙闕
(1).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台上的樓觀。《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唐 吳融 《送僧歸破山寺》詩:“別來雙闕老,歸去片雲閒。” 明 王寵 《入消夏灣》詩:“千山翫迴轉,雙闕開嶙峋。”
(2).借指宮門。 唐 廣宣 《駕幸天長寺應制》詩:“宸游雙闕外,僧引百花間。”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過於雙闕,未嘗一對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國 魏 曹植 《贈徐幹》詩:“聊且夜行游,游彼雙闕間。” 唐 杜甫 《承間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之十:“意氣即歸雙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鰲 註:“雙闕,謂都中。” 明 戴縉 《楚江旅懷》詩:“客夢懸雙闕,鄉心逐五羊。”
盎盎
洋溢貌;充盈貌。《韓詩外傳》卷二:“得堯之顙, 舜 之目, 禹 之頸, 皋陶 之喙,從前視之,盎盎乎似有王者。” 唐 杜牧 《<李賀集>序》:“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 宋 蘇軾 《新釀桂酒》詩:“擣香篩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帶雨渾。” 清 趙翼 《陳繩武寓齋宴集》詩:“春情盎盎夜迢迢,占盡煙花 廿四 橋。”
神皋
亦作“神皐”。 1.神明所聚之地。《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廣衍沃野,厥田上上,寔為地之奧區神皋。” 李善 註:“謂神明之界局也。”
(2).引申為神聖的土地。 清 龔自珍 《尊隱》:“將與汝枕高林,藉豐草,去沮洳,即犖確,第四時之榮木,矚九州之神皋。”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義》引《布 * 電》:“何物胡 清 ,敢亂天紀,挽弓介馬,竟履神皋。”
(3).指京畿。《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公內樹寬明,外施簡惠,神皋載穆,轂下以清。” 李周翰 註:“神皋,謂都畿之內。”《南齊書·州郡志上》:“ 揚州 京輦神皋。”《宋史·刁衎傳》:“神皋勝地,天子所居,豈使流囚於此聚役。” 明 楊慎 《鹹陽》詩:“帝里繁華歇,神皋歲月多。”
(4).肥沃的土地。《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禹 穴神皋,地埒分 陝 。” 李周翰 註:“皋,地也,其地肥沃故云神皋。”《宋書·自序傳·沉亮》:“竊見郡境有舊石堨,區野腴潤,實為神皋。” 唐 溫庭筠 《秋日》詩:“爽氣變昏旦,神皋徧原隰。”
平秩
謂辨次耕作的先後。《書·堯典》:“寅賓日出,平秩東作。” 孔 傳:“平均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也。”《史記·五帝本紀》作“便程東作”,《尚書大傳》卷一作“辯秩東作”。平、便、辯、古字通。《晉書·束晳傳》:“雖使 羲和 平秩, 后稷 親農……猶不足以致倉庾盈億之積也。” 宋 王禹偁 《籍田賦》:“當東郊之迎春,是東作之平秩。”
甄陶
(1).燒制瓦器。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使治家養生必於農,則 舜 不甄陶,而 伊尹 不為庖。” 宋 沉遘 《上兩府二書》:“良工甄陶,方圓莫不稱其用。”
(2).化育;培養造就。 漢 揚雄 《法言·先知》:“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甄陶國風。” 李周翰 註:“甄陶,謂燒土為器。言欲政化純厚,亦如甄陶乃成。”《舊唐書·孝友傳·裴守真》:“甄陶化育,莫匪神功,豈於樂舞,別申嚴敬。” 明 歸有光 《松江新建行省頌》:“小子不佞,辱荷甄陶。” 清 方苞 《曾孺人楊氏墓表》:“然後知孺人之德,能甄陶子婦而諭其志也。”
(3).喻天地,造化。 宋 梅堯臣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詩:“ 有唐 文最盛, 韓 伏 甫 與 白 。 甫 白 無不包,甄陶鹹所索。” 金 蕭貢 《自感》詩:“形骸付與甄陶外,禍福難防倚伏前。”
九重
(1).九層;九道。《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願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 河 無津。”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營中上下,渾如走馬。”
(3).指天門;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斿,垂惠恩,鴻祜休。” 唐 李白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 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詞·酒泉子》:“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