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太平汪公仲雲松樓

作者:凌希惠 朝代:元代

題太平汪公仲雲松樓原文

黃山削翠摩層空,下視眾岫培塿同。

丹崖雪竇相掩映,一支北走如翔龍。

樓居下有隱君子,擇幽面勢雕青紅。

遂令岩壑千萬態,一覽盡在雙眸中。

白雲輸雨出深谷,蒼松倚壁來清風。

非徒為人滌煩暑,亦且與國成年豐。

松聲雲氣入清玩,俯欄不覺輕千鍾。

儒宗珍畫有深意,猿鶴起舞山改容。

明當登高為君賦,寫我磈磊平生胸。

詩詞問答

問:題太平汪公仲雲松樓的作者是誰?答:凌希惠
問:題太平汪公仲雲松樓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凌希惠的名句有哪些?答:凌希惠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三

參考注釋

黃山

中國名山,在安徽省東南部,主峰1841米,風景秀麗,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聞名於世,為重要風景旅遊勝地

層空

高空。 唐 孟郊 《春日送鄒儒立少府扶持赴雲陽》詩:“高步詎留足,前程在層空。” 宋 范成大 《次韻陳仲思觀雪》:“ 越 人來省識,把酒酹層空。”

下視

(1).由高處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視。” 漢 揚雄 《甘泉賦》:“攀琁璣而下視兮,行游目乎 三危 。”《舊唐書·王方慶傳》:“山徑危險,石路曲狹,上瞻駭目,下視寒心。”

(2).輕視,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議守》:“ 匈奴 屢變,往往犯塞,殺戮吏民,不勝其酷。至於書問傲慢,下視中國。”《三國志平話》卷下:“ 曹相 下視 張松 。” 明 李贄 《定林庵記》:“子欲學,幸毋下視 周安 。”

培塿

本作“部婁”。小土丘。《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部婁無松柏。” 杜預 註:“部婁,小阜。” 漢 應劭 《風俗通·山澤·培》引《左傳》作“培塿”。《晉書·劉元海載記》:“當為崇岡峻阜,何能為培塿乎。”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眺望三峯,壁立與天接,眾山皆成培婁。”

丹崖

綺麗的岩壁。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丹崖嶮巇,青壁萬尋。” 唐 李白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詩:“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明 劉基 《徐資深華山圖》詩:“ 華 岳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開仙掌。”

雪竇

(1).山名。山在 浙江省 奉化市 西,為 四明山 別峰,有 雪竇寺 、 妙高台 、 飛雪亭 、 千丈岩瀑 、 三隱潭瀑 等名勝。《景德傳燈錄·明州雪竇山常通禪師》:“ 明州 雪竇山 常通禪師 , 邢州 人也,姓 李 氏,入 鵲山 出家…… 大順 二年,郡守請居 雪竇 ,鬱然盛化。” 元 成廷珪 《送澄上人游浙東》詩之一:“曉飯 天童 筍,春泉 雪竇 茶。”

(2).寺名。在 雪竇山 。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 雪竇 在 四明 ,與 天童 、 育王 俱號名剎。”

(3). 唐 宋 時的一些高僧名號,因掛單 雪竇寺 而得名。 宋 蘇軾 《再和並答楊次公》:“高懷卻有 雲門 興,好句爭傳 雪竇 風。” 王十朋 集註:“ 次公 曰:‘ 雪竇禪師 有集行於世。’ 堯卿 曰:‘師諱 重顯 ,字 隱之 , 遂州 李氏 子。後出家,受供,學經論業於鄉里。晚參 隨州 智門祚 和尚,遍游叢林,遷 四明 之 雪竇 。由是雲門之道,復振於 江 浙 。’”

相掩

相抵。《漢武帝內傳》:“校計功過,殆已相掩。”

一支

(1).猶一條。常指河流或山脈的支派。 唐 李端 《送鄭宥入蜀迎覲》詩:“ 劍門 千轉盡, 巴水 一支長。”《朱子語類》卷二:“或問天下之山,西北最高?曰:然。自 關中 一支生下 函谷 ,以至 嵩山 ,東盡 泰山 ,此是一支;又自 皤冢 漢水 之北,生下一支,至 揚州 而盡; 江 南諸山,則又自 岷山 分一支以盡乎兩 浙 、 閩 、 廣 。”

(2).各種學派、流派或宗族的支派,亦名一支。

(3).一肢。支,肢。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每折一支,辭色愈厲,竟斷四體而卒。”

北走

敗走,戰敗而逃。《鶡冠子·近迭》:“以靜為擾,以安為危,百姓家困人怨,禍孰大焉?若此者,北走之日,後知命亡。” 陸佃 解:“軍敗曰北。”

樓居

(1).住樓房。《史記·孝武本紀》:“今陛下可為觀,如 緱氏城 ,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且僊人好樓居。” 宋 朱熹 《和戴主簿韻》:“平生本自好樓居,況接高人永晝餘。”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沉惟敬》:“俗好樓居,至十餘層,而又不善陶埴,即王居亦以茅覆,故易敗,亦易成。”

(2).指樓房。 唐 鄭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詩》之一:“地軸樓居遠,天台闕路賒。” 明 唐順之 《咨總督都御史胡》:“ 廟灣 之巢,墻厚如堅城,樓居平屋,延袤三里;深房曲巷,險如設阱。”

隱君子

原指隱居逃避塵世的人,後來借指吸毒成癮或吸菸成癮的人(隱、癮諧音)

老子,隱君子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面勢

亦作“ 面埶 ”。方面;形勢。《周禮·考工記序》:“或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審曲面埶,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陰陽之面背是也。” 孫詒讓 正義:“ 鄭鍔 云:‘審曲者,審其曲也。面埶者,面其埶也。材有曲直,直者不待審而可知,審其曲者,然後見其理之所在。埶有向背,背者不可向以為用,面其埶然後順其體之所向。’……與 先鄭 異,亦通。”後據 鄭 注引申為建築物和自然環境的情勢、外觀、位置。 南朝 梁武帝 《游鍾山大愛敬寺》詩:“面勢周大地,縈帶極長川。” 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敢謀土木麗,自覺面勢堅。” 宋 程大昌 《北邊備對·黃河四大折》:“ 黃河 自 鹽澤 西來,暨達 潼關 ,其面勢所向,凡四大折。”

青紅

青色和紅色。常用以指代顏料、胭脂粉黛、彩霞、燈彩等。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粉牆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宋史·奸臣傳二·蔡攸》:“或侍曲宴,則短衫窄袴,塗抹青紅。” 宋 王安石 《梁王吹台》詩:“仰不見王處,雲間指青紅。”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久慙衰病承貂珥,乍眩青紅列只孫。”

岩壑

(1).山巒溪谷。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寢瘵謝人事,滅跡入雲峯。巖壑寓耳目,歡愛隔音容。” 唐 盧綸 《太白西峰書懷》詩:“山明鳥聲樂,日氣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陽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輝。”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別。”

(2).借指隱者的住所或隱者。 唐 岑參 《下外江舟中懷終南舊居》詩:“巖壑歸去來,公卿是何物?” 宋 黃庭堅 《和答外舅孫莘老》詩:“少監巖壑姿,宿昔廊廟具。”

千萬

副詞,無論如何,不管怎樣

千萬不復全。——《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千萬無渝 。——唐· 李朝威《柳毅傳》

一覽

用圖表或簡明的文字做成的關於概況的說明(多用做書名)

“北京名勝古蹟一覽”

雙眸

兩顆眼珠。 南朝 宋 謝惠連 《自箴》:“氣之清明,雙眸善識。” 宋 王禹偁 《月波樓詠懷》:“ 武昌 地如掌,天末入雙眸。”《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看那先生,細瘦,通眉長爪,雙眸烱烱,知他不是庸流。”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深谷

幽深的山谷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非徒

不但;不僅。《孟子·公孫丑上》:“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南朝 宋 謝靈運 《郡東山望溟海》詩:“非徒不弭望,覽物情彌遒。” 明 李東陽 《永嘉縣學奎光閣記》:“積書數千卷,庋置其中,以資講誦,博見聞,非徒為登臨眺望之具也。”

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態度

他為人正直

為人正派

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公子為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其為人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為人迂訥。——《聊齋志異·促織》

(2) 與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為人

(3) 像貌特徵

為人潔白晰。——《樂府詩集·陌上桑》

煩暑

悶熱;暑熱。《南史·梁武陵王紀傳》:“季月煩暑,流金鑠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 宋 辛棄疾 《御街行》詞:“好風催雨過山來,吹盡一簾煩暑。” 明 楊慎 《漁家傲》詞:“六月 滇 南波漾渚,水雲鄉里無煩暑。” 鄭澤 《夏夜作》詩:“煩暑不我蒸,靈宮自澄澈。”

亦且

又,而且。《荀子·王制》:“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非唯致果為毅,亦且厲辭為武。”《水滸傳》第十二回:“制使又是有罪的人,雖經赦宥,難復前職。亦且 高俅 那廝現掌軍權,他如何肯容你?”《紅樓夢》第五九回:“未免又氣又恨,亦且遷怒於眾。”

與國

盟國;友邦。《管子·八觀》:“與國不恃其親,而敵國不畏其彊。”《史記·項羽本紀》:“ 項梁 曰:‘ 田假 為與國之王,窮來從我,不忍殺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相與交善為與國,黨與也。”《資治通鑑·魏元帝景元四年》:“ 漢 主使羣臣會議,或以 蜀 之與 吳 ,本為與國,宜可奔 吳 。” 鄒韜奮 《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他們終不能認清敵與友的區分,把任何國家都看作‘與國’,結果是得不到一個‘與國’!”

成年

(1) 到了成人的年齡;到了成熟的時期

成年男子

(2) 完全成熟的

成年獅子

松聲

松濤聲。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俯視崝嶸,窐寥窈冥,不見其底,虛聞松聲。” 宋 王安石 《欹眠》詩:“松聲悲永夜,荷氣馥初涼。”《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墻一望,裡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菸冷落,殿宇荒涼。”

雲氣

稀薄遊動的雲

清玩

供賞玩的雅致的東西

山莊劉氏富清玩。—— 歐陽玄《題山莊所藏東坡畫古木圖》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千鍾

(1).極言糧多。古以六斛四斗為一鍾,一說八斛為一鍾,又謂十斛為一鍾。《孔子家語·致思》:“ 季孫 之賜我粟千鍾也,而交益親。”《史記·貨殖列傳》:“屠牛羊彘千皮,販穀千鍾,薪稾千車。” 晉 葛洪 《抱朴子·吳失》:“猶託萬鈞於尺舟之上,求千鍾於升合之中。”

(2).指優厚的俸祿。《史記·魏世家》:“ 魏成子 以食祿千鍾,什九在外,什一在內。” 宋 陸游 《破陣子》詞:“仕至千鍾良易,年過七十常稀。” 明 徐霖 《繡襦記·墮計消魂》:“你且努力加餐,祿享千鍾自有時。”

(3).千盅,千杯。極言酒多或酒量大。《孔叢子·儒服》:“ 堯 舜 千鍾, 孔子 百觚。” 明 沉受先 《三元記·斗東》:“邂逅相逢,情懷更濃,通霄暢飲千鍾,人生不飲總成空。” 清 袁於令 《西樓記·疑迷》:“酒逢知己千鍾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4).鐘律名。《呂氏春秋·侈樂》:“ 宋 之衰也,作為千鍾。” 高誘 註:“鐘律名。”

儒宗

儒者的宗師。 漢 以後亦泛指為讀書人所宗仰的學者。《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贊》:“ 叔孫通 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 漢 家儒宗。”《漢書·蕭望之傳贊》:“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為儒宗,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 王安石 《上邵學士書》:“昔 昌黎 為 唐 儒宗。”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石林公著作存佚考》:“ 石林 公以宏通淵雅之才,研求經義,撰述辭章,蔚為一代儒宗文伯。”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學術的華袞,粹然成為儒宗。”

深意

非常深刻的含意

猿鶴

(1).猿和鶴。《宋史·石揚休傳》:“ 揚休 喜閒放,平居養猿鶴,玩圖書,吟詠自適。” 明 劉基 《追和音上人》:“夜永星河低半樹,天清猿鶴響空山。”

(2).借指隱逸之士。 清 方文 《飲從兄搢公民部》詩:“猿鶴豈無乾祿意,江關只恐厭人稠。”

(3).見“ 猿鶴沙蟲 ”。

起舞

亦作“ 起儛 ”。1.起身舞蹈。《國語·晉語二》:“ 驪姬 許諾,乃具,使 優施 飲 里克酒 。中飲, 優施 起舞。”《隋書·五行志上》:“ 武帝 講於 重雲殿 ,沙門 誌公 忽然起儛歌樂,須臾悲泣。” 宋 王安石 《後元豐行》:“ 吳 兒踏歌女起舞,但道快樂無所苦。” 蔡東藩 《唐史通俗演義》第十六回:“ 太宗 起舞,諸王等更迭奉觴。”

(2).“聞鷄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時奮發,刻苦磨鍊。典出《晉書·祖逖傳》。 宋 蘇轍 《中秋月望十六終夜如晝》詩:“冷澈登臨倦,衰慵起舞遲。” 清 納蘭性德 《滿庭芳·題元人<蘆州聚雁圖>》詞:“待向中宵起舞,無人處,那有村雞。”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旋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記沿途所見》詞:“應中宵起舞到鷄鳴,練腰腳。”參見“ 聞雞起舞 ”。

改容

(1).改變儀容;動容。《莊子·德充符》:“ 子產 蹵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禰衡 被 魏武 謫為鼓吏。正月半試鼓, 衡 揚枹為《漁陽》,摻檛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舊唐書·柳公權傳》:“ 穆宗 政僻,嘗問 公權 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 清 陳夢雷 《絕交書》:“老朽布衣受封時,已甘與兒輩闔門其斃,年兄亦為改容。”

(2).猶改扮。 清 顧炎武 《剪髮》詩:“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賈。”

明當

猶明日,明天。《北史·蕭寶夤傳》:“ 寶夤 明當拜命,其夜慟哭。” 唐 王維 《宿鄭州》詩:“明當渡 京水 ,昨晚猶 金谷 。” 宋 吳潛 《水調歌頭·和梅翁韻預賦山中樂》詞:“倚棹明當發,歸夢落三洲。”

明白得當。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見 陸丈 回書,其言明當。”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古人不忌重韻》:“古人但取文理明當而已,初不避重字也。” 清 姚鼐 《復魯絜非書》:“抑人之學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陳理義必明當,布置取捨,繁簡廉肉不失法,吐辭雅馴不蕪而已。”

登高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登山的風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磈磊

(1) 累積的石塊

(2) 比喻心中鬱積的不平之氣;塊壘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詩詞推薦

題太平汪公仲雲松樓原文_題太平汪公仲雲松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