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詩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品詩堂原文

品詩非謂品詩階,觸目知為詩品皆。

豈似三唐分甲乙,由來萬物入情懷。

大都樂在臣民泰,亦每憂於暘雨乖。

四集吟成三萬首,辭多那免躁人儕。

詩詞問答

問:品詩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品詩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品詩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佳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八

2. 謂品其等級也

參考注釋

非謂

(1).無謂,沒有意義,不合道理。 漢 王充 《論衡·譴告》:“夫謂災異為譴告誅罰,猶為雷 * 罰陰過也。非謂之言,不然之説也。”《隋書·煬帝紀上》:“豈得保茲寵祿,晦爾所知,優遊卒歲,甚非謂也。”

(2).猶言並非說。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是以經始權其多福,慮終取其少禍。非謂侯伯無可亂之符,郡縣非致治之具也。” 南朝 梁 沉約 《恩幸傳論》:“ 漢 末喪亂, 魏武 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謂世族高卑。”

觸目

(1) 容易被看到

大平原最為觸目的特點是沒有樹

(2) 目光接觸到

觸目驚心

詩品

(1).對詩的品評。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序》:“近 彭城 劉士章 ,俊賞之士,疾其淆亂,欲為當世詩品,口陳標榜。其文未遂,感而作焉。”

(2).詩的品級格調。 金 元好問 《自題<中州集>後·錦袍》詩:“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 吳 儂得錦袍。”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 商寶意 先生云:‘詩品官階兩不高。’前輩之虛心如此。”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隨園續詩品》:“不知 表聖 不落言詮,獨取景象,以示詩中有如是種種品格,此其所以名詩品也。”

三唐

詩家論 唐 人詩作,多以初、盛、中、晚分期,或以中 唐 分屬盛、晚,謂之“ 三唐 ”。 清 顧有孝 《江左三大家詩鈔序》:“雖體要不同,莫不源流六義,含咀三 唐 ,成一家之言,擅千秋之目。” 姚華 《論文後編》:“可謂六代儷語之佚文,三 唐 近體之摘句也。”參見“ 四唐 ”。

甲乙

(1).指春季。《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 孔穎達 疏:“其當孟春、仲春、季春之時,日之生養之功,謂為甲乙。”《管子·四時》:“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發五政。” 尹知章 註:“甲乙統春之三時也。”《史記·天官書》:“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曰東方木,主春,日甲乙。” 唐 武則天 《唐明堂樂章·角音》:“扇條風,乘甲乙。”

(2).次第;等級。《關尹子·四符》:“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臥者,有死病者,有死藥者,等死,無甲乙之殊。”《後漢書·馬融傳》:“校隊案部,前後有屯,甲乙相伍,戊己為堅。” 李賢 註:“甲乙謂相次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恰好這回遇了官課,照例當堂繳卷之後,匯送到衙門裡,憑官用評定甲乙的。”

(3).評定優劣。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或言高下定於考試官,編排第受成而甲乙之,無預與奪。”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專愚》:“公讀書未識字,每附會知文,見制義,輒胡亂甲乙之。”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三:“﹝ 浣青 等五人﹞各呈詩請政,公欣然為甲乙之。”

(4).比並;相屬。 宋 陸游 《跋<中興間氣集>》:“議論凡鄙,與近世《宋百家詩》中小序可相甲乙。”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一:“ 帝乙 歸妹者,言人君之德與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倫也。”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筆墨研冠天下》:“ 韓偉升 所製,久藏膠力皆不乏精采,與新製敵,可與 李氏 父子甲乙者。”

(5).猶言數一數二。 唐 韓愈 《苗氏墓志銘》:“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盧府君 ,諱 貽 ,有文章德行,其族世所謂甲乙者。”

(6).引申為稱譽,讚揚。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君見弟益自力,鄉論多甲乙。”

(7).謂一一列舉。《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事事甚多,不復甲乙。”

(8).甲科、乙科的並稱。 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詩序:“今茲春連茹甲乙,淑問休闡,為時之冠。” 清 方苞 《祭張母吳夫人文》:“嗚呼!世俗之人,願望子舉甲乙,歷科第,而死不恨者眾矣。”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錄>敘》:“無論甲乙一第,未有終身不沾一祿者。”

(9).甲帳、乙帳的並稱。 漢 張衡 《西京賦》:“大駕幸乎 平樂 ,張甲乙而襲翠被。” 唐 長孫佐輔 《古宮怨》詩:“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帳。”詳“ 甲乙帳 ”。

(10).指初更、二更。 明 唐寅 《唐長民壙志》:“讀書夜必踰甲乙,其興亦未嘗至漏盡也。”

(11).代詞。猶某某。《宋書·禮志二》:“某曹關太常甲乙啟辭。押。”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於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情懷

含有某種感情的心境

暢舒情懷

大都

中國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建設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臣民

泛指國君統屬的臣下和百姓。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遯》:“普天率土,莫非臣民。” 宋 葉適 《上光宗皇帝札子》:“然臣民奔走,愛戴無異平日。” 清 李漁 《玉搔頭·媲美》:“從此勵精圖治,以慰臣民顒望之心。” 巴金 《秋》十二:“他們像瘋狂的專制君主,憑著個人一時的好惡,任意屠戮沒有抵抗力的臣民。”

四集

由四方會集一處。《後漢書·寇恂傳》:“士馬四集,幡旗蔽野。”《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 旻 嘗與 幽州 都督 孫佺 北伐,為 奚 所圍, 旻 舞刀立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斷, 奚 大驚引去。”《宋史·李綱傳上》:“大兵四集,彼孤軍深入,雖不得所欲,亦將速歸。”

躁人

指急躁的人。《易·繫辭下》:“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漢 王充 《論衡·自紀》:“被躁人之名,以多為不善。” 宋 司馬光 《乞不更責降王陶札子》:“臣愚伏望陛下於執政進呈 王陶 謝上表之際,但諭以躁人之辭,不足深罪,前已左遷在外,豈可更加貶責。”

詩詞推薦

品詩堂原文_品詩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