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六春秋別惠泉,重來可不試烹煎。
閒情本擬泯一切,結習無端憶已前。
覆院仍看松半偃,隔牆還見柳三眠。
澆書恰喜供軟飽,勝酒何妨也得全。
詩詞問答
問:《聽松庵竹壚煎茶四疊舊作韻·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十九
參考注釋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2) 年齡
(3) 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4) 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重來
(1).再來;復來。 晉 陶潛 《雜詩》之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宋 秦觀 《望海潮·洛陽懷古》詞:“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事事堪嗟。” 劉大白 《丁寧·春雪》:“讓寒飆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可不
可不是,用反詰形式加強語氣,表示贊同附和別人的話
烹煎
燒煮,烹飪。 宋 蘇軾 《豆粥》詩:“又不見 金谷 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 宋 李覯 《閔雨》詩:“ 鹹池 煗水不敢沃, 陽侯 失色愁烹煎。”
情本
事情的根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銓賦》:“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亂以理篇,寫送文勢。”
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夢溪筆談》
常覺一切事。——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結習
(1).佛教稱煩惱。《維摩經·觀眾生品》:“時 維摩詰 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説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南朝 梁 沉約 《<內典>序》:“孤策獨騖,莫知所限;結習紛綸,一隨理悟。” 宋 蘇軾 《再和楊公濟梅花》之一:“結習已空從著袂,不須天女問云何。” 清 龔自珍 《觀心》詩:“結習真難盡,觀心屏見聞。”
(2).多指積久難除之習慣。《花月痕》第十回:“所幸詩文嗜好,結習已深,倘得問字學書,當亦三生有幸!” 冰心 《寄小讀者》二六:“致她來信說我‘詩人結習未除,幻想太高’。”
無端
(1) 沒來由;沒道理
無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無端賤婢
(3) 沒有盡頭
隔牆
把一個結構(如房屋、房間或圍欄)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開的內牆
柳三眠
傳說 漢 苑中柳樹一日三起三倒,如人一日三眠。 唐 韓鄂 《歲華紀麗·春》:“日夜分,草木動,柳三眠而盤地,花五出以照人。” 宋 無名氏 《漫叟詩話》:“嘗見曲中使柳三眠事,不知所出。後讀 玉溪生 《江之嫣賦》云:‘豈如河畔牛星,隔歲止聞一過;不比苑中人柳,終朝剩得三眠。’注云:‘ 漢 苑中有柳,狀如人形,一日三起三倒。’”
澆書
指晨飲。 宋 陸游 《春晚村居雜賦絕句》之五:“澆書滿挹浮蛆瓮,攤飯橫眠夢蝶牀。”自註:“ 東坡先生 謂晨飲為澆書。” 宋 趙與虤 《娛書堂詩話》卷上:“ 東坡 謂晨飲為澆書, 李黃門 謂午睡為攤飯。” 清 錢謙益 《贈星士》詩:“澆書攤飯醉仍眠,任運騰騰信往緣。”
軟飽
(1).謂飲酒。 宋 蘇軾 《發廣州》詩:“三杯軟飽後,一枕黑甜餘。”自註:“ 浙 人謂飲酒為軟飽。” 明 馮時化 《酒史·酒考》:“酒醉曰軟飽。” 清 周亮工 《題所作八分書寒鴉歌后》:“老人潦倒塗鴉,尚可易三日軟飽,皆足記也。” 清 鈕琇 《觚賸·酒芝》:“憶君去後,猶存故人酒一罌。請佐君軟飽可乎?”
(2).謂以流質或軟和的食物充飢。 清 趙翼 《齒痛》詩:“餔糜但軟飽,就枕鮮美睡。” 清 趙翼 《邵松阿落一齒已而落處更生所謂兒齒也走筆奉賀》詩:“軟飽惟資 張蒼 乳,柔存幸剩 商容 舌。”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得全
(1).獲得保全。《莊子·達生》:“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漢書·刑法志》:“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新唐書·裴度傳》:“ 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計自去年十月至今,孤軍在萬里外陷重圍者三月,卒得全。”
(2).謂人臣事君之禮無所失。《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馬貞 索隱:“得全,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失,故云得全也。”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3).指完全具備。 清 張芳 《黛史》:“聲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