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江上霞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賦得江上霞原文

明霞出江渚,冉冉麗層霄。

插漢疑鯨飲,填河象鵲橋。

光浮雲母障,影落蛟人綃。

披日扶丹轂,行雲映翠翹。

長空如掛練,若木共擎標。

駕海常朝漢,興波欲赴潮。

遙山點翠黛,近浦拂蘭苕。

蜃氣浮疑結,靈旗颯共飄。

羽人持絳節,海客拾明瑤。

今夕乘槎者,寧知天路迢。

詩詞問答

問:賦得江上霞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賦得江上霞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賦得江上霞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蕭韻

參考注釋

明霞

燦爛的雲霞。 唐 盧照鄰 《駙馬都尉喬君集序》:“明霞曉挹,終登不死之庭;甘露秋團,儻踐無生之岸。”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誦之行雲流水,聽之金聲玉振,觀之明霞散綺,講之獨繭抽絲。此詩家四關。” 劉白羽 《一個溫暖的雪夜》:“她的兩隻眼睛可火亮火亮,就像早晨草原上燃起的一片明霞。”

江渚

江中小洲。亦指江邊。《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江 渚有事,責其死效。” 唐 李紳 《渡西陵十六韻》:“海門凝霧暗, 江 渚溼雲橫。” 宋 司馬光 《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光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感遇》:“白鵠出江渚,刷羽何鮮新。” 明 錢華 《過江》詩:“ 江 渚風高酒乍醒,川途渺渺正揚舲。”

冉冉

(1) 漸進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古樂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軟下垂的樣子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層霄

(1).高空。 晉 庾闡 《遊仙詩》之三:“層霄映紫芝,潛澗汎丹菊。” 唐 李白 《大獵賦》:“彼層霄與殊榛,罕翔鳥與伏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東上入石峽,峽兩峰中剖,上摩層霄,裂罅相距不及丈。” 鄭澤 《讀鈍庵紅薇感舊記作》詩:“金風吹素節,陰曀幔層霄。”

(2).指雲氣。 宋 蘇軾 《西江月·頃在黃州》詞:“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插漢

(1).插入河漢。極言其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淯水》:“其水南流經 魯陽關 左右,連山插漢,秀木乾雲。” 元 錢惟善 《龍峰孤塔》詩:“高標插漢蒼龍左,倒影橫江白鶴東。” 清 吳偉業 《九峰詩·橫雲山》:“ 橫雲 插漢領諸峯,雨過泉飛亂壑松。”

(2). 明 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稱 插漢兒 、 察罕 、 察哈爾 ,本 元 裔 小王子 之後。 明 嘉靖 間 卜赤 (一作 布希 )駐牧 插漢 之地,因以為名。參閱《清文獻通考·輿地二三》。

鯨飲

比喻豪飲。 明 朱朴 《與沉東川夜話》詩:“把酒為鯨飲,吹簫學鳳鳴。” 明 李東陽 《體齋宅賞蓮席上得十字》詩:“我狂不去當重來,鯨飲碧筩三萬吸。” 郭沫若 《孔雀膽》第四幕:“自背囊中將酒瓶取出,拔塞鯨飲。”

填河

亦稱“ 填橋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織女 相會,群鵲銜接為橋以渡銀河的民間傳說。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詩:“離前忿促夜,別後對空機。倩語雕陵鵲,填河未可飛。” 五代 徐夤 《鵲》詩:“香閨報喜行人至,碧漢填河織女回。” 明 高啟 《鵲軒》詩:“詎信填河事,寧歌繞樹詩。” 清 李漁 《蜃中樓·結蜃》:“那樓上呵,好一似天孫織所,淒淒可憐;俺便做個填橋烏鵲行方便!”參見“ 鵲橋 ”。

鵲橋

古代民間傳說天上的織女七夕(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晚上)渡銀河與牛郎相會,喜鵲來搭引渡橋,叫做鵲橋

鵲橋相會(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別後短暫團聚)

浮雲

(1)

(2) 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元· 關漢卿《竇娥冤》

(3) 比喻飄忽不定,未有定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蛟人

傳說居于海底的人。蛟,通“ 鮫 ”。 晉 木華 《海賦》:“其垠則有天琛水怪,蛟人之室。”《文選》作“鮫人”。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 宋 梅堯臣 《王安之寄石榴》詩:“割之珠落盤,不待蛟人泣。” 清 吳偉業 《包山寺贈古如和尚》詩:“咒缽蛟人聽,彈棋鶴子驚。”

丹轂

猶丹輪。指華貴的車。 三國 魏 曹植 《閒居賦》:“丹轂更馳,羽騎相過。”《後漢書·崔駰傳》:“﹝ 駰 ﹞母 師氏 能通經學、百家之言, 莽 寵以殊禮,賜號 義成夫人 ,金印紫綬,文軒丹轂,顯於 新 世。” 宋 陳師道 《贈二蘇公》詩:“前驅 吳回 後 炎皇 ,絳旂丹轂朱冠裳。”

行雲

流動的雲;亦用以比喻女子頭髮

翠翹

(1).翠鳥尾上的長羽。《楚辭·招魂》:“砥室翠翹,絓曲瓊些。” 王逸 註:“翠,鳥名也;翹,羽也。”

(2).古代婦人首飾的一種。狀似翠鳥尾上的長羽,故名。 唐 韋應物 《長安道》詩:“麗人綺閣情飄颻,頭上鴛釵雙翠翹。” 宋 周邦彥 《憶秦娥·佳人》詞:“人如玉,翠翹金鳳,內家妝束。” 清 李漁 《蜃中樓·訓女》:“終朝阿母梳雲髻,甚日檀郎整翠翹。”

長空

寬廣高遠的天空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 * 《蝶戀花·答李淑一》

遨遊長空

掛練

形容瀑布。練,白絹。 明 徐渭 《七十二峰歸來書寺壁》詩:“五條掛練玉龍奔,七十二峰鬼斧痕。”

若木

古代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 衡石山 、 九陰山 、 泂野之山 ,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 郭璞 註:“生 崑崙西 附西極,其華光赤下照地。”一說,即扶桑(見 清 段玉裁 《說文·木部》“榑”字注)。《楚辭·離騷》:“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唐 李嶠 《日》詩:“日出扶桑路,遙升若木枝。” 清 錢謙益 《曾湖浴日》詩:“浴日晴波漾六時,丹淵若木影參差。” 鄭澤 《登樓嘆》詩:“不見若木嬌榑桑,但見蝦蟹變作長鯨長。”

駕海

(1).航海。 唐太宗 《幸武功慶善宮》詩:“梯山鹹入款,駕海亦來思。”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詩:“朝宗延駕海,師役罷梁 溠 。”

(2).支撐水宮。駕,通“ 架 ”。 元 關漢卿 《哭存孝》第三折:“他是那擎天白玉柱,端的是駕海紫金梁。”

(3).鼓浪。 元 王惲 《大雹行》:“黑風駕海天外立,萬騎先聲振林谷。”

常朝

(1).固定的朝廷。《晉書·李重傳》:“然承 魏 氏彫弊之跡,人物播越,仕無常朝,人無定處,郎吏蓄於軍府,豪右聚於都邑,事體駁錯,與古不同。”

(2).舊時臣子對皇帝的一般的朝見。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三:“兩省官文武百官,日赴 文德殿 ,東西相向對立,宰臣一員押班,聞傳不坐,則再拜而退,謂之常朝。”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洗象》:“凡大朝會,役象甚多,駕車馱寳皆用之。若常朝止用六隻耳。”

興波

激起波瀾。比喻製造事端,引起紛爭。 清 蔣士銓 《桂林霜·閨誠》:“萬一興波,公公自能箝制。”

翠黛

(1).眉的別稱。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畫眉,故名。 唐 杜甫 《陪諸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詩之二:“ 越 女紅裙濕, 燕 姬翠黛愁。” 宋 秦觀 《南鄉子》詞:“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閨詠》:“幾番盼殺 張京兆 ,翠黛留將懶自描。”

(2).指畫眉用的青黑色螺黛。 郁達夫 《沉淪》四:“半痕新月,斜掛在西天角上,卻似仙女的蛾眉未加翠黛的樣子。”

(3).黑綠色。 唐 皮日休 《太湖詩·石板》:“似將翠黛色,抹破 太湖 秋。” 宋 史達祖 《雙雙燕·詠燕》詞:“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 清 吳偉業 《贈家園次湖州守五十韻》:“嵐光浮翠黛,塔勢界金繩。”

蘭苕

蘭花。《文選·郭璞<遊仙詩>》:“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 李善 註:“蘭苕,蘭秀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 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四:“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金 元好問 《望雲謠》:“登山採蘭苕,蘭苕霜早凋。”

蜃氣

亦作“蜄氣”。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後發生顯著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現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異幻象。常發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古人誤以為蜃吐氣而成,故稱。《史記·天官書》:“海旁蜄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 南朝 梁簡文帝 《吳郡石像碑》:“遙望海中,若二人像。朝視沉浮,疑諸蜃氣,夕復顯晦,乍若潛火。” 明 無名氏 《四賢記·會母》:“謾委蛇 淄青 道,萬里晴光重照,會見波恬蜃氣銷。” 何其芳 《畫夢錄·爐邊夜話》:“在那遼闊間也許有長春的島嶼,如蜃氣所成的樓閣。”

疑結

猶疑團。《晉書·杜弢傳》:“時與足下思散疑結,求擒其黨帥;惟患算不經遠、力不陷堅耳。” 清 陳確 《與吳裒仲書》:“惟學問之事,種種疑結,不能去懷。”

靈旗

亦作“ 靈旂 ”。 1.戰旗。出征前必祭禱之,以求旗開得勝,故稱。《史記·孝武本紀》:“其秋,為伐 南越 ,告禱 泰一 ,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以象天一三星,為 泰一 鋒,名曰‘靈旗’。為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漢書·禮樂志》:“招搖靈旗,九夷賓將。” 顏師古 註:“畫招搖於旗以征伐,故稱靈旗。” 宋 岳珂 《桯史·吳畏齋謝贄啟》:“使靈旗再圖北指,詎不先出 峴 之師。” 清 許承欽 《錢塘江觀潮》詩:“靈旗百萬驅雷鼓,彊弩三千試水犀。”

(2).神靈的旗子。 唐 劉禹錫 《七夕》詩之一:“河鼓靈旗動, 嫦娥 破鏡斜。” 宋 文天祥 《代酹解星文》:“靡靈旗兮風翩翩,舉天瓢兮酌天泉。” 明 屠隆 《綵毫記·遊玩月宮》:“五雲車,靈旗導,七寶宮,鸞輿到。” 清 譚嗣同 《桃花夫人廟神弦曲》之一:“帝子靈旗千里遙,渚宮玉露苹花泣。”

(3).道教法器之一。用以驅邪鎮鬼。 宋 王珪 《依韻和王室徽奉安中太乙神像》:“妖氛自逐靈旂捲,瑞穀常登御廩蕃。”

羽人

(1).古官名。《周禮·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時徵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以當邦賦之政令。”《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二》:“ 晏子 不時而入見曰:‘蓋聞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將殺之。’”

(2).神話中的飛仙。《楚辭·遠遊》:“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舊鄉。” 洪興祖 補註:“羽人,飛仙也。” 晉 王嘉 《拾遺記·唐堯》:“貫月查,亦謂掛星查,羽人棲息其上。”

(3).道家學仙,因稱道士為羽人。 唐 錢起 《臥疾答劉道士》詩:“寶字比仙藥,羽人寄柴荊。”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入道》:“來這 華山 雲臺觀 做個羽人,明星夜禮,靈藥朝修。” 清 朱彝尊 《同錢王過白雲觀分韻》之一:“偶尋樵子逕,因訪羽人居。”

絳節

(1).古代使者持作憑證的紅色符節。 南朝 梁簡文帝 《讓驃騎揚州刺史表》:“故以彈壓六戎,冠冕九牧,豈止司隸絳節,金吾緹騎。” 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詩:“絳節朱旗分日羽,丹心 * 酬明主。” 明 顧大典 《青衫記·樂天蒙召》:“感吾皇寵召,趨命還朝,絳節朱輪,紫泥丹詔,履舃重登廊廟。”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十六:“絳節夾青幢,鳴珂愉且閒。”

(2).傳說中上帝或仙君的一種儀仗。 唐 杜甫 《玉台觀》詩之一:“中天積翠玉臺遙,上帝高居絳節朝。”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天下 神霄 ,皆賜威儀,設於殿帳座外。面南,東壁,從東第一架六物:曰錦繖、曰絳節、曰寳蓋、曰珠幢、曰五明扇、曰旌。”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 太清 宮殿九霞高,玉珮羣真絳節朝。” 清 吳偉業 《清涼山贊佛》詩之三:“諸天過峯頭,絳節乘銀鸞。”

海客

(1) 經常出海航行之人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2) 居無定所的江湖人

今夕

今晚;當晚。 晉 左思 《蜀都賦》:“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韓愈 《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詩:“況當今夕圓,又以嘉客隨。” 郭沫若 《落葉》:“風雨瀟瀟著的今夕。”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天路

(1).天上的路。 漢 張衡 《西京賦》:“美往昔之 松 喬 ,要 羨門 乎天路。” 唐 陳子昂 《春日登金華觀》詩:“還逢 赤松子 ,天路坐相邀。” 清 譚嗣同 《崆峒》詩:“隔斷塵寰雲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

(2).指高遠的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險逕無測度,天路非術阡。” 唐 王維 《雙黃鵠歌送別》:“天路來兮雙黃鵠,雲上飛兮水上宿。” 清 陳恭尹 《南嶽道中從石浪庵上至高台寺》詩:“摳衣陟天路,百里上積雪。”

(3).上天的法則。猶天道。《文選·班固<幽通賦>》:“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軌。” 李善 注引 劉德 曰“人道既然,仰視天道,又同法也。”

(4).指日月星辰等天體運行的規律。《宋書·律曆志中》:“是以臣前以制典餘日,推考天路,稽之前典,驗之食朔,詳而精之,更建密歷。”

(5).指京都。 前蜀 韋莊 《和陸諫議避地寄東陽進退未決見寄》:“未歸天路紫雲深,暫駐 東陽 歲月侵。” 宋 曾鞏 《故翰林侍讀學士錢公墓志銘》:“學則知經,文則能賦。矧曰方聞,揚聲天路。”

(6).喻及第、出仕等。 唐 王建 《山中寄及第故人》詩:“如何棄我去,天路忽騰驤。” 宋 曾鞏 《送關彥遠赴河北》詩:“詩作士林夸刻燭,賦成天路喜同時。” 清 方文 《容城答鄭魯若兼寄沉眉生》詩之二:“顧盼二三子,比翼翔天路。”

詩詞推薦

  •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李賀唐代〕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長船倚雲泊,石鏡秋涼夜。豈解有鄉情?弄月聊鳴啞。
  • 贈歌人(一作贈佳人)

    武元衡唐代〕林鶯一哢四時春,蟬翼羅衣白玉人。曾逐使君歌舞地,清聲長嘯翠眉顰。
  • 小遊仙二十首

    楊維楨元代〕元君賜覲素華台,酒飲龍胎五色醅。醉啖蟠桃三百顆,手懷遺核大如杯。女郎雙雙白玉床,對博宛在橘中央。青城
  • 月夜金陵懷古

    李白唐代〕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業大江流。綠水絕馳道,青松摧古丘。台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別殿
  • 寄伍長卿

    何吾騶明代〕桐葉盡秋風,煩蟬咽暮鍾。不堪經歲別,山館落芙蓉。露冷歌聲苦,煙籠雨氣重。故人憔悴甚,誰復問臨邛。
  • 登棲賢寺閣

    李孫宸明代〕丹梯依寶地,登陟上青冥。五老平窺戶,千峰低列屏。罡風生下界,紫霧濕疏欞。此夜天邊望,江湖有客星。
  • 同楊亦琳游報恩寺

    李之世明代〕初地何年梵剎開,一經殘燬半蒿萊。閒楹雨榻迷蛛網,廢井煙沈隱劫灰。聽法愁猿窺寶座,銜花馴鹿上香台。猶傳
  • 戲元弼

    陳師道宋代〕車馳卒奔風雨過,白髮故人餘一個。幸是元無左阿君,何須不著陳驚坐。
    賦得江上霞原文_賦得江上霞的賞析_古詩文
  • 山陽一曲精廬

    乾隆清代〕山趣在環抱,此陽彼則陰。本來無定名,大能槩小臨。是地大山陽,降為溝壑深。其前雖小山,祗如餖飣斟。精廬
  • 新春試筆

    乾隆清代〕恊時屆震亨,運斗當寅指。階蓂舒兩葉,苑梅點千蕊。宮壺已賜銀,寶勝遲裁綺。昭蘇賴化工,訊息欽天紀。行令
  • 壽朱晦翁

    辛棄疾宋代〕西風卷盡護霜筠,碧玉壺天月色新。鳳歷半千開誕日,龍山重九逼佳辰。先心坐使鬼神伏,一笑能回宇宙春。歷數
    賦得江上霞原文_賦得江上霞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顧太清清代〕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欄乾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
    賦得江上霞原文_賦得江上霞的賞析_古詩文
  • 睢陽五老會詩

    馮平宋代〕詔恩分務許優閒,肯借留都猙豸冠。名宦儻來空擾攘,丘園歸去好盤桓。醉遊春圃煙霞暖,吟聽秋潭水石寒。退傅
  • 已亥雜詩 31

    龔自珍清代〕本朝閩學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新識晉江陳戶部,談經頗似李文貞。
  • 次韻陳德用明府贈別之什

    張元乾宋代〕人欺季子幣貂裘,誰信班生萬里侯。小隱故山今去好,中原遺恨幾時休。春爭殘臘寒梅早,雨澀晴冬宿麥憂。老眼
  • 神光燦 贈張九郎

    譚處端元代〕天堂地府,善惡由心,死生迷悟爭先。悟舍家緣,忘心展手街前。淡素清貧柔弱,任雲水、遊歷飄然。持堅志,守
    賦得江上霞原文_賦得江上霞的賞析_古詩文
  • 代人題瓊守歸疆堂

    曾豐宋代〕前朝列聖規模大,雨露涵濡山海外。椎卉之民半冠帶,恬不復它余百載。前守諸公方略偏,藩籬漫浪耳目前。版圖
  • 送何端卿帥瀘

    黃彥平宋代〕何侯石友平生事,傅粉風流詎可同。誰使擁旄三峽外,不留持橐五雲中。啼猿此去欺殘月,回雁因來吒便風。亦念
    賦得江上霞原文_賦得江上霞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惠山園八景疊舊作韻·其三·就雲樓

    乾隆清代〕近來亟欲雲閒去,偏是高樓曰就雲。卻向西風思致語,一施神技與吹分。
  • 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羅隱唐代〕官罷春坊地象雷,片帆高指貴池開。五侯水暖魚鱗去,九子山晴雁敘來。江夏黃童徒逞辯,廣都龐令恐非才。到頭
    賦得江上霞原文_賦得江上霞的賞析_古詩文
賦得江上霞原文_賦得江上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