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原文
百年今此暫祛煩,又向空齋獨負暄。
閱世漸知滋味薄,著書猶恨語言繁。
風噓竹牖通陽氣,人掩蓬門避俗諠。
卻訝藤蘿附松柏,憑高裊裊正攀援。
詩詞問答
問:獨坐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獨坐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獨坐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熊峰集卷九
參考注釋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負暄
(1).《列子·楊朱》:“昔者 宋國 有田夫,常衣緼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後遂以“負暄”為向君王敬獻忠心的典實。 明 李東陽 《次韻體齋病起見寄》之一:“防身戒久同持律,愛國情深比負暄。”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詔封》:“應甄録汗馬勛勞,還展布負暄忠愛。”
(2).冬天受日光曝曬取暖。 唐 包佶 《近獲風痺之疾題寄所懷》詩:“唯借南榮地,清晨暫負暄。” 清 陳維崧 《石州慢·冬日舟過亳村舊居有感》詞:“負暄鄰叟,兩兩私語茅簷,料他也為王孫嘆。” 聞一多 《死水·你看》詩:“你看負暄的紅襟在電桿梢上,酣眠的錦鴨泊在老柳根旁。”
閱世
經歷時世。 唐 劉禹錫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詩之二:“視身如傳舍,閲世甚東流。” 宋 蘇軾 《樓觀》詩:“門前古碣臥斜陽,閲世如流事可傷。” 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硯﹞端凝靜默,有勵俗之守焉;厚重不毀,有閲世之壽焉。” 季羨林 《西諦先生》:“我們當時差不多都才二十歲左右,閱世未深,尚無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
滋味
味道
鮮肥滋味之享。——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著書
撰寫著作。
語言
用以表達情意的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關係,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
陽氣
(1).暖氣,生長之氣。《管子·形勢解》:“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淮南子·天文訓》:“陽氣勝則散而為雨露,陰氣勝則凝而為霜雪。”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詩之十四:“仲春凍初解,陽氣方滿盈。”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四:“明亮的燈光洋溢在這小小的房間內,找不出半個陰森森的暗陬,精緻而又舒服的陳設都像在放射溫暖的陽氣。”
(2).指活人的生氣。《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小道攝召亡魂渡橋來相會,卻是只好留一個親人守著,人多了陽氣盛,便不得來。”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其憧憧往來之鬼……遇人則避路,畏陽氣也。”
(3).喜氣;喜色。《文選·枚乘<七發>》:“然陽氣見於眉宇之間,侵淫而上,幾滿大宅。” 李善 註:“《周書》曰:‘民有五氣,喜氣內蓄,雖欲隱之,陽喜必見。’”
(4).比喻精神煥發,得意洋洋。 李廣田 《花潮》:“青年們穿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好像參加什麼盛會,不少人已經穿上雪白的襯衫……東張張,西望望,既看花,又看人,陽氣得很。” 沙汀 《記賀龍》三八:“他陽氣地笑著;而他的神情、態度,更加使我深切地感覺到,他正是一個除開革命利益,什麼也不在乎的人。”
(5).中醫學名詞。指具有溫養組織臟器、維持生理功能和固衛體表等作用,並充盈於周身之氣。因散布部位不同,其具體作用和名稱亦各有異。《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蓬門
以蓬草為門。指貧寒之家。《宋書·袁顗傳》:“紆金拖玉,改觀蓬門。” 唐 杜甫 《客至》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水滸後傳》第三九回:“只恐蓬門陋質,難以相副。”
避俗
(1).避世隱居。 唐 楊憑 《千葉桃花》詩:“若教避俗 秦 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元 盧摯 《淵明歸來圖》詩:“亡 秦 扶 漢 聲隆隆, 淵明 初非避俗翁。” 清 李漁 《聞過樓》第二回:“這一所住宅,也是個有趣的朋友起在這邊避俗的。”
(2).指出家。 清 李漁 《奈何天·伙醋》:“我和你避俗以來,光陰迅速,不覺已是一載有餘。”
(3).捨棄舊俗。參見“ 避俗趨新 ”。
藤蘿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的通稱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憑高
登臨高處。 唐 李白 《天台曉望》詩:“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 渤 。” 前蜀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詩:“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苦吟。” 明 劉基 《念奴嬌·紅樹》詞:“憑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遠。”
亦作“ 憑高 ”。憑藉高處。 清 黃鷟來 《回瀾閣》詩:“河流此日望迴瀾,傑閣憑高縱大觀。” 清 黃鷟來 《文選樓懷古》詩:“不用凴高嘆陳跡,江山文藻自長存。”
裊裊
(1) 形容煙氣繚繞升騰
裊裊浮航金畫龍。——溫庭筠《台城曉朝曲》
青煙裊裊
(2) 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垂楊裊裊
(3) 形容聲音延長不絕,宛轉悠揚
餘音裊裊
(4) 體態柔美的樣子
裊裊 *
攀援
(1) 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動
(2) 援引提拔;支持。援用,引用
(3) 追隨,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