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三首·其二

作者:石寶 朝代:明代

感興三首·其二原文

至清則無魚,至察則無徒。

山藪貴藏疾,大川恆納污。

仲舉見已晚,元禮隕其軀。

疾甚乃主亂,反以瑕敗瑜。

嘉木未易茂,荊棘可勝誅。

所以明哲士,但在守德隅。

周詩歌獫狁,薄伐不窮驅。

詩詞問答

問:感興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感興三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虞韻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至清

(1).過於清澈;極其清澈。 漢 東方朔 《答客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唐 劉長卿 《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郎》詩:“俗變人難理,江傳水至清。”

(2).謂上升到天庭。清,太清,指天庭。《楚辭·遠遊》:“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王逸 註:“登天庭也。”一說,至清,謂“俟時之清”。見 清 王夫之 《楚辭通釋》卷五。

(3).極其清虛的境界。即天庭。《淮南子·精神訓》:“契大渾之朴,而立至清之中。”

至察

(1).極分明。《荀子·禮論》:“至文以有別,至察以有説。” 楊倞 註:“言禮之至文,以其有尊卑貴賤之別;至察,以其有是非分別之説。”又引 司馬貞 曰:“説,音悅。言禮之至察,有以明鴻殺委曲之情文,足以悅人心也。”

(2).過於明察。 漢 東方朔 《答客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無徒

(1).沒有朋友;沒有同伴。《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宋 范仲淹 《舉彭乘自代狀》:“﹝ 彭乘 ﹞博學不倦,孤立無徒,館殿之中,獨為淹久。”

(2).指無賴之輩。 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向中令徙義》:“某四海無徒,願在左右。”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四折:“沒來由遇著無徒,使盡威權。”《三國演義》第十三回:“ 李樂 、 韓暹 又連名保奏無徒、部曲、巫醫、走卒二百餘名,並為校尉、御史等官。”

(3).指無賴之行。《全元散曲·梧葉兒·嗔》:“怒紛紛心腸惡,氣昂昂膽量粗,動不動撒無徒。”

山藪

(1).山深林密的地方。《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 漢 馬融 《廣成頌》:“乃儲精山藪,歷思河澤。” 明 劉基 《郁離子·枸櫞》:“鳥獸以山藪為家,而豢養於樊籠之中,非其情也。”

(2).山林與湖澤。《後漢書·梁冀傳》:“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包含山藪,遠帶丘荒,周旋封域,殆將千里。”《文選·盧諶<贈劉琨一首並書>》:“大雅含弘,量苞山藪。” 張銑 註:“言量度廣遠,可以苞括山藪。”

(3).猶言山野草莽。與“朝廷”、“廊廟”相對。《後漢書·謝弼傳》:“臣山藪頑闇,未達國典。”《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既已西渡,盡封還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玄 《傅子》:“唯陛下聽野人山藪之願,使一老者得盡微命。”《南齊書·明僧紹傳》:“山藪之人,政當鑿壞以遁,若辭不獲命,便當依 戴公 故事耳。”

疾甚

謂疾惡太甚。語出《論語·泰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疾惡太甚,亦使其為亂。”《後漢書·黨錮傳·張儉傳論》:“然 儉 以區區一掌,而欲獨堙 江 河 ,終嬰疾甚之亂,多見其不知量也。”

嘉木

美好的樹木。 漢 張衡 《西京賦》:“嘉木樹庭,芳草如積。”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於凝》:“時孟夏,麥野韶潤,緩轡而行,遙見道左,嘉木美蔭,因就焉。” 明 劉基 《北嶺將軍廟碑》:“繚以垣墉,甃以瓦石,植以嘉木,丹堊輝映。”

未易

不易;難於。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今觀諸聯句詩,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要之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劣。”

荊棘

荊:荊條,無刺;棘,酸棗,有刺。兩者常叢生為從莽。也泛指叢生於山野間的帶棘小灌木

斬荊棘。——宋· 蘇洵《權書·六國論》

可勝

豈能忍受。《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八陵廢祀,可勝抔土之悲!”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哲士

亦作“喆士”。1.哲人,賢明的人。《東觀漢記·田邑傳》:“愚聞丈夫不釋故而改圖,哲士不徼幸而出危。” 唐 韓愈 《答崔立之書》:“求國家之遺事,考賢人哲士之終始,作 唐 之一經,垂之於無窮。” 明 范濂 《<雲間據目抄>序》:“喆士懷奇抱異,不得感會雲龍。”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自 柏拉圖 《邦國論》始,西方哲士,作此念者不知幾何人。”

(2).指智謀之人。《逸周書·史記》:“信不行,義不立,則哲士凌君政。” 朱右曾 校釋:“哲士,智謀之士。”

德隅

猶言德行方正。語本《詩·大雅·抑》:“抑抑威儀,維德之隅。” 毛 傳:“抑抑,密也;隅,廉也。” 鄭玄 箋:“人密審於威儀抑抑然,是其德必嚴正也。” 清 王夫之 《牧石先生暨吳太恭人合祔墓表》:“嗣與先考同受業於 伍學文 先生之門,匪徒文譽齊騰,抑且德隅均整。”

周詩

(1). 周 代的逸詩。《左傳·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壽幾何?’” 杜預 註:“逸詩也。”

(2).指《詩經》。因其為 周 代詩歌,故稱。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應配天於 唐 典,齊峻極於 周 詩。” 唐 韓愈 《薦士》詩:“ 周 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

獫狁

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

薄伐

(1).征伐;討伐。《詩·小雅·出車》:“赫赫 南仲 ,薄伐 西戎 。”《晉書·孫楚傳》:“ 宣王 薄伐,猛鋭長驅,師次 遼陽 ,而城池不守。” 清 吳偉業 《滇池鐃吹》之三:“ 鬼國 三年勞薄伐,王師五月下殊方。”

(2).即簿伐。指先世官籍。薄,通“ 簿 ”。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丞,皆選孝廉郎年少薄伐者。”《三國志·魏志·傅嘏傳》:“案品狀則實才未必當,任薄伐則德行未為敍,如此則殿最之課,未盡人才。”

(3).猶敲擊。《老殘遊記》第十回:“耳中但聽得風聲,水聲,人馬蹙踏聲,旌旗熠熠聲,干戈擊軋聲,金鼓薄伐聲。”

不窮

(1).無窮盡;無終極。《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惟工匠之多端,固萬變之不窮。”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其仁與義,磊磊然橫天地冠古今不窮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梅女》:“愈出愈幻,不窮於術。”

(2).不陷於困境。《孫子·地形》:“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 梅堯臣 註:“無所不知,則動不迷暗,舉不困窮也。”《孔子家語·三恕》:“今欲身亦不窮,道亦不隱,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禮記·儒行》:“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鄭玄 註:“不窮,不止也。”

(4).遠離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書·常訓》:“醜明乃樂義,樂義乃至上,上賢而不窮。” 孔晁 註:“窮謂不肖之人。”

詩詞推薦

感興三首·其二原文_感興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