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宮詞(一百三首)·其二

作者:周憲王 朝代:明代

元宮詞(一百三首)·其二原文

春日融和上翠台,芳池九曲似流杯。

合香殿外花如錦,不是看花不敢來。

詩詞問答

問:元宮詞(一百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周憲王
問:元宮詞(一百三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元宮詞(一百三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參考注釋

春日

(1).春天;春季。《詩·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唐 寒山 《詩》之六十:“ 洛陽 多女兒,春日逞華麗。” 管樺 《故鄉》:“我被這春日的太陽曬得發熱。”

(2).春天的太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雖壅之以黑墳,煖之以春日,猶不救於枯槁。”《晉書·樂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澗》詩:“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春》:“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

和上

亦作“ 和尚 ”。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 張應 ﹞欲呼師名,忘 曇鎧 字,但喚:‘和上救我!’” 明 宋濂 《南堂禪師像贊》:“ 南堂 和上既入滅,其得法弟子 大禪安公 思慕之弗置,乃繪其像。”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 破門石浪 和上臨 智永 千字文、 陳正言 水墨花鳥一卷。”

九曲

(1).迂迴曲折。 漢 王褒 《九懷·危俊》:“徑 岱 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牽牛。” 唐 盧綸 《送郭判官赴振武》詩:“ 黃河 九曲流,繚繞古邊州。”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三重銀戶,入九曲之摩尼。”摩尼,梵語“寶珠”的譯名。

(2).指 黃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稱。 唐 黃滔 《融結為河嶽賦》:“ 三門 九曲,競呈昇沒之源; 太華 維 嵩 ,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齊己 《瀟湘二十韻》:“對茲傷九曲,含濁出 崑崙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風濤何處顯?則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九曲天險,只用蓮舟蕩漾。”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 元 薩都剌 《武夷館方池》詩:“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聽潺湲。” 郁達夫 《詠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流杯

見“ 流杯 ”。

亦作“ 流盃 ”。猶流觴。 北周 庾信 《春賦》:“樹下流杯客,沙頭渡水人。” 唐 杜牧 《和嚴惲秀才落花》:“共惜流年流不得,且環流水醉流杯。” 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呂文穆園》:“流盃,水雖急,不旁觸為異。”

香殿

香室;佛殿。 唐 義淨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於門南畔可二十步,有窣堵波,高百許尺,是世尊昔日夏三月安居處。梵名 慕攞健陀俱胝 , 唐 雲 根本香殿 矣。” 王邦維 校註:“又稱香室,即佛殿。” 唐 嚴武 《題巴州光佛寺楠木》詩:“香殿蕭條轉密陰,花龕滴瀝垂清露。”

不是

(1)

 

錯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

 

否定判斷

現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看花

唐 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 長安 城中看花的風俗。 唐 劉禹錫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甲:“ 施肩吾 與 趙嘏 同年不睦, 嘏 舊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願借酒杯,預賀看花之喜。”

不敢

(1)

 

沒有膽量,沒有勇氣做某事

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

(3)

 

謙詞,不敢當

貴姓?不敢當,姓盛。——周立波《山鄉巨變》

詩詞推薦

元宮詞(一百三首)·其二原文_元宮詞(一百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