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溫嶺(溫嶺在黃岩)原文
黃山形勢南如窩,四十餘里趨丹河。
年年七月八月雨,稻田瀰漲漫風波。
異時都水使者至,東開鐵場分水勢。
地綿力短功未成,尺一催歸卒吞志。
舊畫茫茫如棄井,百年遺恨如灰冷。
我來弔古更窮源,並水沿流至溫嶺。
嶺之首尾少低昂,如衡稱物錙銖強。
外即大海枕平麓,相去往往尋丈長。
天造地設巧乃爾,胡為棄此而取彼。
興廢成否抑有時,不獨今非古皆是。
此來經營煩令君,便有異議爭云云。
常情自古憚謀始,豈料疲秦終利秦。
詩詞問答
問:鑿溫嶺(溫嶺在黃岩)的作者是誰?答:楊王休
問:鑿溫嶺(溫嶺在黃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溫嶺在黃岩
參考注釋
黃山
中國名山,在安徽省東南部,主峰1841米,風景秀麗,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聞名於世,為重要風景旅遊勝地
形勢
在其周圍環境中所處的情形或在一定時間內各種情形的相對的或綜合的境況
七月
《詩·豳風》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農奴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的苦況。全詩八章八十八句,為《國風》中第一長篇。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無衣無褐,必盈《七月》之嘆。” 宋 梅堯臣 《依韻吳沖卿秋蟲》:“今者《秋蟲》篇,不異《七月》章。”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詩序》:“蓋,《詩》有詠古而意在傷時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類是也。”
稻田
生長水稻的水田
風波
(1) 風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運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變遷
世路風波
惹出風波
(2) 亂子;糾紛
風波迭起
異時
(1).不同時候。《墨子·經上》:“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路 者 顏回 父,父子嘗各異時事 孔子 。” 晉 孫綽 《支遁方向子期》:“ 支遁 、 向秀 雅尚 莊 老 ;二子異時,風好玄同矣。” 唐 石貫 《和主司王起》:“絳帳青衿同日貴,春蘭秋菊異時榮。”
(2).往時;從前。《史記·平準書》:“異時算軺車、賈人緡錢皆有差。” 司馬貞 索隱:“異時,猶昔時也。”《新唐書·於頔傳》:“部有湖陂,異時溉田三千頃,久廞廢。”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前代懸購遺書,鹹著條目: 隋 有闕書録, 唐 有訪書録, 宋 有求書録。異時人主留意若此。” 章炳麟 《訄書·訂孔》:“異時 老 墨 諸公,不降志於刪定六藝,而 孔氏 擅其威。”
(3).以後;他時。《史記·蘇秦列傳論》:“然世言 蘇秦 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 蘇秦 。” 宋 陸游 《跋<西崑酬唱集>》:“記之為異時一笑。” 清 姚瑩 《與陸次山論文書》:“異時集成付刻,或即以此書列其首,亦無不可者。”
使者
(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辦事的人
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2) 比喻帶來某種信息的人或事物
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分水
以江河作為地區的分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沅水》:“ 臨沅縣 與 沅南縣 分水。”
綿力
微薄力量
竭盡綿力
短功
舊曆十月至正月,白天較短,每日工時亦短,故謂工匠於十月至正月作工為“短功”。《新唐書·百官志一》:“凡工匠,以州縣為團,五人為火,五火置長一人。四月至七月為長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為 * ,十月至正月為短功。”
尺一
(1).亦稱“ 尺一牘 ”、“ 尺一板 ”。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漢書·匈奴傳上》:“ 漢 遺 單于 書,以尺一牘,辭曰:‘皇帝敬問 匈奴 大單于無恙’,所以遺物及言語云雲。”《東觀漢記·楊政傳》:“ 政 師事博士 范升 。 建武 中, 升 為太常丞,為去妻所誣告,坐事繫獄,當伏重罪…… 政 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 升 。”《後漢書·陳蕃傳》:“陛下宜採求失得,擇從忠善。尺一選舉,委尚書三公。” 李賢 註:“尺一,謂板長尺一,以寫詔書也。”《後漢書·輿服志下》“乘輿黃赤綬” 劉昭 注引 漢 衛宏 《漢舊儀》:“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青囊白素里,兩端無縫,尺一板中約署。” 宋 陳與義 《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詩:“我本山中人,尺一喚起趨埃塵。” 清 顧炎武 《贈孫徵君奇逢》詩:“明廷來尺一,空谷賁蒲輪。”
(2).指書信。《古今小說·趙伯昇茶肆遇仁宗》:“多謝貴人脩尺一,西山制置逕相投。” 清 方文 《訪吳錦雯不遇留此》詩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尺一授童女,歸時抆淚看。”
催歸
鳥名。子規,杜鵑的別稱。 唐 韓愈 《贈同游者》詩:“喚起窗全曙,催歸日未西。”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七:“喚起、催歸,二禽名也。……催歸,子規也。”詳“ 杜鵑 ”。
茫如
猶茫然。謂無所知。 唐 韓愈 《南山詩》:“茫如試矯首,堛塞生怐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三》:“時濃霧成雨……止聞颼飀滴瀝之聲,而目睫茫如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異事》:“鹹以為此人必有囑託,而 林 茫如也。”
棄井
廢井。表示虛廢前功。 南朝 齊王屮 《頭陀寺碑文》:“以此寺業廢於已安,功墜於幾立,慨深覆簣,悲同棄井。” 宋 朱熹 《答蔡季通書》:“《綱目》竟無心力整頓得,恐為棄井矣。” 清 黃生 《義府·棄井》:“棄井猶廢井,言虛廢前功也。”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遺恨
未盡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遺憾
吾遺恨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灰冷
心灰意冷
他滿腔熾烈的心情漸漸灰冷下來
弔古
憑弔古蹟
窮源
(1).河流的發源處。 唐 薛能 《黃河》詩:“人間無 博望 ,誰復到窮源?”
(2).窮盡水流的源頭。 宋 梅堯臣 《入澤王河口》詩:“遠水路已別,古汊未窮源。”
(3).亦作“ 窮原 ”。探尋事物的本原。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讀 橫渠 詩,最愛其一篇云:‘學《易》窮源未到時,便將虛寂眇心思。’” 清 魏源 《籌鹺篇》:“夫推其本以齊其末,君子窮原之學也。” 孫中山 《民族主義》第五講:“像這樣宗族中窮源極流的舊習慣,在 中國 有幾千年,牢不可破。”
沿流
(1).謂順流而下。《南史·何尚之傳》:“能見殺者君也,能拒詔者僕也。君不能見殺,政有沿流之計耳。”
(2).沿襲流傳。 明 李贄 《東土達磨》:“絶言忘句,玄酒太羹,子孫千億,沿流不絶,為法忘軀,可謂知所重矣。”
首尾
(1) 事情的開頭和結尾,事物的前面和後面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明· 魏學洢《核舟記》
(2) 事情從開始到結束
首尾歷時三年
(3) 勾結;有某種關係
共相首尾
原來縣吏是與西門慶有首尾的。——《水滸傳》
(4) 也指男女私情
你既與那婦人沒甚首尾,卻如何與他同行同宿。——《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
(5) 真實情況
誰知他賊人膽虛,只當鴛鴦已看見他的首尾了,生恐叫喊起來使眾人知覺更不好。——《紅樓夢》
(6) 底細;關健
此乃是武侯八陣圖;藏了首尾,人皆不曉。——《水滸傳》
低昂
起伏;時高時低
這條道路低昂不平,極不適於開車
良時無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雜詩》
稱物
衡量物之多少、輕重。亦指按數量稱取物品。《三國志·魏志·鄧哀王沖傳》:“時 孫權 曾致巨象, 太祖 欲知其斤重…… 沖 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參見“ 稱物平施 ”。
與事物相符。 晉 陸機 《文賦》序:“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
錙銖
舊制錙為一兩的四分之一,銖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
奈何取之盡錙銖。——唐· 杜牧《阿房宮賦》
大海
外海,並不封閉在海岬之間或不包括在海峽之內的那部分海洋
相去
相距;相差。《漢書·食貨志上》:“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晉書·王祥傳》:“吾等 魏 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階而已。” 宋 曾鞏 《答范資政書》:“而拜別朞年之間,相去數千里之遠,不意閣下猶記其人。” 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據 達夫 口述,則他們所答應者,和我所提出的相去並不遠。”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尋丈
泛指八尺到一丈之間的長度。《管子·明法》:“有尋丈之數者,不可差以長短。”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 柳公權 親筆啟草二紙,皆小楷,字僅盈分,而結體遒媚,意態舒遠,有尋丈之勢。”
天造地設
謂事物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乃爾
(1).猶言如此。 三國 魏 曹操 《楊阜讓爵報》:“ 姜敘 之母,勸 敘 早發,明智乃爾。” 宋 楊萬里 《觀雪》詩:“屑雲作粉如何濕,琱玉為花乃爾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我謂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爾!”
(2).竟然如此。《後漢書·方術傳下·薊子訓》:“道過 滎陽 ,止主人舍,而所駕之驢忽然卒僵,蛆蟲流出,主遽白之。 子訓 曰:‘乃爾乎?’”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興廢
(1).盛衰,興亡。《漢書·匡衡傳》:“ 三代 興廢,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溫庭筠 《開聖寺》詩:“猶有 南朝 舊碑在,敢將興廢問漁翁。” 陳毅 《游晉祠》詩:“帝王興廢長已矣,人民世紀金不換。”
(2).指興復廢毀的事物。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鹵可腴,恐時無 史 白 ,興廢之術,矢陳厥謀。”
有時
(1).有時候。表示間或不定。《周禮·考工記·序》:“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 唐 張喬 《滕王閣》詩:“疊浪有時有,閒雲無日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心裡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卻也有時念及,心上有些遣不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遊樂場帶到另一個遊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裡停一會。”
(2).謂有如願之時。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劉雲 《婕妤怨》詩:“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不獨
連詞。不但
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魯迅《祝福》
經營
(1) 籌劃經管;組織計畫
這屆運動會真是煞費經營
韓魏之經營。—— 唐· 杜牧《阿房宮賦》
畢世而經營。——清· 黃宗羲《原君》
經營商業
(2) 規劃治理
經營天下
(3) 往來
經營原野
令君
(1). 魏 晉 間對尚書令的敬稱。後亦以稱位居樞要的大臣。《晉書·荀瑁傳》:“帝嘗謂曰:‘ 魏武帝 言: 荀文若 之進善,不進不止; 荀公達 之退惡,不退不休。二令君之美,亦望於君也。’” 唐 沉佺期 《別侍御嚴凝》詩:“令君出使車,行邁方靡靡,靜言芟枳棘,慎勿傷蘭芷。” 宋 司馬光 《陪子華燕醮廳酒半過趙中令園》詩:“簪裾丞相閤,林沼令君家,煙曲香尋篆,杯深酒過花。”
(2).對縣令的尊稱。 宋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中:“ 梁鄭公 克家 未第時,為 潮州 揭陽 宰館客,寓縣治東齋。齋前有梅一株,忽於九月中盛開……邑士多賦詩,往往皆諂令君。” 宋 王安石 《慎縣修路者》詩:“畚築今三歲,康莊始一修,何言野人意,能助令君憂。” 金 王寂 《黃桃花》詩:“道士厭看千樹老,令君別換一城新。”
異議
(1) 不同的意見
每有四方異議,輒召入問籌策。——《後漢書·耿列傳》
異議蜂起,高談不息。——唐· 盧照鄰《南陽公集序》
持異議
(2) 法律用語。指法官對案件判斷有不同意見
提出異議
云云
如此,這樣
他來信說讀了不少新書,很有心得云云
鳥具對所得詩句云云。——明· 魏禧《大鐵椎傳》
常情
普通的情理;一般的心情
按照常情,他會提出這個問題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謀始
謂開始時慎重考慮。《易·訟》:“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王弼 註:“無訟在於謀始,謀始在於作制。” 孔穎達 疏:“凡欲興作其事,必須謀慮其始。”《後漢書·鄧禹傳論》:“夫變通之世,君臣相擇,斯最作事謀始之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