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明月山房(乃壽塔小軒)

作者:釋月澗 朝代:宋代

書明月山房(乃壽塔小軒)原文

猗歟大塊中,有此赤肉團。

曾無生與死,從渠暑復寒。

熾然常說法,風動萬琅玕。

瞭然無一物,滿目是青山。

以幻觀吾幻,以閒樂吾閒。

世態自消長,日月長循環。

詩詞問答

問:書明月山房(乃壽塔小軒)的作者是誰?答:釋月澗
問:書明月山房(乃壽塔小軒)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月澗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月澗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2. 乃壽塔小軒

參考注釋

猗歟

見“ 猗與 ”。

大塊

(1).大自然;大地。《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 成玄英 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之二》:“洪鈞陶萬類,大塊稟羣生。” 李善 註:“大塊,謂地也。” 唐 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郭沫若 《蜩螗集·題關山月畫》:“大塊無言是我師,陸離生動孰逾之。”

(2).猶大片。 毛 * 《中國革命和中國 * 》第一章第三節:“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後, 日本 帝國主義的大舉進攻,更使已經變成半殖民地的 中國 的一大塊土地淪為 日本 的殖民地。”

赤肉

(1).泛指動物的肉。《呂氏春秋·貴當》:“窺赤肉而烏鵲集,貍處堂而眾鼠散。”《淮南子·說林訓》:“赤肉懸則烏鵲集,鷹隼鷙則眾鳥散。”

(2).猶皮肉。 唐 於濆 《邊游錄戍卒言》詩:“赤肉痛金瘡,他人成 衛 霍 。”《五燈會元·臨濟玄禪師法嗣·寶壽沼禪師》:“師曰:‘不斬死漢。’院曰:‘斬。’師便打。院連道:‘斬,斬。’師又隨聲打。師卻回方丈,曰:‘適來這僧將赤肉抵他乾棒,有甚死急!’”

無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詩·小雅·苕之華》:“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鄭玄 箋:“我,我王也。知王之為政如此,則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無生”。

(2).佛教語。謂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晉 王該 《日燭》:“鹹淡泊於無生,俱脫骸而不死。”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雲外,觀世得無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詩:“亦知身是妄,從此學無生。” 康有為 《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詩:“碧海蒼天無盡也,教人怎不了無生?”

熾然

(1).猛烈地燃燒。《百喻經·煮黑石蜜漿喻》:“其猶外道,不滅煩惱熾然之火。”《法苑珠林》卷一一五:“是時大王聞臣語已,轉復悶絶,失念躃地,憂愁盛火,熾然其身。” 明 宋濂 《清齋偈》:“火縱能燎原,熾然不可遏,苟非遘香木,香氣從何起?”

(2).火盛貌。《法苑珠林》卷八:“良由三毒猛火燒心,熾然不絶,故受斯苦。”

(3).用以喻氣焰很盛。《新唐書·宦者傳上·駱奉先》:“擢 奉先 軍容使,掌畿內兵,權焰熾然。”《文獻通考·田賦五》:“ 檜 晚年怒不可測,而 泳 其親黨,兇燄熾然。”《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繇來捕盜皆為盜,賊黨安能不熾然?”

(4).猛烈貌;強烈貌。 金 元好問 《清真觀記》:“蕩然大壞不收之後,殺心熾然如大火聚。” 明 李贄 《書<決疑論>前》:“眾苦熾然生,而真空未嘗生;眾苦卒然滅,而真空未嘗滅。” 清 龔自珍 《簡煉法》:“知無可念,而熾然念;知無所生,而熾然生。”

(5).明亮貌。 明 宋濂 《跋<金剛經>篆書後》:“隨寫隨空,不見有跡,光明熾然,徧覆大千。”

(6).明白貌。 宋 范成大 《包山寺》詩:“槁衲昔開山,至今坐道場。熾然説慈忍,禪海薰戒香。” 明 袁宗道 《讀<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然熾然分別取捨,亦未嘗失赤子之心。”

說法

(1) 指說話所用的詞

換個說法,他也許能接受

(2) 說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 * ,辦事不牢”是一種不全面的說法

(3) 講說的方法

風動

空氣壓力使運動或作功

風動工具

琅玕

(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贈我金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漢· 張衡《四愁詩》

(2) 傳說和神話中的仙樹,其實似珠;比喻珍貴、美好之物

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山海經》

(3) 翠竹的美稱

剖劈青琅玕,家家蓋牆屋。——唐· 白居易詩

瞭然

(1).明白;清楚。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詩:“瞭然此時心,無物可譬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周繇》:“考其時變,商其格製,其邪正瞭然在目,不能隱也。”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四)》:“但如看野史和雜記,可更容易瞭然了,因為他們究竟不必太擺史官的架子。”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二部分九:“我聽了,心裡到底瞭然點。”

(2).全然。 唐 牟融 《游報本寺》詩:“瞭然塵事不相關,錫杖時時獨看山。” 宋 梅堯臣 《題刁經臣山居》詩:“散帙理舊學,瞭然無俗喧。”《紅樓夢》第二九回:“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瞭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無毫髮私心了。”

(1).眼明貌。 唐 張仲方 《贈毛仙翁》詩:“方口秀眉編貝齒,瞭然炅炅雙瞳子。” 宋 蘇軾 《書林逋詩後》詩:“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瞭然光可燭。”

(2).明白;清楚。《新唐書·韋嗣立傳》:“臣願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 垂拱 以來罪無重輕所不赦者,普皆原洗,死者還官,生者霑恩,則天下瞭然,知向所陷罪,非陛下意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若吾子之高明,自當一語之下便瞭然矣。”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 自 晉以來,文筆有別,判而益彰。 劉勰 所云:‘有韻曰文,無韻曰筆。’塗轍瞭然。”

一物

(1).一種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為一物枉其時,明君聖人亦不為一人枉其法。”《史記·周本紀》:“此一物足以釋 西伯 ,況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 清 鄭燮 《同起林上人重訪仁公》詩之三:“莫教輕一物,可待報他生。” 馬南邨 《燕山夜話·共通的門徑》:“沒有無所不知的博學之士,也沒有隻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專門家。”

(2).同類物;同一事。《周禮·夏官·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藥有用根,或用莖葉,雖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達其理,未可妄用。”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雲耶,電耶,雨耶,雪耶,實一物也,不過因熱度之異而變耳。”

(3).猶一事。《禮記·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鄭玄 註:“物猶事也。” 南朝 梁武帝 《報侯景書》:“朕為萬乘之主,豈可失信於一物。”

(4).猶言一個標準。《墨子·尚賢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也。”

滿目

充滿視野

琳琅滿目

青山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幻觀

猶幻視。幻覺的一種。《新世界小說社報·讀新小說法》:“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唯知幻觀之無非實觀也,方可讀吾新小説。”參見“ 幻視 ”。

世態

指社會上人與人相處的人情世故

也索氫世態炎涼心中暗忖。——佚名《凍蘇秦》

消長

(1) 增減;盛衰

(2) 謂變化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循環

以環形、迴路或軌道運行;沿曲折的路線運行;特指運行一周而回到原處

詩詞推薦

書明月山房(乃壽塔小軒)原文_書明月山房(乃壽塔小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