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校永樂大典因成八韻示意原文
大典猶看永樂傳,搜羅頗見費心堅。
兼收釋道欠精覈,久閱滄桑惜弗全。
未免取裁失蹖駮,要資稽古得尋沿。
貪多遂致六書混,割裂都緣正韻牽。
彼有別謀漫深論,我惟愛古命重編。
詞林排次俾分任,綸閣鉛黃更總研。
何不可徵惟杞宋,寧容少誤致天淵。
崇文藉以備四庫,摛什因而示萬年。
詩詞問答
問:命校永樂大典因成八韻示意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命校永樂大典因成八韻示意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命校永樂大典因成八韻示意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一
2. 每一字下泛及篆
參考注釋
大典
(1) 重要的典籍
(2) 國家重要的典章、法令
(3) 盛大隆重的典禮
開國大典
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魯迅《祝福》
搜羅
搜尋收集(到處錄求(人或事物)並聚集在一起)
搜羅人才
費心
操心;耗費心思(多用於請求和致謝)
您多費心了
釋道
(1).佛教和道教的並稱。 明 沉德符 《野獲編·釋道·僧道異恩》:“蓋 憲宗 於釋道二教,俱極崇信如此。”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有卷名“釋道”。
(2).指僧人和道士。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星燈》:“初八日傳為諸星下界,燃燈為祭……觀寺釋道亦將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記注,於是夕受香儀。”
精覈
1.精細孝核。《後漢書·順帝紀》:“其簡序先後,精覈高下,歲月之次,文武之宜,務存厥衷。”《新唐書·張九齡傳》:“今若刺史縣令精覈其人,則管內歲當選者,使考才行。” 宋 蘇軾 《轉對條上三事狀》:“今後進士諸科御試過落之法,及特奏名出官格式,務在精覈。”
2.精闢翔實。 南朝 梁 蕭統 《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其書已傳,雖未為精覈,亦粗足諷覽。”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下》:“﹝ 王劭 ﹞在著作二十年,採摘經史謬誤,為讀書記三十卷,世推精覈雲。”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考工記》乃制度式樣冊子,上令士大夫習之,勾考工程,而下可令工匠解了;故刪去文詞,務求精覈。”
3.猶深通。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殷仲堪 精覈玄論,人謂莫不研究。” 宋 龔鼎臣 《東原錄》:“ 齊 人 王達靈 者,高士也,精覈九經,該博諸子,肥遯邁俗,目無全人。”
滄桑
“滄海桑田”的縮語
久經滄桑(比喻經歷了許多世事變化)
未免
(1) 實在是,不能不說是
你的發言未免長了些
(2) 不免
初次見面,未免有些拘束
取裁
(1).猶選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至於 陳思 《客問》,辭高而理疎; 庾敳 《客咨》,意榮而文悴。斯類甚眾,無所取裁矣。”按, 唐 寫本裁作“才”。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五》:“彰往則必取裁,切今則必徵材。條近欲其無蔽旨,行遠欲其無滯思。”
(2).猶決斷。《再生緣》第四四回:“心悶悶,意呆呆,此事如今怎取裁?”
稽古
考察古事。《書·堯典》:“曰若稽古。 帝堯 曰 放勛 。”《漢書·武帝紀贊》:“ 高祖 撥亂反正, 文 景 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晉書·裴頠傳》:“博學稽古,自少知名。”《明史·鄧繼曾傳》:“割恩以定禮,稽古以崇孝。” 清 方文 《單質生見訪僧舍並惠三忠集畣此》詩:“稽古式芳躅,懷忠耿遐眷。”
六書
(1) 古代分析漢字而歸納出的六種條例,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2) 即“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割裂
從整體中分割出若干部分;割開
不能把它與當時的環境割裂開來
割裂州國,分王子弟。——三國魏· 曹元首《六代論》
正韻
(1).音韻學術語。與“友韻”相對。 章炳麟 《國故論衡·二十三部音準》:“古音流傳於晚世者,自二十三支分為二百六,則有正韻、支韻之異。”
(2).《洪武正韻》的省稱。
深論
(1).深刻的議論。《後漢書·黨錮傳序》:“又 渤海 公族進階 、 扶風 魏齊卿 並危言深論,不隱豪強。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屣履到門。”
(2).進一步議論。 魯迅 《<偽自由書>後記》:“但既然‘還是不發表好了’,則關於我的一筆,我也就不再深論了。”
詞林
(1).指匯集在一處的文詞。 南朝 梁 蕭統 《答晉安王書》:“殽核墳史,漁獵詞林。”
(2).詞壇。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許昌 郭挺 元傑 ,從 李方叔 學,久蒙訓導。 方叔 死, 挺 有輓詩云:‘憔悴詞林失俊英,已應精爽在 蓬瀛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吾鄉 公文介 公 鼐 , 萬曆 中,為詞林宿望,詩文淹雅,絶句尤工。” 金婉 《為外錄<詞林正韻>畢書後》:“後此詞林增善本,四聲堪證 宋 名賢。”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別稱。 宋 王應麟 《玉海·聖文五·康定賜翰林飛白書》:“ 至和 元年九月, 王洙 為學士, 仁宗 嘗以塗金龍水牋為飛白‘詞林’二字賜之。” 元 盧亘 《送侍講學士鄧善之辭官歸錢塘》詩之二:“昭昭日月揭,胡為厭詞林?” 嚴復 《救亡決論》:“至於成貢士,入詞林,則其號愈榮,而自視也亦愈大。”
排次
依次排列;編排。《舊唐書·褚無量傳》:“ 無量 以內庫舊書,自 高宗 代即藏在宮中,漸致遺逸,奏請繕寫刊校,以弘經籍之道。 玄宗 令於 東都 乾元殿 前施架排次,大加搜寫,廣采天下異本。數年間,四部充備。” 明 王世貞 《大和山賦》:“中笏上朝,玉筍排次。” 清 惲敬 《<大雲山房文稿>二集目錄》:“ 武進 董士錫 晉卿 復為排次,增定十篇。” 沉從文 《慷慨的王子》:“人類有生,煩惱重迭排次而來,若能得一柔軟溫暖衣服,當為平生第一幸事。”
分任
(1).分別擔任。 馮玉祥 《我的生活·在常德(二)》:“教導團以 鹿鍾麟 同志為團長, 劉驥 、 門致中 、 劉郁芬 、 石敬亭 分任教官。” 陶菊隱 《記者生活三十年》第三章:“ 李 馮 二人分任南北兩路總司令,共同宣布討 蔣 。”
(2).分別承擔。 魯迅 《華蓋集續編·送灶日漫筆》:“但這也不能獨歸罪於公論家,社會上風行請吃飯而諱言請吃飯,使人們不得不虛假,那自然也應該分任其咎的。”
綸閣
中書省的代稱。為代皇帝撰擬制誥之處。《晉書·王湛王承等傳論》:“或寄重文昌,允釐於袞職;或任華綸閣,密勿於王言。”《初學記》卷十一:“又中書職掌綸誥,前代詞人,因謂綸閣。”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無端 司馬 登綸閣,催促 西施 上釣船。” 清 姚鼐 《懷程魚門舍人》詩:“ 淮南 倒屣盡嘉賓,綸閣今稱老舍人。”
鉛黃
(1).鉛粉和雌黃。古代婦女化妝用品。 唐 盧綸 《皇帝感詞》:“鉛黃艷河漢,笑語合笙鏞。” 宋 周邦彥 《醜奴兒·詠梅》詞:“洗盡鉛黃,素麵初無一點妝。”《文明小史》第五八回:“依了他的話,果然打開鏡子,細勻鉛黃。”
(2).鉛粉和雌黃。古人常用鉛粉和雌黃點校書籍,故稱校勘之事為“鉛黃”。 唐 楊炯 《公卿以下冕服議》:“盡南宮之粉墨,不足寫其形狀;罄東觀之鈆黃,無以紀其名實;固不可畢陳於法服也。”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四:“嘗校改字之法,刮洗則傷紙,紙貼之,又易脫。粉塗則字不沒,塗數遍方能漫滅,惟雌黃一漫則滅,仍久而不脫,古人謂之鉛黃,蓋用之有素矣。”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下》:“故書成證俗,未足比其鉛黃。”
(3).礦物名。俗稱氧化鉛。化學成分為Pbo。通常成鱗片狀、土狀或塊狀。主要見於某些硫化物礦床的氧化帶,系含鉛硫化物氧化後的產物。人工製成的鉛黃用於制釉和黃色顏料。
何不
為什麼不——用反問語氣,表示應該或可以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
天淵
高天和深淵相隔極遠,差別極大
天淵之別
崇文
(1).謂崇尚文治。《魏書·高祖紀下》:“國家雖崇文以懷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習武之方,猶為未盡。” 唐 李暠 《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詩:“偃武 堯 風接,崇文 漢 道恢。”
(2).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職。《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協律、揔章之司,厚倫正俗;崇文、成均之職,導德齊禮。” 張銑 註:“崇文、成均,文學官也。”
藉以
謂憑藉某種事物或手段以達到某一目的。 明 李贄 《復士龍悲二母吟》:“而婿與女又皆不幸早世,故兩節婦鹹以此孫朝夕奉養為安,而此孫亦藉以成立。”
四庫
我國古代宮廷藏書的地方,分庫收藏經、史、子、集四部類圖書
因而
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結果
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因而是不可戰勝的
萬年
極其久遠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