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陽山招輓歌·其一原文
飄飄華陽翁,耿耿貞元士。
挺挺梁棟材,軒軒雲霄志。
當年掇科名,聊複試仙吏。
天將厚公德,所以薄其位。
晉鄙日薰陶,風俗日以美。
東籬時寄傲,採菊香旖旎。
引年未可學,況學長不死。
詩詞問答
問:和趙陽山招輓歌·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梅奕芳
問:和趙陽山招輓歌·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梅奕芳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奕芳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二
參考注釋
飄飄
(1).風吹貌。 晉 陶潛 《與殷晉安別》詩:“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雲。” 唐 韓愈 《豐陵行》:“清風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飛揚貌。 漢 張衡 《西京賦》:“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初若飄飄,後遂霏霏。” 南唐 馮延巳 《春光好》詞:“飄飄輕絮滿南園,牆下草芊眠。” 元 張埜 《水龍吟·詠遊絲》詞:“落花天氣初晴,隨風幾縷來何處。飄飄冉冉,悠悠颺颺,欲留還去。”
(3).飛翔貌。《文選·潘岳<秋興賦>》:“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李善 註:“飄飄,飛貌。” 唐 李鹹用 《投所知》詩:“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宋 王安石 《春從沙磧底》詩:“萬里卜鳳凰,飄飄何時至?”
(4).輕盈舒緩,超塵脫俗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説,飄飄有凌雲之氣,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飄飄凌雲意,強御莫能懾。”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清 劉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輝,飄飄乎雲霞之態。”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五:“﹝ 韓老六 ﹞把 楊老疙疸 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鐵鍬有幾個齒了。”
(5).形容動盪不安、不平靜。《隋書·文學傳·孫萬壽》:“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飄如木偶,棄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瀾飄飄,風雨任運推轉,何必越性乾祈。” 宋 曾鞏 《寄孫正之》詩:“貌癯心苦氣飄飄,長餓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無定。 晉 陸機 《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 唐 劉長卿 《睢陽贈李司倉》詩:“飄飄 洛陽 客,惆悵 梁園 秋。” 明 王雲鳳 《送客》詩:“雲氣溟濛雨欲絲,飄飄遊子別離時。”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訓》:“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 元 劉伯亨 《朝元樂》套曲:“飄飄四季過,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詩:“飄飄歲月此雙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遠。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志飄飄焉,嶢嶢焉,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文異水而湧泉,筆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韻酬陸彥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飄飄新句總堪傳。”
(9).形容遙遠、久遠。 三國 魏 徐幹 《室思詩》:“浮云何洋洋,願因通我詞,飄飄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詩之二:“賔朋半海內,弟妹各天涯。駐馬臨岐處,飄飄獨望家。”
耿耿
(1) 心中掛懷,煩躁不安的樣子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楚辭·屈原·遠遊》
耿耿於懷
(2) 明亮;顯著;鮮明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謝眺《夜發新林至京邑》
(3) 誠信守節的樣子
忠心耿耿為祖國
進雄鳩之耿耿兮,讒介介而蔽之。——漢· 劉向《九嘆·惜賢》
貞元
(1).純正。語本《易·乾》:“元亨利貞。” 高亨 註:“乾,卦名,天也。元,善也。亨,美也。利,利物也。貞,正也。天有善、美、利物、貞正之德……《文言》謂君子亦有此德。” 南朝 梁 江淹 《五侍中為南蠻校尉詔》:“侍中領祕書監驍騎將軍 奐 ,秉心貞元,志局開亮,績譽之美,在公屢彰。”
(2).古以元亨利貞喻春夏秋冬,故借指時令的周而復始和天道人事的轉換。 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紀貞元而應度,按時令以承禧。” 清 葉廷琯 《梅孫以甲乙元旦詩見示依韻和之》:“世事偶然成剝復,天心於此見貞元。”參見“ 貞下起元 ”。
挺挺
(1).正直貌。《左傳·襄公五年》:“《詩》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杜預 註:“挺挺,正直也。”《新唐書·魏謩傳贊》:“ 謩 之論議,挺挺有祖風烈。” 金 元好問 《和汴禪師》:“挺挺剛無敵,津津潤可呵。” 明 唐順之 《答王生宗道書》:“更願於義利緊關處極力研析,使不為一切俗情所轉,乃是挺挺自作豪傑。”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韓文靖公事輯》:“在朝挺挺諒直,不附權要。”
(2).僵直貌。 清 蒲松齡 《牆頭記》第四回:“可是呢!已經挺挺了,怎么處?”
梁棟
棟樑。比喻擔任國家重任的人。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士階條例》:“並擬省試、京試俱三年一次,考約士移於七月秋涼之時,俾士子等得以寬期習練,庶可倍獲真材,儲為樑棟。”
(1).屋宇的大梁。 晉 郭璞 《遊仙詩》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窻戶里。” 宋 黃庭堅 《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里中多佳樹,與世作梁棟。”
(2).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才。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大夫 文種 者,國之梁棟,君之爪牙。”《隋書·李景傳》:“ 楊玄感 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預焉,而 景 獨無關涉。帝曰:‘公誠直天然,我之梁棟也。’”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渡江》:“你自昔翩翩雄恣,英名徹遐邇,是王家梁棟,天府彝鼒。” 何其芳 《哭 * 同志》詩:“一身真比 泰山 重,萬 * 稱梁棟傾。”
軒軒
(1).舞貌;飛動貌。《淮南子·道應訓》:“見一士焉,深目而玄鬢,淚注而鳶肩,豐上而殺下,軒軒然方迎風而舞。” 唐 韓愈 《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 金 司馬朴 《無餘居士齋壁有沉傳師游道山嶽麓詩石刻穆仲等和之因亦次韻》:“卷藏篋笥已戢戢,風生襟袖何軒軒。” 清 曹寅 《射堂柳已成行命兒輩習射作三捷句寄子猷》詩之三:“畫鼓鼕鼕簇羽繁,《黃麞》命舞亦軒軒。”
(2).高揚貌;飛舉貌。 南朝 宋 謝惠連 《長安有狹斜行》:“帟帟雕輪馳,軒軒翠蓋舒。”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香山寺》:“ 香山 流泉茂樹,一著屐即有軒軒白雪之氣,於 西山 中當據上座。”
(3).揚揚自得貌。 晉 傅玄 《傅子》:“ 王黎 為黃門郎,軒軒然得志,煦煦然自樂。” 宋 文天祥 《自嘆》詩:“豎子溷人漫不省,紅纓白馬意軒軒。” 明 宋濂 《寓言》之二:“ 晉景 朝出見飯牛者,且行且歌,意軒軒若自得。”
(4).儀態軒昂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諸公每朝,朝堂猶暗,唯 會稽王 ( 司馬昱 )來,軒軒如朝霞舉。” 宋 楊萬里 《古風送劉委游試藝南宮》:“此郎軒軒千里駒,槐花再登鄉老書。” 清 方文 《初度書懷》詩之四:“鳳鳥復來儀,軒軒自霞舉。”
(5).寬悅貌。《靈樞經·通天》:“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膕,此太陽之人也。”
(6).大鳥將停未停時的狀態。
雲霄
(1) 雲塊飄浮的高空
三三兩兩的鳴鳥沖向雲霄
哭聲直上乾雲霄。——唐· 杜甫《兵車行》
上乾雲霄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舊時比喻極高的地位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科名
科舉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複試
有些考試分兩次舉行,第一次叫做初試,第二次叫做複試(一般是第一次考普通科目,及格後再考專門科目)。仙吏
仙界、天庭的職事人員。《西遊記》第五回:“那 齊天府 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 大聖 ﹞祇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西遊記》第五回:“祇見 蟠桃園 土地、力士同 齊天府 二司仙吏,都在那裡把門。” 明 陳夢璧 《尋幽珠璣岩飲甘泉》詩:“幾許鮫人泣得出,但憑仙吏袖將歸。”
天將
(1).謂天上神將。《西遊記》第四回:“ 悟空 大喜,懇留飲宴不肯,遂與 金星 縱著祥雲,到 南天門 外。那些天丁天將,都拱手相迎。” 魯迅 《偽自由書·王化》:“這種‘寬仁政策’是……派了三架飛機到瑤洞裡去‘下蛋’,使他們‘驚詫為天神天將而不戰自降’。”
(2).大將的美稱。 唐 王維 《燕支行》:“ 漢 家天將才且雄,來時謁帝 明光宮 。”
(3). 太平天囯 官名,低於王一級。
公德
(1) 有關社會公眾的安寧和幸福的行為,如不破壞公物
(2) 公共品德;公共道德方面的品質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薰陶
薰染陶冶。比喻因為經常和某些人物或環境相接觸,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響。《宋史·道學傳一·程頤》:“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與之處,以薰陶成性。”《明史·黃鞏傳》:“可以涵養氣質,薰陶德性。” 楊沫 《花蕊》:“就在這些美的感染、薰陶下,我仿佛年輕起來了。”
風俗
特定區域、特定人群沿革下來的風氣、禮節、習慣等的總和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風俗。——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東籬
(1).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因以指種菊之處;菊圃。 唐 楊炯 《庭菊賦》:“憑南軒以長嘯,坐東籬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陽》詞:“西風吹帽,東籬攜酒,共結歡游。” 明 馮惟敏 《南呂一枝花·送賈封君約庵來游上谷南還》套曲:“恰東籬勸插黃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僕以君風流高士,當能安貧;今作是論,則以東籬為市井,有辱黃花矣。”
(2).園圃名。 宋 陸游 《東籬記》:“ 放翁 告歸之三年,闢舍東茀地,南北七十五尺,東西或十有八尺而贏,或十有三尺而縮。插竹為籬,如其地之數……名之曰‘東籬’。” 宋 陸游 《讀呂舍人詩追次其韻》:“言歸 鏡湖 上,日日醉 東籬 。”自註:“ 東籬 ,予小圃名。”
寄傲
寄託曠放高傲的情懷。 晉 陸雲 《逸民賦》:“眄清霄以寄傲兮,泝凌風而頽嘆。”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唐 司空圖 《連珠》:“苟慚白首而待聘,不若 滄洲 而寄傲。” 宋 陸游 《休日留園中至暮乃歸》詩:“盡道官身屬太倉,未妨寄傲向林塘。”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赤壁》:“幽棲處,喜二客從予寄傲。斗酒藏家,鱸魚歸網,怎不向江頭遐眺!”
旖旎
柔美的樣子
旖旎從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顧青翠之茂葉,繁旖旎之弱條。——成公綏《木蘭賦》
說不盡軟玉溫香,嬌柔旖旎。——《檮杌閒評——明珠緣》
引年
(1).謂古禮對年老而賢者加以尊養。後用以稱年老辭官。《禮記·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從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梁書·止足傳贊》:“ 顧憲之 、 陶季直 ,引年者也。” 宋 蘇轍 《代張 * 道乞致仕表》:“臣聞引年去位,事君之舊章;懷祿忘歸,人臣之深戒。” 清 杭世駿 《<東城雜記>序》:“亦有國老引年,依風繩谷。”
(2).延長年壽。 唐 韓愈 《進學解》:“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明 方孝孺 《菊趣軒記》:“不為時俗所變,服之可以引年。”
未可
不可
學長
對同學的尊敬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