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壽
作者:方鶴齋 朝代:清代自壽原文
七十老翁何所求,五年以長更誰愁。
可憐無地舒青眼,常使先生搔白頭。
飲少每慚歐戶小,債多難洗阮囊羞。
鄰家高士同生日,自壽詩成相唱酬。
詩詞問答
問:自壽的作者是誰?答:方鶴齋
問:自壽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自壽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方鶴齋的名句有哪些?答:方鶴齋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老翁
(1) 老年男子
(2) 父親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長更
(1).見“ 長庚 ”。
(2).猶長夜。 南唐 李煜 《三台令》詞:“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青眼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跟“白眼”相對)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多難
眾多難成之事;很多困難。《詩·周頌·訪落》:“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 鄭玄 箋:“多,眾也。我小子耳,未任統理國家眾難成之事……難成之事,謂諸政有業未平者。”《老子》:“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猶多故;多患難。《詩·周頌·小毖》:“未堪家多難。” 鄭玄 箋:“我又會於辛苦,遇三監及 淮 夷之難也。”《左傳·昭公四年》:“ 晉 有三不殆,其何敵之有?國險而多馬, 齊 楚 多難。” 杜預 註:“多篡弒之難。”《禮記·檀弓上》:“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 孔穎達 疏:“國家多有危難。”《三國志·吳志·劉繇傳》“ 繇 長子 基 ,字 敬輿 ,年十四,居 繇 喪盡禮,故吏餽餉,皆無所受”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基 遭多難,嬰丁困苦,潛處味道,不以為戚。” 唐 杜甫 《登樓》詩:“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先鞭爭躍馬,多難患張鴟。”
阮囊
(1).見“ 阮囊羞澀 ”。
(2).繩床的別稱。《宋史·外國傳五·勃泥》:“王坐繩床,若出,即大布單坐其上,眾舁之,名曰阮囊。”
鄰家
鄰居;相鄰的住家
高士
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脫世俗的人,多指隱士
吾聞魯連先生, 齊國之高士也。——《戰國策·趙策》
同生
(1).謂同父所生。因以指兄弟。《國語·晉語四》:“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後漢書·鄭玄傳》:“咨爾焭焭一夫,曾無同生相依。” 楊樹達 《積微居讀書記·讀<後漢書>札記·張純曹褒鄭玄傳》:“同生,謂兄弟。” 晉 陸機 《贈弟士龍》詩之五:“依依同生,恩篤情結。”
(2).同年出生。 宋 文彥博 《奉陪伯溫中散等作同甲會》詩:“四人三百十二歲,況是同生丙午年。”
(3).一起活著。 歐陽山 《柳暗花明》八五:“咱倆生就同生,死就同死!”
壽詩
祝壽的詩。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賀生日》:“ 黃耕叟 夫人三月十四日生, 吳叔經 代人作壽詩曰:‘天邊將滿一輪月,世上還鍾百歲人。’”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壽詩輓詩悼亡詩》:“壽詩盛於 宋 ,漸施於官府。”
唱酬
亦作“唱酧”。亦作“ 唱詶 ”。以詩詞相酬答。 唐 白居易 《<因繼集>重序》:“足下雖少我六七年,然俱已白頭矣……而又未忘少年時心,每因唱酬,或相侮謔。”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一:“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無復見前賢。” 明 唐寅 《送行》詩:“此日傷離別,還家足唱詶。” 清 吳偉業 《送山東耿中丞青藜》詩:“幕中壯士爭超距, 稷下 高賢共唱酬。”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吟詩填詞,那是所謂唱酬,也算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