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日同馬允彭籛侯董采載臣陳鏦大始嚴鴻

作者:呂留良 朝代:明代

原文

老病感觸多,細碎氣上逆。

知非養生理,微動悔已積。

諸子憫我衰,扶攜事遊歷。

澤國久雨後,浦漵水充斥。

村艇宛轉通,野彴高低格。

日出雲物高,露光百草滴。

木葉聲蕭然,未露憔悴跡。

誰抱不彫姿,霜雪行相益。

舉酒共斟酌,長幼以次及。

揖讓見古歡,脫略非真率。

對此意欣然,不覺夙疢釋。

洵知守舍翁,不如遠遊客。

詩詞問答

問:《九月二日同馬允彭籛侯董采載臣陳鏦大始嚴鴻逵賡臣查樞左旋大兒葆中從子至忠放舟東遊》的作者是誰?答:呂留良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呂留良的名句有哪些?答:呂留良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參考注釋

老病

(1).年老多病。《漢書·韋賢傳》:“時 賢 七十餘,為相五歲, 地節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賜黃金百斤,罷歸。”《後漢書·應劭傳》:“故 膠西 相 董仲舒 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議,數遣廷尉 張湯 親至陋巷,問其得失。” 唐 杜甫 《旅夜書懷》詩:“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2).舊病。曾經患過而未根治的病。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拳術與拳匪》:“ 陳先生 因拳術醫好了老病,所以讚不絕口。”

感觸

跟外界事物接觸而引起的思想感情

他在這方面深有感觸

細碎

細小而零碎

夜裡他對任何細碎的響聲都很敏感

上逆

由低處向上逆行。《素問·生氣通天論》:“秋傷於濕,上逆而欬。”《漢書·平帝紀》:“皇帝仁惠,無不顧哀,每疾一發,氣輒上逆,害於言語,故不及有遺詔。”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及至 江 上,於時海潮上逆,狂濤東瀉。”《紅樓夢》第八四回:“卻説 薛姨媽 一時因被 金桂 這場氣慪得肝氣上逆,左脇作痛。”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淮南子·原道訓》:“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謂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後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余自少 陸機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 ﹞齒踰知非,始補弟子員。”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寧調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

養生

保養身體

養生之道

得養生焉。——《莊子·養生主》

微動

(1) 快速而重複地切斷和閉合一個電路,使被驅動的電機緩緩轉動

(2) 微小的或開始的運動、刺激或情感

隨著風和輪子的微動,塵土就形成嗆人的棕色塵雲

諸子

先秦時期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或他們的著作

諸子及經史。——明· 顧炎武《復庵記》

扶攜

(1).提攜,扶植。《韓詩外傳》卷五:“夫人性善,非得明王聖主扶攜,內之以道,則不成為君子。”

(2).攙扶。 唐 韓愈 《唐故河南令張君墓志銘》:“月餘,免符下,民相扶攜,守州門,叫讙為賀。” 宋 葉夢得 《懷西山》詩:“所欲面勢好,老稚通扶攜。” 明 袁宏道 《送觀察侯公序》:“乃扶攜而訴於臺,獲以其事上請,詔進公一官。” 清 唐孫華 《發粟行》:“村民持票蹋城闕,扶攜百里支官糧。”

遊歷

(1) 到遠地遊覽;考察

遊歷名山大川

(2) 漫遊

澤國

(1) 多水的地區;水鄉

澤國用龍節。——《周禮·地官·掌節》

江村夜漲浮天水,澤國秋生動地風。——唐·杜牧《題白雲樓》

(2) 遭水淹了的地區

那年發大水,這裡成了一片澤國

雨後

指穀雨後採制的茶葉。《宋史·食貨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歸州 、 江南 、 荊湖 ,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浦漵

水邊。 唐 楊炯 《青苔賦》:“桂舟橫兮蘭枻觸,浦漵邅迴兮心斷續。” 唐 杜甫 《戲題畫山水圖歌》:“舟人漁子入浦漵,山木盡亞洪濤風。”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詩:“新霜浦漵綿綿浄,薄晚林巒往往青。” 清 秋瑾 《送別》詩:“浦漵燈將燼,窗前淚未乾。”

充斥

充滿,到處都是

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徐灝曰:“斥,廣也。充益廣遠之謂。”

外國貨充斥市場

村艇

農家用的小船。 清 鄭燮 《村居》詩:“村艇隔煙呼鴨鶩,酒家依岸紥籬笆。”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野彴

野外小橋。 唐 劉禹錫 《裴祭酒尚書見示春歸城南青松塢別墅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詩:“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巖扉。” 宋 蘇軾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過溪亭》:“身輕步穩去忘歸,四柱亭前野彴微。”

高低

(1) 無論如何

嘴都說破了,老王高低不答應

通訊員卻高低不肯,挾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終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這本書

這本書高低叫他弄丟了

日出

指太陽初升出地平線或最初看到的太陽的出現

雲物

(1).雲的色彩。《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鄭玄 註:“物,色也。視日旁雲氣之色…… 鄭司農 云:以二至二分觀雲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左傳·僖公五年》:“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 杜預 註:“雲物,氣色災變也。”《新唐書·李元諒傳》:“既會, 元諒 望雲物曰:‘不祥,虜必有變!’傳令約部伍出陣。” 清 劉大櫆 《重修鳳山台記》:“古之為臺者以書雲物,後之為臺者以作觀游。”

(2).雲氣、雲彩。 晉 葛洪 《抱朴子·知止》:“若夫 善卷 、 巢 、 許 、 管 、 胡 之徒,鹹蹈雲物以高騖,依龍鳳以竦跡。” 唐 杜甫 《敬贈鄭諫議十韻》:“思飄雲物外,律中鬼神驚。” 宋 范成大 《光相寺》詩:“雲物為人布世界,日輪同我行虛空。”

(3).景物,景色。 南朝 齊 謝朓 《高松賦》:“爾乃青春受謝,雲物含明,江皋緑草,曖然已平。” 宋 范成大 《冬至日銅壺閣落成》詩:“故園雲物知何似,試上東樓直北看。” 夏曾佑 《丙申之冬入天津洎己亥秋始得歸將行賦此》:“從此歸帆好雲物,分明點點入新愁。”

露光

(1).露水珠反射出來的光耀。 唐 元稹 《夜合》詩:“綺樹滿朝陽,融融有露光。”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五:“花兒吐出蕊,葉兒上閃著露光。”

(2).借指露水珠。 南朝 梁元帝 《和劉尚書侍五明集詩》:“露光枝上宿,霞影水中輕。” 隋 江總 《答王筠早朝守建陽門開》詩:“御溝槐影出,仙掌露光晞。” 唐 劉禹錫 《謝竇員外旬休早涼見示詩》:“風韻漸高梧葉動,露光初重槿花稀。”

百草

各種草類。亦指各種花木。《莊子·庚桑楚》:“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寳成。” 漢 王充 《論衡·幸偶》:“夫百草之類,皆有補益,遭醫人採掇,成為良藥。”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王微》:“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鷄悲。”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宋 蘇軾 《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詩之二:“曾把四絃娛 白傅 ( 白居易 ),敢將百草鬭 吳王 。”

木葉

樹葉。《楚辭·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 洞庭 波兮木葉下。”《晉書·儒林傳·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將亂,隱於 商洛山 ,衣木葉,食樹果。” 唐 駱賓王 《冒雨尋菊序》:“泛蘭英於戶牖,座接雞談;下木葉於中池,廚烹野雁。” 元 薩都剌 《芙蓉曲》:“鯉魚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飛木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水蠶》:“吾鄉山蠶食椒、椿、檞、柘諸木葉而成繭。” 徐遲 《“不過,好日子哪天有?”》一:“這自己的房子,處在一個山坡上,入夜以後,淹沒在墨綠的木葉中。”

蕭然

(1).猶騷然。擾亂騷動的樣子。《史記·酷吏列傳》:“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邊蕭然苦兵矣。” 唐 元稹 《兩省供奉官諫駕幸溫湯狀》:“不廢戒嚴,而猶物議喧囂,財力耗顇,數年之外,天下蕭然。”《明史·宦官傳二·陳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蕭然,生靈塗炭矣。”

(2).空寂;蕭條。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新唐書·宦者傳上·程元振》:“虜扣 便橋 ,帝倉黃出居 陝 ,京師陷。賊剽府庫,焚閭衖,蕭然為空。”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袁鷹 《故鄉夜話》:“此外四壁蕭然,再沒有任何東西。”

(3).稀疏;虛空。 宋 葉適 《題<林秀文集>》:“鬢髮蕭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皋謁延賞》:“雙親棄世十八年,囊篋盡蕭然。”《明史·忠義傳四·徐世淳》:“州嘗被賊,居民蕭然。”

(4).簡陋。 宋 陸游 《自笑》詩:“惟餘數卷殘書在,破篋蕭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君﹞每行縣以物自隨,杯湯不肯受。去官貧甚,鬻所乘馬以行,行李蕭然,觀者嘆息。” 王闓運 《侯官陳君墓志銘》:“乘輿蕭然,襆被而已。”

(5).蕭灑;悠閒。 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高蹈獨往,蕭然自得。” 唐 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詩:“秋水清無底,蕭然浄客心。” 宋 蘇軾 《游惠山》詩序:“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談起這事,好像天大禍事,就要臨頭一樣,比起前數月,蕭然而論 北京 事情的態度,真不同!”

憔悴

(1) 黃瘦;瘦損

憔悴孤虛。——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形容憔悴

憔悴了許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點憔悴

(3) 困頓

漂淪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生民憔悴

(4) 煩惱

何苦將錢去買憔悴,白折了五百兩銀子,又送了五條性命。——《二刻拍案驚奇》

霜雪

(1).霜和雪。《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大戴禮記·曾子天圓》:“陰氣勝則凝為霜雪。”

(2).謂經受霜雪。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草木不霜雪,則生意不固。”

(3).喻高潔的情操。 漢 孔融 《薦禰衡疏》:“忠果正直,志懷霜雪。”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雖遇塵霧,猶振霜雪。” 北魏 常景 《嚴君平》詩:“ 嚴君 性沉靜,立志明霜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盧仝》:“ 仝 志懷霜雪,操擬松柏。”

(4).喻指雪亮的劍光。 唐 杜甫 《暮秋呈蘇渙侍御》詩:“傾壺簫管動白髮,儛劍霜雪吹青春。” 仇兆鰲 註:“霜雪,指劍光。”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三折:“出匣紛紛霜雪寒,入手輝輝星斗現。”

(5).指寒光閃爍的刀劍。 唐 李白 《贈友人》詩之二:“袖中 趙 匕首,買自 徐夫人 。玉匣閉霜雪,經 燕 復歷 秦 。”

(6).喻指白髮。 唐 杜甫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詩:“江湖漂短褐,霜雪滿飛蓬。”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霜雪,喻頭白也。” 宋 蘇軾 《行宿泗間見徐州張天驥次舊韻》:“更欲河邊幾來往,祇今霜雪已蒙頭。”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蒿目為時憂,年未艾,霜雪盈頭。” 徐懷中 《西線軼事》:“一頭青絲在短短几天之內,以至是在一夜之間化為霜雪。”

(7).喻冷峻的面部表情。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一折:“則見那冬凌霜雪都堆在兩眉間。”《花城》1981年第6期:“ 王嘉 卻像輸了球的運動員,滿臉霜雪,十分惱怒。”

(8).喻陰冷的環境,嚴酷的遭遇。 清 鄭燮 《懷舍弟墨》詩:“含悽度霜雪,努力愛秋春。” 丁一嵐 《<燕山夜話>再版序》:“這本《燕山夜話》雖遇嚴酷的霜雪,卻並未失去勃勃生機。”

斟酌

(1) 反覆考慮以後決定取捨

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矣。——《國語·周語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潛《移居》

獨自斟酌

長幼

(1).指世系的先後。《國語·魯語上》:“夫宗廟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長幼,而等胄之親疏也。” 韋昭 註:“長幼,先後也。”

(2).指輩份的高低。《論語·微子》:“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禮記·大傳》:“服術有六:一曰親親,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長幼,六曰從服。” 孫希旦 集解:“長,謂旁親屬尊者之服。幼,謂旁親屬卑者之服也。”

(3).指年長與年幼。《禮記·射義》:“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 孔穎達 疏:“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是也。” 晉 常璩 《華陽國志·漢中士女》:“其資給六子,以長幼為差。”

(4).指老年人和年輕人。《北史·申微傳》:“因賦詩,題於 清水亭 。長幼聞之,皆競來就讀。”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親疏與長幼,語語存斟酌。”

(5).指諸侯爵位的高低。《左傳·莊公二十三年》:“朝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 孔穎達 疏:“諸侯之序,以爵不以年。此言長幼,謂國大小也。”

(6).謂自幼至長。《國語·晉語四》:“ 晉 公子亡,長幼矣,而好善不厭,父事 狐偃 ,師事 趙衰 ,而長事 賈陀 。” 韋昭 註:“長幼,從幼至長也。”

(7).慈憐幼小。《晏子春秋·雜上九》:“君探雀鷇,鷇弱,反之,是長幼也。吾君仁愛,曾禽獸之加焉,而況於人乎!此聖王之道也。”

次及

依次而及。《左傳·成公三年》:“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於事,而帥偏師以修封疆,雖遇執事,其弗敢違。”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先以城內為始,次及城外,表列門名,以遠近為五篇。”《新唐書·魏元忠傳》:“儲君有次及之勢,故師保教以君人之道。”

揖讓

(1).賓主相見的禮儀。《周禮·秋官·司儀》:“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子大叔 見 趙簡子 , 簡子 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 漢 劉向 《說苑·君道》:“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讓盤旋,吾未見焚之自息也。”

(2).指禮樂文德。《漢書·禮樂志》:“揖讓而天下治者,禮樂之謂也。”參見“ 三揖三讓 ”。

(3).禪讓。讓位於賢。《韓非子·八說》:“古者人寡而相親,物多而輕利易讓,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非聖人之治也。”《南齊書·劉祥傳》:“故揖讓之禮,行乎 堯 舜 之朝,干戈之功,盛於 殷 周 之世。” 徐特立 《關於研究歷史的幾個重要問題》:“由 堯 舜 揖讓進到 禹 傳子,是歷史發展一個必然階段。”

古歡

亦作“ 古懽 ”。 1.往日的歡愛或情誼。《文選·古詩<凜凜歲雲暮>》:“良人惟古懽,枉駕惠前綏。” 李善 註:“良人念昔日之懽愛,故枉駕而迎己。”

(2).借稱舊好,老朋友。 清 黃景仁 《雜詩》:“ 鮑叔 稱古歡,用惠深自售。”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九:“鄉國論文集古歡,幽人三五薜蘿看。” 龐樹柏 《邀寒瓊濱虹蛻公晚酌》詩:“三士連翩至,蕭齋接古歡。”按, 清 王士禛 有《古懽錄》八卷,記上古至 明 代隱居山林之士,書名借用古語,取與古人為友之意。

脫略

(1) 放任;不拘束

(2) 輕慢,不以為意

脫略細行,不為流俗之事。——《晉書·謝尚傳》

脫略公卿,跌宕文史。——江淹《恨賦》

真率

真誠坦率

欣然

非常愉快地

欣然受邀

欣然規往。——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宋將軍欣然曰。—— 明· 魏禧《大鐵椎傳》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守舍

(1).供守衛用的廬舍。《墨子·雜守》:“閣通守舍,相錯穿室。”《東觀漢記·張禹傳》:“ 禹 巡行守舍,止大樹下,食糒乾飯屑,飲水而已。”

(2).為看護莊稼而設定的廬舍。 元 王禎 《農書》卷十七:“守舍,看禾廬也。架木苫草,略成構結,兩人可舁。禾稼將熟,寢處其中,備防人畜。”

(3).看守門戶;看家。《史記·酷吏列傳》:“ 張湯 者, 杜 人也。其父為 長安 丞,出, 湯 為兒守舍。”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遇家人鹹出,唯此婦守舍,忽見屋中大缸,婦試發之,見有大蛇,婦乃作湯,灌殺之。” 宋 范成大 《家人子輩往石湖檢校暮歸》詩:“衰翁牢守舍,腸斷釣魚磯。”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

遠遊

亦作“ 遠遊 ”。1.謂到遠方遊歷。《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 漢 班彪 《北征賦》:“遂奮袂以北征兮,超絶跡而遠遊。”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詩:“遠遊雖寂寞,難見此山川。” 明 劉基 《郁離子·九難》:“慷慨辭家,踴躍遠遊。” 潘漠華 《呵》詩:“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遠遊的兒子。”

(2).見“ 遠遊冠 ”。

(3).見“ 遠遊履 ”。

見“ 遠遊 ”。

詩詞推薦

九月二日同馬允彭籛侯董采載臣陳鏦大始嚴鴻原文_九月二日同馬允彭籛侯董采載臣陳鏦大始嚴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