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與遐年道詣酣,靈光頹去竟何堪。
帔寒誰恤任公子,筆記人懷《老學庵》。
早有鴻文驚海外,空餘牛斗燭江南。
芳鄰追溯逾三紀,曾仰蘇齋供佛龕。
詩詞問答
問:《覃溪老人歸道山已久頃聞其家計蕭條為之慨然》的作者是誰?答:方士淦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參考注釋
遐年
(1).高齡;長壽。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庶幾遐年,攜手同征,如何奄忽,棄我夙零。”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 王粲 為 潘文則 《思親詩》云:‘躬此勞悴,鞠予小人;庶我顯妣,克保遐年。’” 宋 曾鞏 《夫人曾氏墓志銘》:“曾不蕃寵,畀其子孫,曾不遐年,善則長存。” 明 陳翼 《蔡伯蜚傳》:“嗚呼!此其所以不能遐年也歟!”
(2).指晚年。 清 陳確 《祭陸伯母裘大孺人文》:“每佳時吉日,則高堂之上,觴詠並進,母亦顧之色喜,謂可以樂遐年。”
(3).久遠的年代。《文選·左思<魏都賦>》:“雖則衰代,而盛德形於管絃;雖踰千祀,而懷舊藴於遐年。” 張銑 註:“懷古而積於遠年。” 唐 陳子良 《平城縣正陳子乾誄序》:“故能貽芳塵於後世,徇節義於遐年。”
靈光
(1) 神異之光
那大聖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西遊記》
(2) 指畫在神像頭部的光輝
(3) 〈方〉∶頂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靈光
這藥不靈光
何堪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盧 相 邁 不食鹽醋,同列問之:‘足下不食鹽醋,何堪?’” 清 呂大器 《鎮羌道上有感》詩:“鷹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節至今無。”
(2).豈可;哪裡能。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可。 宋 歐陽修 《筆說·峽州詩說》:“‘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則上句頗工。” 清 潘陸 《彭澤縣》詩:“地借 陶潛 著,人思 狄相 賢。何堪尋廢縣?沙草浸寒泉。” 葉聖陶 《窮愁》:“阿母一襖,春間已敝,不與補綴,何堪著體?”
任公子
古代傳說中善於捕魚的人。亦稱 任公 、 任父 。《莊子·外物》:“ 任公子 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 會稽 ,投竿 東海 ,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錎沒而下,鶩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盪,聲侔鬼神,憚赫千里。 任公子 得若魚,離而臘之,自 制河 以東, 蒼梧 已北,莫不厭若魚者。” 成玄英 疏:“ 任 ,國名。 任國 之公子。”後常用以指超世的高士。 唐 李賀 《苦晝短》詩:“誰似 任公子 ,雲中騎碧驢。” 明 薛惠 《草堂》詩:“平生頗詫 任公子 ,末路方思 馬少游 。”
記人
指為《禮經》作記的人。《儀禮·士冠禮》“死而謚,今也” 唐 賈公彥 疏:“記人記此者,欲見自上所陳冠禮以士為本者,由無生而貴,皆從士賤者而升也。”
老學庵
宋 陸游 的書齋名。 陸游 《老學庵》詩:“窮冬短景苦悤忙, 老學菴 中日自長。”自註:“予取 師曠 老而學如秉燭夜行之語名菴。”後亦借指讀書養靜之所。 清 趙翼 《哭洪稚存編修》詩:“賜環歸後脫征衫,十笏新營 老學菴 。”
鴻文
(1).鴻雁群飛時形成的文字之狀。 漢 揚雄 《太玄·文》:“次六:鴻文無范,恣於川。” 司馬光 集註:“謂鴻鴈之飛,偶有文字之象,而無法也,遇川則自恣而已。”
(2).巨著;大作。 漢 王充 《論衡·佚文》:“鴻文在國,聖世之驗也。” 明 陳子龍 《行路難》詩:“鴻文雖留千載後,大抵是非都茫茫。”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七篇:“惟 誼 尤有文采,而沉實則稍遜,如其《治安策》、《過秦論》,與 鼂錯 之《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皆為 西漢 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
海外
超出國界,即國外
海外同胞
空餘
(1) 空著的;未被占用的
空餘房屋
空餘病床
(2) 空閒;閒工夫
沒有空餘跟你開玩笑
牛斗
指牛宿和斗宿。傳說 吳 滅 晉 興之際,牛斗間常有紫氣。 雷煥 告訴尚書 張華 ,說是寶劍之氣上沖於天,在 豫東 豐城 。 張華 派 雷 為 豐城 令,得兩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兩人各持其一。 張華 被誅後,失所持劍。後 雷煥 子持劍過 延平津 ,劍入水,但見兩龍各長數丈,光采照人。見《晉書·張華傳》。後常用以為典。 北周 庾信 《思舊銘》:“劍沒 豐城 ,氣存牛斗。” 唐 杜甫 《所思》詩:“徒勞望牛斗,無計斸龍泉。” 元 薩都剌 《過延平津》詩:“神光射霄漢,牛斗為不明。” 何其芳 《憶昔》詩:“光芒萬丈射牛斗,要把人間重鑄成。”
牛鬭:1.謂牛相鬥。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月峽猿啼,江神牛鬭。” 元 張雨 《春耕》詩:“壺漿稚子看牛鬭,卻過田頭午餉時。”
(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紕漏》:“ 殷仲堪 父病虛悸,聞牀下蟻動,謂是牛鬭。” 劉孝標 注引 檀道鸞 《續晉陽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後用“牛鬭”指病虛、心神恍惚。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廣 客蛇影, 殷 師牛鬭。”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芳鄰
對鄰居的美稱。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非 謝 家之寶樹,接 孟氏 之芳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花公主》:“忝近芳鄰,緣即至深。便當暢懷,勿致疑畏。” 冰心 《晚晴集·懷念老舍先生》:“校園裡,我的少數民族的芳鄰好友,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多得數不過來。”
追溯
溯,逆水而行;後引申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尋淵源
兩國間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明初
追根溯源
齋供
(1).祭祀死者、神佛,並上供食品。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終制》:“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有時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於汝也。”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相國寺萬姓交易》:“寺三門,閣上並 資聖門 ,各有金銅鑄羅漢五百尊、佛牙等,凡有齋供,皆取旨,方開三門。”
(2).寺廟中供應的齋食。《水滸傳》第一回:“當時將丹詔供養在三清殿上,與眾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執事人等獻茶,就進齋供,水陸俱備。”
(3).指布施給僧道的飯食。《古今小說·陳從善梅岒失渾家》:“ 陳巡檢 分付廚下使喚的:‘明日是四月初三日,設齋多備齋供。不問雲遊全真道人,都要齋他。’”
佛龕
供奉佛像的小閣子,多用木頭、石頭製成。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隔西首一間,設月窗,緊對佛龕,本為作佛事者齋食之地,余即設榻其中。”
鄭振鐸 《西行書簡·雲崗》:“其東西二壁各有八佛龕;每龕的幃飾,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