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漢玉龍尾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詠漢玉龍尾觥原文

視之有紋撫若無,制在三千年上乎。

土華隱現璘璘鋪,龍形蜿蜒風雷扶。

觥哉誰議觚不觚,厚薄內外如一模,古人淳樸巧弗偷。

工執藝事相去殊,人心世道紛吁吾。

詩詞問答

問:詠漢玉龍尾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漢玉龍尾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四

2. 葉

參考注釋

在三

《國語·晉語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則致死焉。” 韋昭 註:“三,君、父、師也。”後以“在三”為禮敬君、父、師的典故。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亦有秉心矯跡,以敦在三之節。”《北齊書·徐之才傳》:“既為汝師,又為汝公,在三之義,頓居其兩。” 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詩序:“尊道成德,嚴師其難哉。故在三之禮,極乎君親,而師也參焉。” 清 納蘭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夫師豈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誼,並之於君、親。”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隱現

不清晰地顯現;隱隱約約顯現出來

璘璘

明亮閃爍貌。 宋 歐陽修 《送劉太尉從廣赴襄陽》詩:“磊落金盤爛璘璘,槎頭縮項昔所聞。” 楊沫 《和聶華苓重逢的日子》:“湖面上璘璘點點的波光,恰像是這灰色錦緞上的淺淺花紋。”

蜿蜒

(1) 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板蜿蜒著一條長的裂縫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風雷

(1).風和雷。《易·益》:“風雷,益。” 宋 曾鞏 《喜雨》詩:“更喜風雷生北極,頓驅雲雨出靈湫。”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天上過船》:“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風雷大作。”

(2).形容響聲巨大。 唐 方乾 《因話天台勝異仍送羅道士》詩:“石上叢林礙星斗,窗前瀑布走風雷。” 宋 蘇軾 《送鄭戶曹》詩:“山水自相激,夜聲轉風雷。”

(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劇變化的形勢。 宋 蘇軾 《送將官梁左藏赴莫州》詩:“一朝鼓角鳴地中,帳下美人空掩面;豈如千騎平時來,笑談謦欬生風雷。”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十:“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廖仲愷 《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詩:“ 珠江 日夕起風雷,已倒狂瀾孰挽迴?”

觚不觚

比喻事物名實不符。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何晏 集解:“以喻為政不得其道,則不成。” 朱熹 集註:“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簡,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蓋當時失其制而不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為觚也。”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四分論》:“《續漢志》云:‘在天成度,在憲成日,凡三百六十五日小餘不及四分日之一,則減四分也。’是古人命度未有觚不觚,不依日而散分於各宿者。”

厚薄

厚與薄的程度

這塊褥子厚薄不均

內外

在數量或時間上接近精確地;大約;近似

五十年內外

如一

相同;一致;沒有差別

始終如一

表里如一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淳樸

敦厚質樸

言辭淳樸古人風

藝事

(1).技藝。《書·胤征》:“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諫。” 孔 傳:“百工各執其所治技藝以諫。”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材能》:“權奇之能,伎倆之材也,故在朝也則司空之任,為國則藝事之政。” 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藝事由己之學,雖失時在命,而不可盡謂非己也。”

(2).文學藝術之事。 宋 王明清 《春娘傳》:“娼嫗教之樂色藝事,無不精絶。”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然當時仕之以顯官,矜重其翰墨而率使之消遣於藝事,不憂不戚,夫婦偕老。” 清 趙翼 《讀史》詩:“由來藝事妙,正以人品傳。”

相去

相距;相差。《漢書·食貨志上》:“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晉書·王祥傳》:“吾等 魏 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階而已。” 宋 曾鞏 《答范資政書》:“而拜別朞年之間,相去數千里之遠,不意閣下猶記其人。” 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據 達夫 口述,則他們所答應者,和我所提出的相去並不遠。”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世道

指社會狀況、風氣

唉!別提那 * 的舊世道了

老人家,如今世道變了。變得不用吃糠了。——趙樹理《傳家寶》

詩詞推薦

詠漢玉龍尾觥原文_詠漢玉龍尾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