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銅鑒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古銅鑒歌原文

軒轅液金作神物,德合天地明日月。

陰陽精氣此蘊郁,萬八千春豈湮沒。

丁甲護持魑魅祓,中圓光外綠雲蔚。

如星重輪麗天闕,四靈五嶽卒難核。

漢唐俗制氣早奪,其祥應不讓屈軼,以燭賢奸洞心骨。

詩詞問答

問:古銅鑒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古銅鑒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八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九

參考注釋

軒轅

(1).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黃帝 的名字。傳說姓 公孫 ,居於 軒轅之丘 ,故名曰 軒轅 。曾戰勝 炎帝 於 阪泉 ,戰勝 蚩尤 於 涿鹿 ,諸侯尊為天子。後人以之為 中華 民族的始祖。《楚辭·遠遊》:“ 軒轅 不可攀援兮,吾將從 王喬 而娛戲!”《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孫 ,名曰 軒轅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軒轅 之世,史有 倉頡 ,主文之職,其來久矣。” 明 王世貞 《登岱》詩:“ 軒轅皇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

(2).借指中華民族。 魯迅 《集外集拾遺·<自題小像>詩》:“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 軒轅 。”

(3).指車輈。《戰國策·趙策二》:“前有軒轅,後有長庭,美人巧笑,卒有 秦 患而不與其憂。”《史記·蘇秦列傳》:“前有樓闕軒轅,後有長姣美人。”《說文·車部》“輈,轅也” 清 朱駿聲 通訓:“大車左右兩木直而平者謂之轅;小車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謂之輈,故亦曰軒轅,謂其穹隆而高也。”

(4).星座名。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龍,故稱。其第十四星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為女主象。後多借指皇后。《史記·天官書》:“權,軒轅。軒轅,黃龍體。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後宮屬。” 張守節 正義:“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黃龍之體,主雷雨之神,後宮之象也……二十四變,皆軒轅主之。其大星,女主也;次北一星,夫人也;次北一星,妃也;其次諸星皆次妃之屬。” 清 錢謙益 《皇后冊文》:“上應張星,主太廟明堂之位;下臨角亢,葉後宮 軒轅 之占。”

(5).運行。 清 龔自珍 《尊隱》:“夫日胎於溟涬,浴於東海,徘徊於華林,軒轅於高閎,照耀人之新沐濯。”

(6).傳說中的國名。 漢 張衡 《思玄賦》:“超 軒轅 於 西海 兮,跨 汪氏 之龍魚,此國之千歲兮,曾焉足以娛余。”

(7).複姓。 唐 有 軒轅集 。見《全唐文》卷九二八。

神物

(1).神靈、怪異之物。《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 唐 李白 《梁甫吟》:“ 張公 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明 張綸 《林泉隨筆》:“雷雖只是氣,但有氣便有形。神物氣聚,則須有纔過便散。既有神物,則震死人書其背,夫復何怪?”

(2).指神仙。《史記·孝武本紀》:“上即欲與神通,宮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明日

明天

明日復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明日徐公來。——《戰國策·齊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陰陽

(1)

(2) 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

(3) 日月運轉之學

陰陽曆算。——《後漢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4)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精氣

(1) 指人的精誠

(2) 陰陽元氣

千春

(1).千年。形容歲月長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滍水》:“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墓萬古,祇彰誚辱。” 唐 杜甫 《往在》詩:“千春薦靈寢,永永垂無窮。” 聞一多 《你指著太陽起誓》詩:“‘永久’早許給了別人,粃糠是我的份,別人得的才是你的菁華--不壞的千春。”

(2).壽辰。《孽海花》第二十回:“ 李 老爺的千春,我們怎會忘了。”

湮沒

(1) 埋沒

死而湮沒。——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湮沒於荒煙。——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湮沒無聞

(2) 清除,化為烏有

基本粒子和它的反粒子相遇時湮沒

丁甲

即六丁六甲。本為道教神名。後亦泛指天兵天將。《西遊記》十五回:“眾揭諦道:‘丁甲、功曹、伽藍輪次。’”

護持

維護保持

魑魅

(1).古謂能害人的山澤之神怪。亦泛指鬼怪。《漢書·王莽傳中》:“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顏師古 註:“魑,山神也。魅,老物精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捎魑魅,斮獝狂。” 薛綜 註:“魑魅,山澤之神。”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須藏怪須懾。” 清 唐孫華 《時世公子行》:“生獰面目驕橫色,如睹魑魅逢山臊。”

(2).常喻指壞人或 * 勢力。 明 徐復祚 《投梭記·獲醜》:“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奮。” 廬隱 《或人的悲哀》:“他們不用鏡子,照他們魑魅的怪狀。”

(3).指荒涼、邊遠的地區。語本《左傳·文公十八年》:“投諸四裔,以御螭魅。” 宋 蘇軾 《到常州謝表》之一:“已分沒身,寄殘骸於魑魅;敢期擇地,收暮景於桑榆。”參見“ 螭魅 ”。

圓光

(1).月亮。 唐 李白 《古風》之二:“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明 劉基 《過秦樓》詞:“圓光易缺,急景難追。”

(2).佛教謂菩薩頭頂上的圓輪金光。 唐 法琳 《辨正論·喻篇上》:“ 如來 身長丈六,方正不傾,圓光七尺,照諸幽冥。”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聲朗朗,頭直上只少箇圓光,卻便似捏塑來的僧伽像。”

(3).舊時江湖術士利用迷信心理騙人財物的一種方法。用鏡或白紙施以咒語,令童子視之,謂其上能現諸象,可知失物所在,或預測吉凶、禍福。《晉書·藝術傳·佛圖澄》:“﹝ 澄 ﹞又令一童子潔齋七日,取麻油合胭脂,躬自研於掌中,舉手視童子,粲然有輝。童子驚曰:‘有軍馬甚眾,’”據云,此即後來之圓光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就是甚么兼精辰州符、失物圓光的那個,天天在報上上告白的。”參閱 徐珂 《清稗類鈔·方伎·圓光》。

雲蔚

(1).形容顏色像雲彩一樣的絢麗華美。《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彤彩之飾,徒何為乎?澔澔涆涆,流離爛漫……霞駮雲蔚,若陰若陽。” 張載 註:“‘皓璧皜曜’至‘若陰若陽’,言其色狀也。”

(2).盛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交柯雲蔚,霾天晦景。” 唐 聶夷中 《公子行》之一:“紅樓宴青春,數里望雲蔚。” 王闓運 《愁霖賦》:“奏才則雲蔚,高談則雷驚。”

重輪

(1).即重轂。《文選·張衡<東京賦>》:“重輪貳轄,疏轂飛軨。” 薛綜 註:“重輪,即重轂也。”《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輿有重輪之安,馬無泛駕之佚。” 李周翰 註:“天子重輪,取其安也。”參見“ 重轂 ”。

(2).日、月周圍光線經雲層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代以為祥瑞之象。《隋書·音樂志中》:“煙雲同五色,日月並重輪。” 唐 劉禹錫 《賀皇太子受冊箋》:“蒼震發前星之輝,黃離表重輪之瑞。” 明 何景明 《十五夜高鐵溪同沉清溪趙雪舟馬百愚過敝居對月》詩:“重輪爛五色,繽紛結文虹。”《六部成語註解·禮部》:“日月重輪珥食:日月之外又現光圈一二重,謂之重輪。”

(3).喻指帝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重輪赫赫遮星月,獨擅貞明耀萬方。”

麗天

(1).謂附著於天。語出《易·離》:“日月麗乎天。” 孔穎達 疏:“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者,此廣明附著之義。”《晉書·地理志上》:“星象麗天,山河紀地。” 唐 劉禹錫 《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粲焉如繁星麗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

(2).謂光華照耀的天宇。比喻德行昭美。《漢武帝內傳》:“若蒙聖誥於即日,臣伏聽麗天之教矣。”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日月挾蟲鳥之瑕,不妨麗天之景。” 明 宋濂 《水北山房記》:“當大明麗天,萬物畢照。”

四靈

(1).指麟、鳳、龜、龍四種靈畜。《禮記·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孔穎達 疏:“以此四獸皆有神靈,異於他物,故謂之靈。”《舊唐書·文苑傳上·楊炯》:“麟、鳳有四靈之名,玄龜有負圖之應。”《冷眼觀》第二四回:“你龜大哥列在四靈,要算同老龍王是平等弟兄,非比我們小輩。”

(2).指傳說中的 蒼帝 、 黃帝 、 白帝 、 黑帝 四神帝。《文選·張衡<東京賦>》:“尊 赤氏 之朱光,四靈懋而允懷。” 薛綜 註:“《河圖》曰:‘四靈, 蒼帝 神名 靈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黃帝 神名 含樞紐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協光紀 。’今五雲四靈,謂除 赤 ,餘有四。”

(3).指古代神話中掌東西南北四方之神。 三國 魏 曹植 《神龜賦》:“嘉四靈之建德,各潛位乎一方。蒼龍虬於東嶽, * 嘯於西崗,玄武集於寒門,朱雀棲於南鄉。”

(4).古代又用以指東西南北四方的星宿。 南朝 齊 謝超宗 《齊南郊樂歌·武德宣烈樂》:“四靈晨炳,五緯宵明。”

(5). 南宋 永嘉 詩人 徐照 、 徐璣 、 翁卷 、 趙師秀 的合稱。 照 字 靈暉 ,有《芳蘭軒集》; 璣 號 靈淵 ,有《二薇亭集》; 卷 字 靈舒 ,有《西岩集》; 師秀 號 靈秀 ,有《清苑齋集》。字中圴有“靈”字,故稱。參閱《四庫全書總目·別集十五》。

五嶽

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

制氣

方言。鬧彆扭,嘔氣。如:都快成一家人啦,你還老跟我制氣。

祥應

祥瑞的先兆。《漢書·劉向傳》:“考祥應之福,省災異之禍,以揆當世之變。”《後漢書·馬融傳》:“雨露時澍,祥應將至。”

不讓

(1)

不遜讓;不推辭

當仁不讓

(2)

不同意,不許

我想幫幫忙,他還不讓呢

屈軼

亦稱“ 屈佚草 ”。亦稱“ 屈草 ”。1.古代傳說中一種草,謂能指識佞人,故又名“指佞草”。 漢 王充 《論衡·是應》:“屈軼,草也。安能知佞?”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 堯 時有屈佚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屈而指之。”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屈草戒諛,階蓂紀日。” 唐 李鹹用 《讀修睦上人歌篇》詩:“才似煙霞生則媚,直如屈軼佞則指。” 唐 蘇味道 《贈封御史入台》詩:“夕鴉共鳴舞,屈草接芳霏。” 章炳麟 《原儒》:“屈軼指佞, 黃帝 騎龍。”

(2).比喻能識別奸佞的賢臣。《舊唐書·袁高薛存誠等傳贊》:“唯 袁 與 薛 ,人中屈軼。” 清 錢謙益 《南京江西道陳必謙授文林郎制》:“人中屈軼,京國為之聳觀。”

洞心

潛心。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序》:“﹝ 漢武帝 ﹞洞心於道教,使冥跡之奧,昭然顯著。”

詩詞推薦

古銅鑒歌原文_古銅鑒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