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閱永定河下口輿中作原文
下河南北任流遷,壅則傷多導使宣。
絜矩邱明別知懼,防民之口慎防川。
詩詞問答
問:往閱永定河下口輿中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往閱永定河下口輿中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往閱永定河下口輿中作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二
2. 永定河自康熙三十七年築堤之始下口由安瀾城後因原道漸淤至三十九年改由柳坌口雍正四年改由王慶坨乾隆十六年改由冰窖草壩二十年改由賀老營三十七年改由條河頭計前後遷流六度以冰窖草壩而論康熙間之北堤轉為南堤雍正間之南堤轉為北堤以今條河頭而論凡康熙雍正間之南北堤又均在河之南矣
參考注釋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流遷
(1).猶波及。《宋書·武帝紀上》:“兵制峻重,務在得宜。役身死叛,輒考傍親,流遷彌廣,未見其極。”
(2).遷移流動。 南朝 梁 沉約 《因緣義》:“凡含靈之性,莫不樂生。求生之路,參差不一,一爾流遷,塗徑各異。”《隋書·地理志下》:“二郡又有牽鉤之戲,雲從講武所出, 楚 將伐 吳 ,以為教戰,流遷不改,習以相傳。”
絜矩
絜,度量;矩,畫方形的用具,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禮記·大學》:“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鄭玄 註:“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朱熹 集註:“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方,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葉適 《陳彥群墓志銘》:“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奮豪傑以特興,亦多微妙奇偉,非穎秀士親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兩個既有這番志嚮,又説的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這樁事責成他兩個辦起來,才是個‘絜矩之道’。”
邱明
指 左丘明 。 春秋 時 魯國 史官,著《春秋左氏傳》。《中國近代文論選·中國小說大家施耐庵傳》:“稗史氏又曰:世傳《水滸》成而 耐庵 盲目,以誨盜也。然則 邱明 作傳,以尊聖而盲目耶?”
防川
(1).制止洪水的泛濫。《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宋書·袁豹傳》:“譬猶修隄以防川,忘淵丘之改易,膠柱於昔弦,忽宮商之乖調。”
(2).泛指防止水患。 唐 杜甫 《臨邑舍弟書至苦雨》詩:“舍弟卑棲邑,防川領簿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