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謁昭陵原文
一源緬高祖,五葉逮元孫。
德勝唐宗遠,訓垂金帝尊。
惟懷安萬姓,不屑取中原。
積悃申瞻拜,繼繩心默存。
詩詞問答
問:恭謁昭陵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恭謁昭陵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恭謁昭陵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三
2. 我適與太宗文皇帝廟號及惟親昭陵尊稱唐太宗同然唐太宗歷戰陣尚不能愧開創之業若其事由逆取已遠遜我朝得天下之正且釁起家庭致貽慚德雖貞觀多善政其失亦不能掩豈若我國家非唐列聖相承比方燕貽裕後家法之美善更太宗所能萬一哉
參考注釋
高祖
曾祖的父親
請問,你的高祖是誰?
五葉
(1).指人參。 唐 溫庭筠 《寄周繇求人參》詩:“九莖仙草真難得,五葉靈根許惠無。” 唐 陸龜蒙 《謝友人惠人參》詩:“五葉初成椵樹陰, 紫團峰 外即 雞林 。”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人參》。
(2).五個花瓣。 宋 馬永卿 《懶真子·箬下酒五酘酒》:“‘桃花上面紅’,謂五羖酒取桃花五葉也。”
(3).五代,五世。 唐 梁肅 《述初賦》:“播五葉而逮予,垂慎身之芳烈。”《舊唐書·禮儀志三》:“朕接統千歲,承光五葉。”
元孫
(1).長孫。《書·金縢》:“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 孔 傳:“元孫, 武王 。” 孔穎達 疏:“ 武王 是 大王 之曾孫也。尊統於上,繼之於祖,謂元孫,是長孫。”《金石萃編·漢司隸校尉楊淮碑》:“﹝二君﹞約身自守,俱大司隸 孟文 之元孫。” 唐 韓愈 《司徒許國公神道碑銘》:“ 貞元 元孫,命正我宇,公為臣宗,處得地所。”
(2).玄孫。指本人以下的第五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六:“﹝ 謝啟祚 ﹞先後三娶二媵,舉十三男,十二女,孫二十九人,曾孫三十八人,元孫二人。”
懷安
(1).謂留戀妻室,貪圖安逸。語本《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晉 公子 重耳 ﹞及 齊 , 齊桓公 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於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 姜氏 。 姜氏 殺之,而謂公子:‘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 姜 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 唐 歐陽詹 《出門賦》:“惕懷安以敗名,曾何可以少留!”亦以指留戀安逸。《左傳·襄公十八年》:“君王其謂 午 懷安乎!吾以利社稷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徒欲懷安,必肆其志。”《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四年》:“ 會稽 只可暫駐,若稍久,則人懷安而不樂屢遷。”
(2).歸向德政而安居樂業。《史記·孝景本紀論》:“ 漢 興, 孝文 施大德,天下懷安。”
萬姓
萬民。《書·立政》:“式 商 受命,奄甸萬姓。”《漢書·元帝紀》:“相守二千石誠能正躬勞力,宣明教化,以親萬姓,則六合之內和親,庶幾虖無憂矣。”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朱雀門外街巷》:“﹝ 迎祥池 ﹞唯每歲清明日,放萬姓燒香游觀一日。” 郭沫若 《長春集·歌頌中朝友誼》:“萬姓歡呼連草木,滿腔熱血涌波濤。”
不屑
(1)
認為不值得
輕之而不屑問焉。——清·劉開《問說》
(2)
形容輕視
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中原
(1)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平原;原野
瞻拜
瞻仰參拜
默存
謂形不動而神遊。《列子·周穆王》:“化人復謁王同游,所及之處,仰不見日月,俯不見河海……既寤,所坐猶嚮者之處,侍御猶嚮者之人。視其前,則酒未清,餚未昲。王問所從來。左右曰:‘王默存耳。’”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 興元 城固縣 有 韋氏 女,兩歲能語,自然識字,好讀佛經……至八歲,忽清晨薰衣靚粧,默存牖下。父母訝移時不出,視之,已蛻衣而失,竟不知何之。” 宋 蘇軾 《永和清都觀謝道士求此詩》:“覊枕未容春夢斷, 青都 宛在默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