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疊樹扶蒼岩,迸泉垂碧澗。
委宛藏佳處,結搆得禪院。
無一物不度,如來之本願。
譬諸彼定水,有投斯必濺。
窗羅鷲嶺峰,階俯猴江沜。
強名般若台,般若是真幻。
詩詞問答
問:《沈德潛進呈後游攝山詩十二首走筆和韻並書長卷賜之·其三·般若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迸泉
噴涌的泉水。 唐 竇臮 《述書賦上》:“或迸泉涌溢,或錯玉班賦。” 唐 姚合 《題大理崔少卿駙馬林亭》詩:“迸泉清勝雨,深洞暖如春。”《清平山堂話本·死生交范張雞黍》:“言訖,淚如迸泉。”
碧澗
碧綠的山間流水。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詩:“ 銅陵 映碧澗,石磴瀉紅泉。”《南史·隱逸傳論》:“故知松山桂渚,非止素玩;碧澗清潭,翻成麗矚。” 宋 林逋 《宿洞霄宮》詩:“碧澗流紅葉,青山點白雲。”
宛藏
積聚,蓄藏。《史記·律書》:“虛者,能實能虛,言陽氣冬則宛藏於虛,日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故曰虛。” 張守節 正義:“宛音藴。”
佳處
(1).優美之處。《世說新語·文學》“ 孫興公 作《天台賦》”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 赤城 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而界道。’此賦之佳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引 宋 周密 《題<保母帖>》詩:“佳處將無同,閟妙未易語。” 魯迅 《吶喊·故鄉》:“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象,沒有言辭了。”
(2).謂勝境。 唐 杜甫 《次空靈岸》詩:“迴帆覬賞延,佳處領其要。” 唐 韓愈 《將至韶州借圖經》詩:“願借圖經將入界,每逢佳處便開看。” 宋 文同 《奉寄興州分判誠之蒲兄》詩:“ 武興 山水郡,左右有佳處。” 明 唐順之 《茅處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銘》:“嘗欲邀諸詩客相與入 天台 雁宕 ,訪 赤城 佳處以為快。”
結搆
見“ 結構 ”。
禪院
佛教寺院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一物
(1).一種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為一物枉其時,明君聖人亦不為一人枉其法。”《史記·周本紀》:“此一物足以釋 西伯 ,況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 清 鄭燮 《同起林上人重訪仁公》詩之三:“莫教輕一物,可待報他生。” 馬南邨 《燕山夜話·共通的門徑》:“沒有無所不知的博學之士,也沒有隻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專門家。”
(2).同類物;同一事。《周禮·夏官·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藥有用根,或用莖葉,雖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達其理,未可妄用。”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雲耶,電耶,雨耶,雪耶,實一物也,不過因熱度之異而變耳。”
(3).猶一事。《禮記·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鄭玄 註:“物猶事也。” 南朝 梁武帝 《報侯景書》:“朕為萬乘之主,豈可失信於一物。”
(4).猶言一個標準。《墨子·尚賢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也。”
不度
不合法度;不遵禮度。《左傳·隱公元年》:“今 京 不度,非制也。” 杜預 註:“不合法度,非先王制。”《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是人也,居喪而不哀,在慼而有嘉容,是謂不度,不度之人,鮮不為患。” 顏師古 註:“不度,不遵禮度也。”
不估計。 宋 蘇軾 《紫宸殿正日教坊詞教坊致語》:“知輿情之願頌,顧盛德之難形,不度荒蕪,敢進口號。”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本願
本來的願望;本意
此舉非我本願
譬諸
譬之於;譬如。《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謂我敝邑,邇在 晉國 ,譬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 漢 王粲 《從軍詩》之四:“恨我無時謀,譬諸具官臣。”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光陰可惜,譬諸逝水。”
定水
佛教語。澄靜之水。喻禪定之心。 南朝 梁元帝 《法寶聯璧序》:“熏戒香,沐定水。” 北周 庾信 《陝西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春園柳路,變入禪林;蠶月桑津,迴成定水。” 唐 高宗 《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詩:“幡虹遙 * ,定水迥分暉。” 明 屠隆 《曇花記·尼僧說法》:“定從戒得,外邪不染,內境自寧;慧從定生,定水不波,心珠自現。”
鷲嶺
(1). 鷲山 。 北周 庾信 《陝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 雪山 羅漢之論, 鷲嶺 菩提之法,本無極際,何可勝言。” 倪璠 註:“ 鷲嶺 在 王舍城 ,梵雲 耆闍崛山 是也。” 唐 李邕 《<東林寺碑>序》:“ 尼邱 啟於 夫子 , 鷲嶺 保於 釋迦 。” 清 張芳 《黛史》:“ 鷲嶺 之言,有色諸天,兼乎粗妙,形墜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
(2).借指佛寺。 宋 蘇軾 《海會殿上樑文》:“庶幾 鷲嶺 之雄,豈特 鵞湖 之冠。” 明 夏完淳 《題崑山水月殿》詩:“ 鷲嶺 岧嶢 谷水 陰, 崑山 迢遞快登臨。” 清 納蘭性德 《桂》詩:“露鑄鸞釵色,風薰 鷲嶺 香。”
(3).指 杭州 靈隱寺 前 飛來峰 。 飛來峰 又名 靈鷲 ,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 鷲嶺 鬱岧嶢,龍宮隱寂寥。”
強名
1.亦作"強名"。 2.猶盛名。般若
智慧。佛教用語。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
若是
——一般用在偏正複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相當於“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並不敢怨悵。——《水滸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