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方山屢見難屈指,獨數金陵多隱淪。

真隱几人充隱几,翠峰無語峙千春。

詩詞問答

問:《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

2. 上聲

參考注釋

方山

(1).山名。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東南。傳說為 秦始皇 鑿斷 金陵山 以疏 淮水 處,其地四方而峭絕,故名。 清 侯方域 《定鼎說》:“﹝ 秦 ﹞鑒觀 秣陵 ,厥有王氣,令朱衣三千之眾,鑿立 方山 ,疏迤水道。”

(2).指方山冠。 章炳麟 《雜感》詩之二:“誰教兩犬競呀呀,貂尾方山總一家。恨少 舞陽 屠狗侶,掃除羣吠在 潼 華 。”此借指 漢 族文職官僚。參見“ 方山冠 ”。

見難

遇到危難。《淮南子·齊俗訓》:“立節者見難不苟免,貪祿者見利不顧身。” 唐 元稹 《鶯鶯傳》:“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封神演義》第十回:“君子見難,豈不知迴避?但天數已定,斷不可逃,徒自多事。”

屈指

彎著指頭計數

屈指一算,離家已經十五年了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別稱。 戰國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 石城山 )設 金陵邑 。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金陵 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 李紳 《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動搖。” 唐 杜牧 《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 《因話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讚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隱淪

(1).神人等級之一。泛指神仙。《文選·郭璞<江賦>》:“納隱淪之列真,挺異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漢 桓譚 《新論》:“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隱淪,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鑄凝。”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詩:“隱淪既已託,靈異居然棲。”

(2).隱居。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詩:“既枉隱淪客,亦棲肥遯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 孫登 ﹞思欲遯跡林鄉,隱淪忘死。” 郁達夫 《秋夜懷人》詩之六:“晚年好靜南鄉住,仙壽溶溶樂隱淪。”

(3).指隱者。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詩:“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清 趙翼 《題周山茨觀察老圃秋容圖》詩:“公曾出塞悲流徙,我亦歸田作隱淪。”

(4).隱沒身體不使人見。《後漢書·方術傳下·解奴辜》:“皆能隱淪,出入不由門戶。”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 漢 時, 解奴辜 、 張貂 皆能隱淪,出入不由門戶,此後世遁形之祖也。”

(5).沉淪,埋沒。《晉書·郭璞傳》:“ 嚴平 澄漠於塵肆, 梅真 隱淪乎市卒。”《文選·鮑照<行樂至城東橋>詩》:“尊賢永照灼,孤賤長隱淪。” 李善 註:“隱淪,謂幽隱沉淪也。” 章炳麟 《獄中聞沉禹希見殺》詩:“不見 沉生 久,江湖知隱淪。”

真隱

真正的隱者。 唐 杜甫 《獨酌》詩:“薄劣慙真隱,幽偏得自怡。”

充隱

冒充的隱士。《晉書·桓玄傳》:“ 玄 以歷代鹹有肥遁之士,而己世獨無,乃徵 皇甫謐 六世孫 希之 為著作,並給其資用,皆令讓而不受,號曰高士。時人名為‘充隱’。” 清 褚人穫 《堅瓠廣集·隱說》:“他如 晉 皇甫希之 ,人稱充隱, 梁 何點 人稱通隱。”

無語

(1).沒有話語;沒有說話。 唐 任翻 《惜花》詩:“無語與花別,細看枝上紅。” 宋 蘇軾 《惠山謁錢道人登絕頂望太湖》詩:“ 孫登 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

(2).形容寂靜無聲。 唐 崔涯 《黃蜀葵》詩:“獨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問 《寄答趙宜之兼簡溪南詩老》詩:“ * 有情留小飲,青燈無語伴微吟。”

千春

(1).千年。形容歲月長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滍水》:“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墓萬古,祇彰誚辱。” 唐 杜甫 《往在》詩:“千春薦靈寢,永永垂無窮。” 聞一多 《你指著太陽起誓》詩:“‘永久’早許給了別人,粃糠是我的份,別人得的才是你的菁華--不壞的千春。”

(2).壽辰。《孽海花》第二十回:“ 李 老爺的千春,我們怎會忘了。”

詩詞推薦

  • 客意五首

    陳舜俞宋代〕況復淹旅泊,情多秋亦悲。寒雲欲垂野,疏葉不藏梨。斷梗逐流水,歸禽投好枝,徘徊古原上,應有夕陽知。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別題

    佚名宋代〕休說三江興五湖,平生心眼此中舒。人人總道渾如畫,祗恐丹青畫不如。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和人賦雙魚花)

    周紫芝宋代〕風翠輕翻,霧紅深注。鴛鴦池畔雙魚樹。合歡鳳子也多情,飛來連理枝頭住。欲付濃愁,深憑尺素。戲魚波上無尋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文集櫃

    白居易唐代〕破柏作書櫃,櫃牢柏復堅。收貯誰家集,題雲白樂天。我生業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後七十卷,小大三千篇。誠知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雪十二韻

    可止唐代〕落處鹹過尺,翛然物象淒。瑞凝金殿上,寒甚玉關西。潤比江河普,明將日月齊。凌雲花頂膩,鎖徑竹梢低。出谷
  • 王檢正輓詞

    樓鑰宋代〕客授蒙傾蓋,朝參喜綴班。開藩才一水,去國遂千山。晚遇名方重,言歸鬢未斑。功名付諸子,含笑謝塵寰。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湖上晚歸

    陸游宋代〕地僻多幽事,官閒慰古心。晚花藏密葉,新筍補疏林。碩果畦丁獻,芳醪稚子斟。碧雲遮日盡,歸路更蕭森。
  • 桃源春曉圖

    趙孟頫元代〕宿雲初散青山濕,落紅繽紛溪水急。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煙搖綠蘿。綠蘿搖煙掛絕壁,飛泉淙下三千尺。瑤草
  • 滿江紅

    陳允平宋代〕目斷江橫,相思字、難憑雁足。從別後、倦歌慵繡,悄無拘束。煙柳翠迷星眼恨,露桃紅沁霞腮肉。傍瑣窗、終日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特進李嶠入都袝廟

    徐彥伯唐代〕特進三公下,台臣百揆先。孝圖開寢石,祠主卜牲筵。恩級青綸賜,徂裝紫橐懸。綢繆金鼎席,宴餞玉潢川。北斗
  • 對瀑

    乾隆清代〕對瀑歲有吟,今秋尚闕寫。憑欄眄振鷺,落落凌空下。潦盡沙灘露,流壯石峽瀉。有本與無本,於斯可悟也。適從
  • 入深

    乾隆清代〕谷抱山還疊,行行漸入深。居然參理窟,颯爾對寒林。雲里辨峰影,冰間澀瀑音。迫霄精舍搆,涯涘許誰尋。
  • 漁家傲(和晏元獻韻)

    米友仁宋代〕郊外春和宜散步。百花枝上初凝露。福地神仙多外府。藏奇趣。幽尋歷遍溪邊路。薄宦浮家無定處。萍飄梗泛前人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西塍廢圃

    周密宋代〕吟蛩鳴蜩引興長,玉簪花落野塘香。園翁莫把秋荷折,留與游魚蓋夕陽。
  • 次呂簿池亭韻

    劉過宋代〕舉杯邀月到幽塘,八月波心碎夜光。倒影簾花翻翠色,飛梭錦段織紅芳。是中有客供千首,此外無塵染六郎。昨夕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竹窗

    王安石宋代〕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供水際門。只我近知牆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罨畫軒題句

    乾隆清代〕適步讀畫廊,高軒見罨畫。來憑罨畫窗,讀畫隔岸對。彼此誰主賓,一例供清會。景納春秋佳,格突倪黃𣲖。想像
  • 上方寺

    盧祖皋宋代〕題詩上方寺,眼闊句難收。地控三吳勝,天連七澤浮。路危行跡少,塔壞斷碑留。倆屐幾行破,今年不負秋。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存誠齋夏日呈龜山先生二首·其一

    陳淵宋代〕長者一床室,先生五柳門。度人聊示病,觀物慾忘言。小圃池台足,薰風草樹繁。杖藜隨處處,歸鳥報黃昏。
  • 宣正殿芝草

    李義府唐代〕明王敦孝感,寶殿秀靈芝。色帶朝陽淨,光涵雨露滋。且標宣德重,更引國恩施。聖祚今無限,微臣樂未移。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
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原文_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七·方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