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金陵壽焦弱侯太史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過金陵壽焦弱侯太史原文

寶籙吐丹文,鐘山接紫氛。

天生一德相,身致重華君。

妙理既參秘,名言卓不群。

胸涵雲夢有,氣鬱桂枝芬。

天乙仙人下,空同聖帝聞。

色絲牽綵羽,勁筆掃雄軍。

清廟璵雕簋,明堂樂奏鼖。

龍門誰可到,蘭畹若為薰。

日月雙丸跳,汞鉛大藥分。

歲星占侍從,壽極燦河沿。

五百圖書在,三千道德雲。

適周方問禮,遇郢政求斤。

願效台萊祝,何如薦野芹。

詩詞問答

問:過金陵壽焦弱侯太史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過金陵壽焦弱侯太史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過金陵壽焦弱侯太史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參考注釋

寶籙

(1).道家的符籙。《丹經》:“説 玉皇 寶籙,三洞秘文。”

(2).指傳說中鳳凰先後授予 黃帝 和 帝堯 的圖籙。用以象徵天命。 唐 杜審言 《和李夫人嗣真奉使存撫河東》詩:“禎符龍馬出,寶籙鳳皇傳。”《宋史·樂志十五》:“寶籙降,飈游至,瑞命慶惟。”引申指皇統、皇業。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寶籙中興,實資羣策。”參見“ 寶圖 ”。

丹文

(1).朱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緑牒之華。” 宋 范仲淹 《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贈之》詩:“緑字起龍蛇,丹文掛星斗。六甲當奉行,百神迺奔走。”

(2).赤色的花紋。 南朝 梁 蕭統 《殿賦》:“雕丹文於簷際,鏤華形以列羅。若乃日照珠簾,彪炳灼爍。”

鐘山

(1).山名。在 昆倉 西北。一說即 崑崙 。其地多產美玉。《呂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純乎其若 鐘山 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訓》:“譬若 鐘山 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 高誘 註:“ 崑崙 也。”《楚辭·嚴忌<哀時命>》:“願至 崑崙 之 懸圃 兮,采 鐘山 之玉英。” 王逸 註:“ 鐘山 ,在 崑崙山 西北。”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絃以 園客 之絲,徽以 鐘山 之玉。”

(2).神話傳說中的山名。地處極北,為苦寒之地。《山海經·海外北經》:“ 鐘山 之神,名曰 燭陰 ,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 袁珂 校註:“ 鐘山 以其不見日,故常寒,此《大招》之所謂‘魂乎無北,北有 寒山 , 逴龍 ( 燭龍 )艷只’之‘寒山’也。” 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 燭龍 晝夜於 鐘山 ,鵬雲南北於溟海。”

(3).山名。即 紫金山 。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東北。 三國 吳 孫權 避祖諱,更名 蔣山 。至 宋 復名 鐘山 。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 王荊公 退居 鐘山 ,切切以 呂吉甫 為恨。” 清 陳維崧 《醉太平·江口醉後作》詞:“ 鐘山 後湖, 長乾 夜烏。”

生一

即 太一 。神名。 唐 顏真卿 《刻清遠道士詩因而繼作》詩:“登壇仰 生一 ,捨宅嘆珣珉。”參見“ 太一 ”。

重華

(1). 虞舜 的美稱。《書·舜典》:“曰若稽古帝 舜 ,曰 重華 ,協於帝。” 孔 傳:“華,謂文德。言其光文重合於 堯 ,俱聖明。”《楚辭·九章·涉江》:“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 重華 游兮瑤之圃。”一說, 舜 目重瞳,故名。《史記·五帝本紀》:“ 虞 舜 者,名曰 重華 。” 張守節 正義:“﹝ 舜 ﹞目重瞳子,故曰 重華 。”後亦用以代稱帝王。 宋 楊萬里 《寄題南城吳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倉》詩:“ 有虞 有宋 雙重華,兩聖一心民一家。”《說郛》卷二九引 宋 無名氏《朝野遺記》:“重華( 孝宗 )聞上( 光宗 )疾,自臨大內,撫視時,上噤不知人。”

(2).舊喻帝王功德相繼,累世昇平。 宋 李攸 《宋朝事實·真宗癸丑赦文》:“良民合歸厚之風,嘉穀茂重華之歲。”

(3).歲星的別稱。《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

妙理

精微的道理。 三國 魏 曹植 《漢二祖優劣論》:“通黃中之妙理,韜亞聖之奇才。” 唐 杜甫 《晦日尋崔戢李封》詩:“濁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 金 王若虛 《揖翠軒賦》:“物之在天下,皆妙理之所寓也。” 清 黃鷟來 《雨晴游弘濟寺訪蒲庵和尚》詩:“捶鉤暢玄旨,妙理窮指摘。”

名言

1.稱說;描述。 2.著名的言論或話語。

不群

(1).不平凡,高出於同輩。《楚辭·九章·惜誦》:“行不羣以顛越兮,又眾兆之所咍也。” 晉 左思 《詠史》詩之三:“功成不受賞,高節卓不羣。” 唐 杜甫 《春日憶李白》詩:“ 白 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花月痕》第七回:“不想也還有這瀟灑不羣的人,轉教我自恨,見聞不廣,輕量天下士了。”

(2).不合群。《楚辭·離騷》:“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後漢書·崔駰傳》:“獨師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與士不羣。”《南史·齊蕭子云傳》:“ 子云 性沉靜,不樂仕進,風神閒曠,任性不羣。”

雲夢

亦作“ 雲瞢 ”。1.古藪澤名。 漢 魏 之前所指 雲夢 範圍並不很大, 晉 以後的經學家才將 雲夢澤 的範圍越說越廣,把 洞庭湖 都包括在內。《周禮·夏官·職方氏》:“正南曰 荊州 ,其山鎮曰 衡山 ,其澤藪曰 雲瞢 。” 鄭玄 註:“ 衡山 在 湘 南, 雲瞢 在 華容 。” 南朝 陳 張正見 《賦得韓信》:“ 淮陰 總 漢 兵, 燕 齊 擅遠聲……所悲 雲夢澤 ,空傷狡兔情。” 唐 李頻 《湘口送友人》詩:“去雁遠衝 雲夢 雪,離人獨上 洞庭 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 洞庭 ,蒼蒼 雲夢 ,控西南之險,當 江 漢 之衝。”

(2).借指古代 楚 地。 唐 陸龜蒙 《慶封宅古井行》:“一朝 雲夢 圍兵至,胸陷鋒鋩腦塗地。”

氣鬱

心情鬱悶。《晏子春秋·問上六》:“氣鬱而疾,志意不通,則 仲由 、 卜商 侍。” 明 高攀龍 《困學記》:“氣鬱身拘,大不自在。”

桂枝

(1).傳說月中有桂樹,因以“桂枝”指月。 唐 盧照鄰 《明月引》:“橫桂枝於西第,繞菱花於北堂。” 唐太宗 《遼城望月》詩:“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

(2).“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 唐 孟浩然 《送洗然弟進士舉》詩:“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飛。” 唐 司空曙 《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詩:“欲歸江海尋山去,願報何人得桂枝。” 宋 梅堯臣 《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詩:“無忘桂枝榮,舉酒一以送。” 元 楊弘道 《幽懷久不寫一首效韓子此日足可惜贈彥深》詩:“明年桂枝春,兄弟雙翱翔。”參見“ 桂林一枝 ”。

(3).中藥名。即肉桂。可作中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桂》﹝集解﹞引 陶弘景 曰:“單名桂者,即是牡桂,乃《爾雅》所謂侵木桂也。葉長尺許,花子皆與菌桂同,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虛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皺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出 融州 、 桂州 、 交州 ,甚良。”

(4).古代婦女首飾步搖上的飾物。《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

天乙

即 成湯 。 商朝 的創建者。《荀子·成相》:“十有四世,乃有 天乙 是 成湯 。”《史記·殷本紀》:“ 主癸 卒,子 天乙 立,是為 成湯 。”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 天乙 革命,而 務光 負石以投河。”

仙人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

空同

(1).虛無渾茫。《關尹子·九藥》:“昔之論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視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亡跡。” 明 馮惟敏 《粉蝶兒·五嶽遨遊》曲:“太極分兩儀,空同涵萬有。”

(2).亦作“ 空桐 ”、“ 空峒 ”。山名。即 崆峒 。在今 甘肅省 平涼市 西,險峻雄偉,山上道觀極盛。《莊子·在宥》:“ 黃帝 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 廣成子 在於 空同 之上,故往見之。”《漢書·郊祀志上》:“上遂郊 雍 ,至 隴西 ,登 空桐 ,幸 甘泉 。” 宋 曾鞏 《冬暮感懷》詩:“坐思 空峒 間,負雪山千層。” 明 宋濂 《崆峒雪樵賦》:“伊 空同 之拔起兮,鎮 嶠 南之靈區。”

(3). 明 代文學家 李夢陽 號 空同子 ,亦簡稱“空同”。 明 李贄 《與管登之書》:“如 空同先生 與 陽明先生 同世同生,一為道德,一為文章。千萬世後,兩先生精光具在,何必更兼談道德耶?”

(4).複姓。 戰國 趙 有 空同 氏。見《史記·趙世家》。

聖帝

猶聖主,聖君。 漢 東方朔 《答客難》:“今則不然,聖帝流德,天下震慴,諸侯賔服,威振四夷。” 唐 白居易 《泛渭賦》:“我為人兮最靈,所以愧賢相而荷聖帝。”

色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魏武 嘗過 曹娥 碑下, 楊脩 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八字。 魏武 謂 脩 曰:‘解不?’…… 脩 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絶;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絶妙好辭也。’”後因以“色絲”指絕妙好辭,猶言妙文。 唐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詩:“齋戒觀華玉,留連嘆色絲。” 宋 曾鞏 《寄孫莘老湖州墨妙亭》詩:“棗木已非真篆刻,色絲空喜好文章。” 明 高啟 《感懷次蔡參軍韻》:“年來只念 江 東去,下馬碑陰看色絲。”

雄軍

雄兵。 五代 齊己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詩之一:“十萬雄軍幕,三千上客才。”

清廟

(1).《詩·周頌》篇名。《詩·周頌·清廟序》:“《清廟》,祀 文王 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樂章。《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 鄭玄 註:“清廟謂作樂歌;《清廟》也。”《尚書大傳》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廟》之樂。” 鄭玄 註:“《清廟》,樂章名。”《後漢書·逸民傳·法真》:“臣願聖朝就加袞職,必能唱《清廟》之歌,致來儀之鳳矣。”

(3).即太廟。古代帝王的宗廟。《詩·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清廟茅屋……昭具儉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登明堂,坐清廟。” 郭璞 註:“清廟,太廟也。” 清 孫致彌 《詠史次王玠右先生韻》:“但聽臨春歌《玉樹》,不聞清廟奏朱弦。” 章炳麟 《訄書·訂文》:“清廟之所奏,同律之所被,箸於賦頌者,四千名而足。”

明堂

(1) 〈方〉∶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樂府詩集·木蘭詩》

樂奏

猶奏樂。《左傳·桓公九年》:“享 曹大子 ,初獻,樂奏而嘆。” 唐 韓愈 《送鄭尚書赴南海》詩:“貨通 師子國 ,樂奏 武王 臺。”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自 天寳 十三載始詔法曲與胡部合奏,自此樂奏全失古法。” 毛 *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詞:“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 於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龍門

楚國都城郢城(現在在湖北省江陵縣西北)的東門

若為

(1).怎樣;怎樣的。《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 唐 蕭意 《長門失寵》詩:“不知金屋裡,更貯若為人?” 宋 蘇軾 《和沉立之留別詩》之二:“試問別來秋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寧調元 《燕京雜詩》:“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2).怎堪。 唐 王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 衡山 與 洞庭 ,若為秋月聽猿聲?”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唐 白居易 《重到華陽觀舊居》詩:“若為重入 華陽觀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隔谷歌一》:“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書事》詩:“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為開?”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邊柳》詩:“若為絲不斷,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詩:“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雙丸

(1).兩個彈丸。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書劍俠事》:“ 吳中 有 葉氏 子者,少無賴,好劍術,有老嫗導之,能以劍為雙丸,納諸口中。”

(2).指日月。語出 元 * 潤 《題陳直卿一碧萬頃》詩:“日月雙丸吐,江山萬古愁。” 明 無名氏 《霞箋記·麗容矢志》:“雙丸易轉遷,暗裡朱顏換,那堪老大人輕賤。”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同夢》:“玉帽籠頭,怕烏兔雙丸天外走。”

大藥

道家的金丹。 唐 杜甫 《贈李白》詩:“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無長繩繫白日,又無大藥駐朱顏。” 清 孫枝蔚 《句容遇顏含章請予題二顏公祠》詩:“或尋神仙求大藥,或隨老衲坐 * 。” 章炳麟 《五無論》:“大藥既成,入腹不腐,神仙之説固然。”

星占

(1) 使用或實行占卜

(2) 用占星術計算

侍從

指在帝王或官吏身邊侍候衛護的人

陛下在他的侍從簇擁下走向祭壇

河沿

河邊

五百

(1).古代在官輿前導引的役卒。《後漢書·宦者傳·曹節》:“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從求之,五百不敢違。” 李賢 注引 韋昭 《辯釋名》:“五百,字本為‘伍’。伍,當也;伯,道也。使之導引當道中以驅除也。”

(2).執杖行刑。《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 衡 言不遜順…… 祖 大怒,令五百將出,欲加箠。” 李賢 註:“五百,猶今之問事也。”《三國志·蜀志·劉琰傳》:“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與 後主 有私,呼五百撾 胡 。”《續通典·職官十五》:“五百本為執楚導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後皆無此職名。”

圖書

(1) 泛指書籍

圖書目錄

(2) 圖籍。指疆域版圖與戶籍等簿冊

(3) 指圖章或圖章的印記

刻兩方圖書。——《儒林外史》

(4) 指河圖洛書

(5) 圖冊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德雲

佛經中人名。 善財童子 所參的五十三知識之一。《華嚴經·入法界品》:“ 善財童子 問法於 德雲 比丘。” 宋 蘇軾 《金山妙高台》詩:“何須尋 德雲 ,即此比丘是。”參見“ 五十三參 ”。

周方

周全方便。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不做周方,埋怨殺你個 法聰 和尚!”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二折:“想著俺用時不當,不作周方。”

問禮

詢問禮法;學禮。《禮記·曲禮下》:“在朝言禮,問禮,對以禮。”《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孔子 適 周 ,將問禮於 老子 。” 唐 劉長卿 《將赴南巴至餘乾別李十二》詩:“江上花催問禮人, 鄱陽 鶯報 越 鄉春。”

郢政

郢正,斧正。 明 黃中 《重刻朱子年譜記》:“且身處孤陋,書籍不全,暫作 裨諶 之補,祈請諸君更為郢政。” 清 魏際瑞 《與子弟論文》:“人以文字就質於人,稱曰‘正之’。忽念政者,正也。改稱曰‘政’。又念正者必須刪削,乃曰‘削政’。又念斧斤所以削也,轉曰‘斧政’。又念善斧斤者莫如 郢 人,易曰‘郢政’。”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詩詞推薦

過金陵壽焦弱侯太史原文_過金陵壽焦弱侯太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