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克勤郡王園寢疊戊戌詩韻原文
讓帝之冢子,首陳推戴心。
忘家惟為國,力勇更謀沉。
我祖所嘉許,予躬應奠臨。
閟宮教配享,彰善意猶深。
詩詞問答
問:酹克勤郡王園寢疊戊戌詩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酹克勤郡王園寢疊戊戌詩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酹克勤郡王園寢疊戊戌詩韻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一百
2. 克勤郡王岳記禮親王代善之長子也有謀勇多戰功天命十一年八月密議太祖升遐岳記與弟薩哈璘以日太宗有聖德推戴告其父代善曰國不可一無君當速四貝勒才德冠世深契心也先帝聖心眾皆悅服繼大位代善曰此吾夙乃夜作議書翼日遍示諸貝勒大臣於朝遂定議奉海關太宗嗣位又於天聰時奏請善撫降人及請于山通州燕京三處急圖其一以定丕基睿親太宗嘉納之崇德三年以命為揚威大將軍與王分道征明所向克捷疾薨于軍王康太宗聞之驚慟輟膳三日立碑詔封多羅克勤郡熙二十七年聖祖為紀功乾隆四十三年以王后改稱平郡王復還原號並令配享太廟
參考注釋
讓帝
指 唐 李憲 。 李憲 因其弟 李隆基 有平 韋氏 之功,懇讓儲位於 李隆基 ,後謚“讓皇帝”。見《舊唐書·讓皇帝憲傳》。 唐 杜甫 《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詩:“ 汝陽 讓帝 子,眉宇真天人。”
冢子
(1).長子。《禮記·內則》:“父沒母存,冢子御食。” 鄭玄 註:“御,侍也,謂長子侍母食也。”《左傳·閔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 唐 駱賓王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敬業 皇唐 舊臣,公侯冢子。” 宋 陳亮 《先祖府君墓志銘》:“是生我祖,諱 益 ,字 進之 ,為冢子。”
(2).指嫡系繼承人。 章炳麟 《釋戴》:“寄於儒名,更賓 老聃 ,以 孟軻 為冢子,斯所謂寓言哉。”
推戴
擁護舉薦
為國
治國。《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 邢昺 疏:“為,猶治也。”《戰國策·秦策三》:“善為國者,內固其威,而外重其權。”《管子·國蓄》:“凡將為國,不通於輕重,不可為籠以守民。” 清 姚康 《<嵞山集>序》:“顧 楚 之為國, 唐 之為天下,當其時皆何如?”
嘉許
稱讚;讚許
公子嘉許,王孫嘉許。——《易林·賁之艮》
倍受嘉許
宮教
(1).皇宮中的禮教。《後漢書·皇后紀序》:“ 明帝 聿遵先旨,宮教頗修。”
(2). 宋 代宮學的教授。 宋 陸游 《劍南詩稿》卷一有《送陳德邵宮教赴行在二十韻》詩。 金 無名氏 《遺山先生墓銘》:“次(女) 嚴 ,女冠,詔為宮教,號 浯溪真隱 。”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三省綱轄·宮教》。參見“ 宮學 ”。
配享
亦作“ 配饗 ”。1.享,通“ 饗 ”。合祭;祔祀。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晉書·樂志上》:“我皇受命,奄有萬方,郊祀配享,禮樂孔章。”
(2).享,通“ 饗 ”。合祭;祔祀。指功臣祔祀於帝王宗廟。《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詔祀故尚書令 荀攸 於 太祖 廟庭”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臣 松之 以為故 魏氏 配饗不及 荀彧 ,蓋以其末年異議,又位非 魏 臣故也。”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禮祭郊祀·配饗》:“功臣配饗之禮,由 商 人始也。” 清 陳倫 《張循王墓》詩:“兩宮魄冷冰天月,配饗反旌讒諂骨。” 章炳麟 《訄書·哀清史》:“及其弄臣酷吏,配享在下,相引以為華。”
(3).享,通“ 饗 ”。合祭;祔祀。指 孔子 弟子或歷代名儒祔祀於 孔 廟。《新唐書·常袞傳》:“其後 閩 人春秋配享 袞 於學官雲。”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宣聖配享》:“ 元 初,釋奠先聖,以 顏 孟 配享,蓋用 宋 金 舊制,至 延祐 三年,始增 曾子 、 子思 配享。” 魯迅 《偽自由書·文章與題目》:“鷹犬塞途,乾兒當道, 魏忠賢 不是活著就配享了 孔 廟么?”
(4).享,通“ 饗 ”。謂有資格承當某事。《書·呂刑》:“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 孔穎達 疏:“享,訓當也。是此人能配當天命在於天之下。”一說,謂配天享祿。 孫星衍 疏:“配謂配天,享謂享其祿,言惟能肩任天德,自作善命,則配天命而享天祿於下矣。”
(5).享,通“ 饗 ”。媲美。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近日雅慕此道,刻欲追蹤 元 人,配饗 若士 者儘多,而究竟作者寥寥,未聞絶唱。”《西湖佳話·六橋才跡》:“我今到 杭州 ,若得在 西湖 上也做些好事,與 李 白 二公配饗,好不快心!”
善意
(1) 好意
出於善意
(2) 容易產生猜測
君子善謀,小人善意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降真瀋水生爐煙,扣齒曉漱華池泉
- 不須和淚看旌旗
- 日遲身困差無客,午枕猶堪了睡逋錢鍾書《容安室休沐雜詠》
- 惟有砥礪志,搜剝得其純方鳳《寄柳道傳黃晉卿兩生》
- 我生百事不掛眼,時人謬說雲工此
- 一翁二季春無盡,更願諸孫向老成洪咨夔《三日兄弟侍老人展墓歸和尊韻》
- 墜葉飄花難再復,浮雲流水竟如何趙順孫《傷景吟》
- 暮宿淮南村,已渡千山赤
- 恨白髮詩翁,年來多病,不識醉鄉路
- 南北東西,曾無罣礙釋道寧《偈六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