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作「夏」)日非所書情

作者:佚名 朝代:唐代

原文

自從去歲別流沙,獨恨今秋歸望賒。

將謂西南窮地角,誰言東北到天涯。

山河遠近多穹帳,戎俗迢觀少物華。

六月尚聞飛雪片,三春豈見有煙花。

凌晨倏閃奔雷電,薄暮斯須斂霽霞。

傍對崇山形屹屹,前臨巨壑勢呀呀。

昨來羈思憂如搗,即日愁腸亂似麻。

為客已遭迍否事,不知何計得還家。

詩詞問答

問:《秋(原作「夏」)日非所書情》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麻韻

2. 原作「夏」

參考注釋

自從

介詞,表示過去的某段時間的起點

自從去年秋天到現在

去歲

去年

流沙

隨風或水移動的沙

歸望

屬望,寄託希望。《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當今朝廷無賢臣,災變數見,足為寒心,百姓鹹歸望於大王。”《三國志·魏志·陶謙傳》“西討 韓遂 ” 裴松之 注引《吳書》:“ 陶恭祖 本以材略見重於公,一朝以醉飲過失,不蒙容貸,遠棄不毛,厚德不終,四方人士安所歸望!” 唐 王昌齡 《送李擢游江東》詩:“東南具今古,歸望山雲秋。”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諸峰。——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 指我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

窮地

荒僻貧瘠之地。 三國 魏 阮籍 《元父賦》:“ 元父 者,九州之窮地,先代之幽墟者也。”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教傳嗣於墝壤,何安身於窮地?”

東北

(1) 指中國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

(2) 泛指東北方向

天涯

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

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淪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山河

山嶺和河流,指國家的疆土

錦銹山河

遠近

(1) 遠處和近處

遠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係的親疏

穹帳

即穹廬。《宋書·索虜傳論》:“胡旆映 江 ,穹帳遵渚。” 唐 岑參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詩:“橐駝何連連,穹帳亦纍纍。”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三:“若乃不郛郭,不宮室,不播殖,穹帳寄而水草逐者,惟 瀚海 南北部及 準 部、 青海 諸部則然。”參見“ 穹廬 ”。

物華

(1).自然景物。 南朝 梁 柳惲 《贈吳均》詩之一:“離念已鬱陶,物華復如此。” 唐 杜甫 《曲江陪鄭南史飲》詩:“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樽戀物華。”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清 金農 《游竇氏別圃》詩:“駘盪春遊戀物華,已忘寄跡在天涯。”

(2).物的精華。參見“ 物華天寶 ”。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雪片

指飄落的雪花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煙花

(1) 即煙火(也叫焰火),一種燃放時能發出各種顏色的火花而供觀賞的東西

(2) 娼妓

我怕你迷戀煙花,墮你進取之志。——《元曲選》

凌晨

(1) 從零時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時間

(2) 天快亮的時候

七月三日凌晨

倏閃

亦作“倐閃”。1.頃刻;霎那間。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倏閃之間,雲陣四合。” 宋 曾鞏 《一鶚》詩:“社中神狐倐閃內,腦尾分磔垂弓櫜。” 清 張爾岐 《蒿庵閒話》卷一:“小人倏閃變現,鬼怪百出。”

(2).閃爍不定貌。 唐 元稹 《秋堂夕》詩:“蕭條簾外雨,倏閃案前燈。” 唐 張鼎 《霹靂賦》:“輝光之所倏閃,聲氣之所噴薄。”

奔雷

聲響猛烈的雷。 唐 杜甫 《朝》詩之二:“ 巫山 終可怪,昨夜有奔雷。”《水滸傳》第一回:“風過處,向那松樹背後,奔雷也似吼一聲,撲地跳出一隻吊睛白額錦毛大蟲來。”

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鍵。——清· 方苞《獄中雜記》

加以薄暮逆夷又發火燒潮音街。——《廣州軍務記》

斯須

一會兒的功夫,片刻

斯須就斃

且停斯須

霽霞

雨後的彩霞。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易安齋梅岩亭》:“ 孝宗 時,在潛邸恭和聖作云:‘秀色環亭擁霽霞,脩筠冰艷數枝斜。’” 宋 趙汝茪 《夢江南》詞:“簾不捲,細雨熟櫻桃,數點霽霞天又曉。”

崇山

(1).高山。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晉 陸機 《從軍行》:“深谷邈無底,崇山鬱嵯峨。”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七章:“大地雖大,崇山大河雖多,深林邃谷雖奧,不數百年皆化為都邑焉。”

(2).引申為崇高,巨大。《晉書·慕容垂載記》:“宜述修前規,終忠貞之節,奈何棄崇山之功,為此過舉!”

(3).山名。相傳 舜 放 驩兜 之處。《書·舜典》:“流 共工 於 幽州 ,放 驩兜 於 崇山 。” 孔穎達 疏:“蓋在 衡嶺 之南也。”按,據 清 王夫之 《孟子稗疏》、 王鳴盛 《蛾術編》卷四六,當在 唐 驩州 境內, 泗城 之南(今 廣西 凌雲縣 和 西林縣 一帶)。 唐 沉佺期 《從崇山向越常》詩“朝發 崇山 下,暮坐 越常 陰”,即其處。舊說或謂在今 湖南 大庸縣 境,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及《通典·州郡十三》。

(4).山名。即 嵩山 。《國語·周語上》:“昔 夏 之興也, 融 降於 崇山 。” 韋昭 註:“ 融 , 祝融 也。 夏 居 陽城 , 嵩高 所近。”

(5).山名。 狄山 的異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歷 唐堯 於 崇山 兮,過 虞舜 於 九疑 。” 張守節 正義引 張揖 曰:“ 崇山 , 狄山 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瓠子河》:“《山海經》曰:‘ 堯 葬 狄山 之陽。一名 崇山 。’”

屹屹

(1).高大挺立貌。《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屹山峙以紆鬱” 晉 張載 註:“《詩》云:‘臨衝弗弗,崇墉屹屹。’” 唐 歐陽詹 《吊九江驛碑材文》:“屹屹子碑,如神如祇。” 明 劉基 《通天台賦》:“屹屹兮似 不周 之天柱,挺挺兮若 閬風 之瑤圃。”

(2).形容性氣豪放。 明 歸有光 《陸子誠墓志銘》:“至述其從母,為人慷慨好施予,平生屹屹無女子態。”《明史·岳正傳》:“ 正 博學能文章,高自期許,氣屹屹不能下人。”

(3).猶矻矻。勤奮不懈貌。 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小子坐則讀,行則吟,窮年屹屹苦搜尋。” 清 唐甄 《潛書·宗孟》:“寂寂焉主靜不動,屹屹焉屏慾如賊。”

巨壑

(1).指大海。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食若填巨壑,飲若灌漏巵。” 北齊 祖珽 《望海》詩:“登高臨巨壑,不知千萬里。” 唐 岑參 《精衛》詩:“西山木石盡,巨壑何時平。”

(2).深溝大谷。 唐 王勃 《深灣夜宿》詩:“津塗臨巨壑,村宇架危岑。” 宋 朱熹 《臥龍之游》詩:“邀君 康山 游,聽此巨壑淙。” 清 顧炎武 《五台山記》:“其山雨夜時吐火燄。《易》曰:‘澤中有火革。’深山巨壑無佛處亦往往有之,不足辨。”

呀呀

(1).張口貌。 唐 獨孤及 《和李尚書畫射虎圖歌》:“飢虎呀呀立當路,萬夫震恐百獸怒。” 宋 歐陽修 《鞏縣初見黃河》詩:“呀呀怒口缺若門,日啖薪石萬萬計。”

(2).高聳貌;陡峭貌。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詩:“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 宋 楊萬里 《阻風泊鍾家村》詩:“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

象聲詞。形容笑聲、哭聲、鳥鳴聲、小兒學語聲等。 唐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詩:“ 王母 聞以笑,衛官助呀呀。” 元 劉秉忠 《蟾宮曲》:“金風颯颯,寒雁呀呀,促織叨叨。”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孩子一歲了,呀呀學著話。”

昨來

近來。 唐 岑參 《河西春暮憶秦中》詩:“別後鄉夢數,昨來家信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想昨來枉了身心,初間喚做得為夫婦;誰知今日,喚俺做哥哥。”《續資治通鑑·宋神宗元豐四年》:“臣聞昨來西師出界,中綴而還,將下師徒,頗有飢凍潰散。”

思憂

悲傷憂愁。《禮記·樂記》:“是故志微噍殺之音作,而民思憂。” 孔穎達 疏:“而民感之則悲思憂愁也。”

即日

(1) 當天;當日

即日因留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本規定自即日起實施

(2) 近幾天之內

本片即日放映

愁腸

愁苦的心情;鬱結愁悶的心緒

愁腸百結

迍否

屯、否為《易》二卦名。迍,通“ 屯 ”。屯謂艱難,否謂隔塞。後以“迍否”指困頓不利。 唐 楊炯 《從弟去盈墓志銘》:“豈期數有迍否,天無皂白。苗而不秀,秀而不實,蓋有是夫!”《舊唐書·陸贄傳》:“今時遭迍否,事屬傾危,尤宜懼思,以自貶抑。”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還家

(1).回家。《後漢書·臧洪傳》:“ 中平 末,棄官還家,太守 張超 請為功曹。”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飱。”《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個族人在那裡做主簿,打點去與他尋些盤費還家。”

(2).歸還農家。 陳殘雲 《南大門風光·河畔飄起紅旗》:“土改的鑼鼓聲,和貧苦農民‘土改還家’的歡笑聲,震盪了 深圳 南岸勞苦者的心聲,有些人回到家鄉,分到了土地,安居樂業搞生產。”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六:“咱們挖地主財寶是要咱們的血汗帳,是財寶還家。”

(3).指把農作物收穫回來。 劉澍德 《拔旗》:“附帶還有一條:注意不要拋撒,保證顆粒還家。”

詩詞推薦

秋(原作「夏」)日非所書情原文_秋(原作「夏」)日非所書情的賞析_古詩文